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在「i'm lovin it'」之前還有很多著名廣告歌:麥當勞來台30年回憶錄

Fast Food

在「i'm lovin it'」之前還有很多著名廣告歌:麥當勞來台30年回憶錄

1984年在台北民生東路三段的第一家台灣麥當勞,初開幕首日便創下營收破百萬元,第一週更締造麥當勞單週營業額的世界紀錄。

文字:張越評

台灣麥當勞已經有30多年歷史!吃了這麼多年的麥當勞,您想過為什麼它取名為麥當勞嗎?沒錯,因為它源自一對姓氏為「麥當勞」的美國兄弟檔,西元1940年兄弟倆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66號公路旁合開一間「Dick and Mac McDonald」餐廳,締造後續席捲全球的速食浪潮。

漢堡、薯條、奶昔等簡單幾種菜式,加上開在公路旁的「Dick and Mac McDonald」打出服務生送餐給車內候餐客戶的得來速服務,更值一提的是,當時餐廳能夠同時服務多人的運營速度,引起了奶昔製造機供應商負責人雷蒙德·克羅科(Raymond Kroc)的注意。

1961年,克羅科以270萬美元代價將麥當勞所有經營權買下,6年後麥當勞第一家境外連鎖加盟店,便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正式開業,接續地,麥當勞「品質、服務、清潔、價值」的經營理念開始遍布世界各地。

William_House_on_Minsheng_East_Road_2015

Photo Credit:Solomon203 @Wikipeadia CC BY-SA 4.0

台灣第一家麥當勞分店,位於台北民生東路

1984年1月28日,孫大強家族與美國各持股一半合資設立「台灣麥當勞餐廳股份有限公司」,麥當勞事業體自此正式進入台灣,在台北民生東路三段的第一家台灣麥當勞,初開幕首日便創下營收破百萬元,第一週更締造麥當勞單週營業額的世界紀錄,一砲成名後,眾多速食業者紛紛搶著進入台灣,稱1984年為台灣速食產業元年, 回想起來一點都不為過。

直至如今,麥當勞在台灣已有388家分店,2015年4月美國總公司卻傳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營收衰退期,麥當勞對外宣布全球關閉700間營運不佳的分店,2015年6月麥當勞大中華區總裁曾啟山亦來台召開閉門會議,表示麥當勞將在台灣採取「發展式特許經營」模式,交付新買主主導台灣市場。

shutterstock_1310960330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2017年1月4日鏡週刊指出,台灣麥當勞傳將由仰德集團二少東,即國賓飯店總經理李昌霖,以個人名義投資過半股份,聯合另2大買家,即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及中和紡織負責人葉啟昭,取下麥當勞未來20年的經營權,此交易案目前仍待投審會及公平會核准通過,才會由美國麥當勞母公司正式對外宣布。

在未來,台灣麥當勞將有極大機會發展出具在地特色的速食產品,而回首過去30年以來,麥當勞不僅是5、6年級生的共同回憶,1988年麥當勞廣告歌「父母心」當年紅遍大街小巷,「歡樂美味,在麥當勞」成為人人會唱的一句歌詞,7、8年級生也對麥當勞十分熟悉,「麥當勞都是為你」、「歡聚歡笑每一刻」、「i'm lovin it'」傳唱10幾年,一代又一代的麥當勞廣告歌,你還記得幾則呢?

參考資料

本文經食力foodNEX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蔣尚仁
核稿編輯:


食力foodNEXT avatar

食力foodNEXT

「我們想做一個值得信賴與對的媒體」 「報真導正」,我們所寫,我們負責,更希望你們看到。 食力於2015年10月正式開台。創辦團隊是一群媒體工作以及對食品科學與知識推廣有熱情的人。 我們要重新建構民眾對食的信任,把過去被恐嚇、被誤解、被斷章取義的食品安全事件,用正確、知識與理性的角度,提供給閱聽大眾,讓「事實」能真正被看見。讓人們清楚食品產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讓食品業在媒體的監督下,使民眾免除對於食的擔心受怕。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