eld logo eld logo

「如果不能接受任何破損,那不如去買新的就好」專訪古著服飾收藏名家——米台日

Vintage Collector

「如果不能接受任何破損,那不如去買新的就好」專訪古著服飾收藏名家——米台日

「我最不理解的是台灣的古著市場不太能接受有破洞或破損的古著。大家都要品項好、Deadstock、New Old Stock,對我來說,那就去買新的就好了,古著服飾並不適合你。」

文字:Michael Chu

只要是對古著文化有著一定愛好的型人們,一定聽過古著界的重量級人物「米台日」Shaun Lin的名號。作為一名古著界的大前輩,Shaun在2015年在Facebook開啟了米台日的粉絲專頁,內容聚焦在美國、台灣和日本的古著和時尚資訊。

而除了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地極為罕見的服飾配件,米台日更詳盡地說明每件單品的故事,使人們在閱讀後能對每件單品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古著愛好者來說,是體驗自身所喜愛的文化的另一種媒介。

今回,米台日與選貨名所plain-me於台北展開了一個期間限定店,我們也有幸邀請到Shaun進行一次專訪,希望能從文化面、經營面切入,深入剖析古著在服飾產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時也揭露作為一名重量級古著收藏家,Shaun心目中獨愛的古著類別究竟為何?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初認識「古著」的機緣?

大約是在我16、17歲搬到加拿大居住的時候。還記得,那時的日本「裏原宿」文化非常活躍,我讀的日本時尚潮流雜誌如《Boon》、《Tokion》(當時是由《Ametora》/洋風和魂的作者W. David Marx擔任主編)和《relax》,都有一部分是在介紹古著,有些甚至還隨書附贈的「古著地圖」、「牛仔褲聖經」之類的,最初接觸古著的方式就是透過這些書籍。

此外,加拿大多倫多有一條街叫「Kensington Street」,離我就讀的大學不遠,街上每間店舖都在販售古著,即便學生時期因為消費能力不足,未能入手太多心儀的單品,但課餘時間我都會在那裡東逛西逛,親自感受古著的魅力。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Shaun大約在10年前搬到洛杉磯居住,對古著極度癡迷的他也得已時常前往Rosebowl「尋寶」,每個月都花費大量時間前去和其他古著愛好者交流,進而與許多古著界大佬建立了友好關係。

Q:對您來說,古著是什麼?又是如何影響了您的生活?

古著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事實上,我個人對「歷史」十分感興趣,這或許也可以追溯到在大學時的主修,我所修習的課目就是美術史,因此我能理解前期的藝術家如何影響下一代的藝術家,包括風格的轉換等等。

古著也是如此,因此每一件衣服、每一樣古物,我都會試著去解碼出它背後的故事:出了哪些顏色?為何如此設計?布料為什麼混合了化纖?此外,平常我也很喜歡探究新銳設計師是如何向古著「採樣」和「致敬」,當然也有些是明目張膽的「抄襲」。其實除了衣物之外,我和我太太都很熱愛古物,我們很喜歡有年代感的物件,古著古物是我和我太太日常的話題。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您認為古著在服飾產業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為什麼?

古著就是所有服飾的起點。品牌們可能在剪裁或者布料有新的創作,但是還是無法跳脫本來衣服的面貌。我在Rosebowl帶過許多有名的設計師採購,他們的目的是去尋找靈感,尋找創作的主題。

Q:個人平時有特別關注的古著品項嗎?

今年的話,我把主力放在收集1940至1950年代的夏威夷襯衫,粗略入手了30至40件左右吧。因為我現在住在洛杉磯,整年幾乎都不會下雨,天氣十分炎熱,夏威夷襯衫是穿起來最舒服的選項了。

Q:對於「收藏」古著和「著用」古著有什麼看法?兩者使否對立?個人又比較偏向於哪一邊?

老實說,我個人是不太懂「收藏」的概念,除非我穿不下,只要我收進來的古著我一定都盡可能地穿它。衣服就是拿來穿的,不是放在抽屜裡收藏的。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除了歐美國家外,日本可算是亞洲古著最大宗之一。近幾年日本似乎比較流行歐洲系古著,您認為這種風潮興起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在日本,美系古著還是佔最大宗,歐系算是這幾年才興起的。之所以會有如此現象,是因為日本人很早就已經在美國設置好了包括採購、物流和銷售的完整SOP。如果各位有機會到Rosebowl,甚至會看到日本知名的物流業者黑貓宅急便在那,為的就是提供日本人寄送商品回去的專門道地服務。

至於歐系古著,它們在美國確實比較少見,主要是因為是舶來品沒有太多地方可以購買。我認為歐系古著的興起是讓大眾多點選擇,且讓很多沒接觸過歐系古著的人們有種「Wow」的新鮮感受。至於現實面的因素也有,現在有太多年輕人進入這一行業,自美國進口古著的成本太高,也導致整個市場價格飆漲,日本人無法控制市場,所以有些人選擇轉向歐洲帶貨。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對台灣古著文化的發展有什麼想法?

我很高興台灣的古著文化發展越來越蓬勃,台灣現在有很多很厲害的古著店,像是Travis Vintage、Albino、Ban 伴、Vivid和東昌等等,有點像回到1997年的盛況。不過不得不提的是,我認為台灣也有部分商家將二手商品當作古著來販售,致使消費者難以無法區分二手商品和古著的差別。

我認為古著店家除了販售商品外,還需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不能短視近利,什麼熱門就賣什麼。如果這樣,那除了商品本身之外給了消費者們什麼?當書籍、媒體、店家和消費者都能達到共識時,一個新的產業文化才得以誕生,並能永續存在。

Shaun先前在米台日Facebook粉絲專頁上即曾舉例,其認為某些店家不應該稱在服裝界有著一定知名度,印有「Hard Rock Cafe」的泰國製T-Shirt為「古著」,雖然該類單品常常被人認為是「古著風」,當然消費者如果知道泰國製的不是古著,那就能達成共識,但如果充滿假神假怪,消費者受騙上當幾次之後,誰還會對這些東西有興趣?那與這個產業所相關的行業和文化自然就會被淘汰。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台灣與外國的古著文化相同與相異點是什麼?

