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s in Ordnung?

插隊對熱愛「規則」的德國人來說,似乎不屬於破壞規矩的一部分

06 Dec, 2020
插隊對熱愛「規則」的德國人來說,似乎不屬於破壞規矩的一部分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不過,有件我們很重視的事,德國人倒很輕鬆看待,那就是排隊。

文字:琵雅諾

「Order!Order!Order!」電視影集裡,法庭內群眾騷動時,法官會拿起議事鎚,邊敲邊喊:「秩序!秩序!秩序!」但在德國,不會有人吶喊這兩個字,因為早已深深刻在德國人骨子裡。

以前的台灣,掛在嘴上的問候語是:「吃飽了嗎?」因為在那個年代,能吃飽就表示一切都好。而在德國,問好的其中一個說法是:「Alles in Ordnung?」依字面翻譯的意思就是:「一切都井井有條嗎?」一切在「秩序」上的狀態讓他們感到安心,也表示著一切都好。

大家知道檔案夾是哪國人發明的嗎?沒錯,正是德國人。德文的檔案夾「Ordner」,跟「Ordnung」秩序,看起來是不是很像?檔案夾的發明,就是要方便人們能有秩序地分類、歸檔文件。若不是極度推崇秩序的國家,怎會有發明這種東西的動機?

shutterstock_1074042023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為了維持秩序,當然得要訂立規則,而不只是約定成俗。住公寓有公約,規定能不能曬衣服、烤肉、裝冷氣;三溫暖有使用規則;解除合約有規則……如果有人想改變這個規則,可能會有新的規則,來否定想改變的規則。我常開玩笑說,如果想搞瘋一個德國人,把所有的秩序、規則弄亂就對了!

不過,生活在規則很多的國家,難免會有種壓力,因為就算不是刻意,也很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觸犯某條法則。偏偏德國人的本位主義,先入為主認定,你住在德國,就應知所有德國事,不會有絲毫的同理和讓步。對於糾正不合規矩的行為,一定不吐不快,有話直說。

不相信的話,試著紅燈時走過馬路,你會感覺大家帶殺氣的眼神,全部投射在你身上。若現場剛好有小孩,婆媽們更會不客氣地向你大喊:「你在孩子面前做了壞榜樣!」如果運氣更差,或許還會收到罰單!別懷疑,他們不是陽奉陰違,就算是深夜四下無人,依舊會跟隨著小綠人的腳步。

shutterstock_1727432641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有次我到同樣規矩很多的日本旅行,在公共澡堂做了不符禮儀的事,馬上有位日本太太來告訴我,但她的態度很和善,完全是善意的提醒。當下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非常感謝她。

反之,當我們要搬離德國時,搬家工人把幾袋東西先放在卡車旁的人行道上,準備稍後一起放上車。樓下鄰居看到,怒氣沖沖地衝著工人罵。我真的不知道觸犯哪個法條,他明知道我們在搬家,東西不可能丟在那不管,加上我家前面的人行道,一天走過的人可能不到10個?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認為可以有彈性的情況,德國人可能覺得法理不容!

不過,有件我們很重視的事,德國人倒很輕鬆看待,那就是排隊。

不知道為什麼,德國人守規矩但愛插隊。在西班牙傳統市場買菜,櫃台前雖然沒有「一條」人龍,但後到的人都會先問,誰是最後一個,然後靜靜地等著。有幾次我忙著弄小孩,輪到我時,旁邊的人還會幫忙提醒。

shutterstock_1124784368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在德國剛好相反,最常發生在麵包店,因為開放式的櫃檯,哪裡都能站人。好幾次,我前面那位剛買完,旁邊不知從哪冒出個人,一個箭步上前,開始說他要什麼。有趣的是,店員也不管,哪位開口,他就幫哪位服務;而排在我後面的德國人,也都噤聲不語,好似整個世界只有我看到剛才的那一幕。

德國人愛糾正人,但插隊卻不包含在內。可惜我的德文不好,被插隊只能啞巴吃黃蓮,後來我特地學了一句:「 Ich bin dran!」(輪到我了!)凡是有人插隊,我就會搬出這句,對方也會收斂些。

不只是麵包店,機場、滑雪場、電影院等人多的地方,根本看不到隊伍,就是各憑本事,插隊對德國人來說,似乎不屬於破壞規矩的一部分。哪天他們看到我們的捷運,排隊進出站的隊伍,可能會覺得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國家?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打開德國說亮話!守規矩卻愛插隊、嗜吃生豬肉、不在計畫內就抓狂,旅歐文化觀察家的第一手現場筆記》,創意市集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創意市集《打開德國說亮話!》立體書封

不吐不快、有話直說,解謎德國真實生活!如何在充滿不能說的秘密,到處都有「潛規則」的社會找到生機!一本暢所欲言的文化體驗、社會觀察,太陽底下日耳曼人超多新鮮事!

  • 大家不說卻默默在做的事

德國人很怕吵?「安靜時間」絕對靜悄悄!生日只能延後慶祝,不能提前,否則會帶來不幸!有太陽就要日光浴、就要烤肉、就要喝啤酒…

  • 德式日常不平常

有錢不一定有房,搶房成功的秘訣:做本履歷?熱愛DIY,男人一定要有工具箱才夠MAN!闖紅燈還算秒數?!無奇不有的交通罰則。全國瘋博士!追求頭銜的熱潮前有未見…

  • 職場隱形規矩多

找工作要有維他命B?寫德式履歷才有面試機會!不要期盼辦公室友情?!逢年過節要送禮,打點要面面俱到;天大地大,休假的同事最大…

  • 中西看病大不同

崇尚自然醫療法,醫生不開藥,開假單?!誰幫你生小孩?婦產科醫生不接生?!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