我最不理解的是台灣的古著市場不太能接受有破洞或破損的古著。大家都要品項好、Deadstock、NOS(New Old Stock),對我來說,那就去買新的就好了,古著服飾並不適合你。國外的古著玩家甚至還會專門入手破損破洞的古著,對他們來說那就是「One of a Kind」,獨一無二,歲月的痕跡留在衣服上是很美好的事情,就算是自行補丁,縫上新的Patch,都能讓這件古著只屬於你。

代理品牌和經營Facebook粉絲專頁之餘,Shaun夫婦也有創立一個名為「Vine and Crane」的個人品牌,目前以類似「游擊戰」的方式與美國和日本等不同創意單位進行合作與創作,希望能在明年進駐日本知名百貨公司PARCO。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Q:創立Vine and Crane的動機是什麼?希望呈現什麼願景?

創立Vine and Crane的機緣是因為有一次我跟我太太在幫日本人做一款項鍊,藉此機會就成立了這個品牌。這幾年除了自身創作之外,我們也用Vine and Crane的名義代理了一些日本品牌到台灣。目前 的內容僅是以我跟我太太的興趣為主,如果遇上我們感興趣的企劃,就會透過Vine and Crane進行創作或聯名。不過當然,Vine and Crane的商品都會是以古著為出發點進行創作。

Q:作為分享者和經營者,對古著的視角在「米台日」和「Vine and Crane」有什麼區別嗎?

米台日的粉絲業基本上使用的是文字敘述,表達我想要與讀者溝通的故事,而Vine and Crane就是展示我的收藏,以照片為主。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Shaun攜手台灣選貨名所plain-me打造的「plain-me x 米台日’s Vintage Trunk Show」實際上在2019年底就已開始策劃,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因為疫情的關係延宕到2020年末才得以順利開展。

而之所以會命名為「Trunk Show」的靈感,來自早期特有的的商業模式。過往,商人們因為交通不如現在便利,從而需背負著大大小小的皮箱前往各個城市,兜售箱子內來自世界各地的寶藏。如今,Trunk Show一詞也漸漸被諸多服裝設計師沿用,象徵展現品牌全新系列的絕世大秀。

Q:希望透過「米台日’s Vintage Trunk Show」傳達些什麼?

因為plain-me顧客群所喜愛的品牌和穿著習慣廣度很大,我希望能夠過與與他們一起舉辦的Vintage Trunk Show,讓客戶看到過往沒有看過的單品。而我這次選物的標準就是「多樣化」,例如不常在古著店看到的Coogi Sweater,或者才與Stussy、Braindead聯名的Pleaseandthankyoustore外套等等。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除了一般常見到的類別之外,Shaun夫婦也會在這次的Pop-Up中以Vine and Crane的名義,使用老物件、老布料創作,希望大家能喜歡。其中一款引人注目的單品便是利用Crown 1940年的彈簧拉鍊重新製成的USMC防潑水雙面迷彩小包,很適合在旅行時使用。另外還有一款將1880至1900年代生產的手紡老棉被拆卸,以老布料捲製成項鍊,輔以年代感濃厚的銅珠點綴,尾端再用非洲藍染布包覆,並且用上法國軍隊隨身攜帶的裁縫包的針線綑綁完成作品,相當費時費力。

Q:米台日、Vine and Crane和自身的未來計畫?

米台日的部分,我會繼續目前的「古著 101」單元,讓喜愛古著的人們能多加認識自己購買的產品,將我知道的知識與讀者們交流,希望大家都能從古著的尋寶中找到樂趣。至於Vine and Crane目前正在製作與日本品牌的聯名系列,近期就會正式發佈,還請大家悉心期待。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https___hk_hypebeast_com_files_2020_12_v

Photo Credit:HYPEBEAST

時間這條長河遺留下來的痕跡成為了歷史,而歴史則在各個層面影響著每一代人。在服裝中,古著就是無法忽視的川流,認識古著能使人們更了解服裝的本質。結台了年代感的歷史意義以及實際可穿著搭配的實用,即是這次「plain-me x 米台日’s Vintage Trunk Show」的主旨。

這次的期間限定活動展開時間約為一個月,專為對古著文化有興趣的人所開設。其中將會展示Shaun「殿堂級」的古著收藏,展品絕大多數皆為美國直接空運來台,使得即便疫情當前無法出關,仍可透過plain-me和Shaun的用心,讓美國的「味道」現身眼前。此外還結合了plain-me的服飾,帶來能實際著用、搭配的古著服飾,使型人們得以無負擔穿搭出理想中的古著風格。

米台日’s Vintage Trunk Show

日期:即日起至12月28日
地點:台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69巷3弄10號

本文經HYPEBEAS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HYPEBEAST avatar

HYPEBEAST

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創立於 2005 年的國際知名線上潮流生活資訊媒體HYPEBEAST,以街頭時裝與球鞋文化為主軸,延伸至藝術、音樂、設計等流行文化領域 。團隊橫跨歐美、日韓與中港台,憑藉獨特觸覺、極具視覺衝擊之影像, 從最新、最多元化的時尚資訊,到專題報導、造型特輯,24 小時無間斷供應,與讀者一同見證著潮流文化之發展。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