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當太陽下山,在每個想哭的夜晚裡,你會想起她笑容裡的溫暖——竹內結子

Takeuchi Yuko

當太陽下山,在每個想哭的夜晚裡,你會想起她笑容裡的溫暖——竹內結子

竹內小姐走了,為什麼呢?我們最終也許能找到那最後一根稻草,但我們卻仍然無法數清每片有罪的雪花;我們不是絕頂聰明的夏洛克,解謎遊戲的答案不會比她的離去更令我們感到沈重。

「女優」,這個單詞在日本演藝圈不只代表一種職業分野,也代表一種地位。因為是女優,所以邊走邊吃很不得體;因為是女優,所以出門倒垃圾也得妝容滿分;因為是女優,所以沒有諧星朋友是很正常的。所以木村佳乃大聲地說她愛黃金檔綜藝節目《阿Q冒險中》(世界の果てまでイッテQ!),這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她甚至願意跟著節目女丑們喝尿跳海打臉,來證明自己的愛。

一向氣質高雅的木村,證明熱愛的方式有點過激,當然,她出場的那幾集節目,收視率都很不錯。有人好奇這是不是女優在蹭熱度,刻意降尊迂貴來博取好感度。不過我們還有個例子,可以說明有些女優與諧星的友情是真的讓人感動。

打開竹內結子的Instagram,你會發現她對演出《阿Q冒險中》的女諧星Imoto(イモトアヤコ)是情深意重。竹內年長她6歲,這個大姊姊就像個妹控一般,在Instagram貼著跟妹妹一起用餐的合照;慶祝自己第一百篇貼文的照片,是自己與妹妹的畫像合照——這張畫還是竹內自己畫的。

時不時就用hashtag標註妹妹;跟妹妹玩萬聖節app變臉自拍;還要跟妹妹一起拍粗眉姊妹照——Imoto打從13年前在《阿Q冒險中》出道,就刻意畫著極粗的眉毛,藉此搞笑。而竹內結子呢?24年前出道時,眉毛就天生驕傲地濃密。

跟諧星成為好朋友不以為意,眉毛濃密也不以為意,看來竹內結子跟15歲時一樣不以為意——在嚴格遵守輩分分寸的日本演藝圈,「不以為意」是會讓許多人生氣的。而竹內結子一出道,就像野生的太陽一樣,不以為意地驕傲生長。

演藝圈新人都要準備好一套說詞,準備應付綜藝節目、雜誌媒體記者的一輪猛攻:喜歡吃什麼?喜歡哪個藝人?嗜好是什麼?這些問題的答案必須精挑細選,因為,這些答案代表妳要在世間眾人面前呈現的模樣。

妳要當大家閨秀、還是氣質女神?這些答案都必須適得其份,一出道就是熱帶陽光少女定位的早見優,在這些回答裡刻意塑造出「自己是出生自夏威夷的歸國子女」的形象,30多年後才告白是騙局一場。

那麼,結子的嗜好是什麼呢?「沒有」。那……結子喜歡的藝人是哪一位呢?「也沒有耶」。才15歲的竹內結子,不怕笑容讓嬰兒肥出現法令紋,在咧嘴大笑照片下的自我介紹問答裡,答案都貧弱得令人驚訝。但她的兔牙、大鼻頭、法令紋,組合出一張令人無法生氣的臉。

那陽光般的大笑沒有任何懷疑,也無法對她質問「妳怎麼可能一個嗜好都沒有!」有人說15歲的竹內沒有靈氣、沒有透明感——既生結子何生涼子,比竹內僅僅晚出生3個月的廣末涼子,1994年14歲時就以「無可言喻的透明感」碾壓全日本心臟。

反觀1995年出道的竹內結子,沒有「透明感」這種虛無飄渺的質感,能夠沉靜世紀末躁動的人心,她的濃眉與笑顏,反倒有種昭和時期無憂無慮的元氣。涼子像股清冽的氣息,結子像顆火熱的太陽,世紀末的北風與太陽之戰,沒開打太陽就輸了——這次沒有人夠資格做為北風的對手。

元氣自此之後成為竹內結子的招牌氣質,那是不是一種迎合工作的角色扮演?想必Imoto不會同意:要當女神,就不會刻意公開她跟妹妹的好感情,這沒辦法拿來宣傳新戲、說提昇好感度似乎也提不到多高。

不只如此,竹內的Instagram除了愛妹表現之外,其他照片清一色都幾乎帶有某種搞笑氣質:跟全裸藝人合照假裝嬌羞;用誇張的醜臉慶祝日劇最終回;叫晚輩用手抵著自己的頭強調自己手短人矮……。

喜歡笑的人也許是擅於偽裝,但是喜歡搞笑的人,內心一定有塊純真到可笑的軟軟角落,希望所有人都會因為自己而開心大笑,笑笑就沒事了——即便她也擅於偽裝,但她確實真誠。

AP_20271138909745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出道24年來的小太陽,就算能一直微笑,觀眾也會累。有些陽光少女,到了可以喝酒的年齡,那種狂放的陽光氣質卻煞不住車,不能跟著自己的成熟而轉向,最終變成尷尬的過氣青春。我們也以為竹內結子會這樣一路直衝山谷,畢竟這種無邪笑容抵不過成長的殘酷。 

1999年,竹內結子主演NHK晨間劇《明日香》(あすか),還是那種陽光到直逼熱血的青春少女:出身自奈良高市郡明日香村、立志成為和菓子職人的主角明日香,歷經千辛萬苦,找尋和菓子的本質意義。

在一場又一場的「和菓子對決」中——沒錯,這個故事幾乎可以跟《少年JUMP》的任一套熱血王道少年格鬥漫畫相提並論——明日香逐漸修正自己、也清楚自己要追尋的和菓子之道是什麼……然後順便討了藤木直人當夫婿,真好~

隨著《明日香》落幕,新世紀來了,2000年,竹內結子20歲,她站在一個極其尷尬的十字路口。除了大笑之外,竹內還能給觀眾什麼?另一方面,自泡沫經濟時代走紅的趨勢劇,在經濟泡沫破滅近十年後,終於走入命定的冰河時期——陷在「失落十年」裡的觀眾們,終於厭倦了趨勢劇裡「捨棄一切都為愛」「愛到慘死亦無悔」那種偏離現實的粉紅色氣氛。

如果已經沒人相信「在東京就是要戀愛」這回事,那麼這些昔日讓OL們不願跑趴也要早早回家看電視的趨勢劇,該何去何從?而那些在劇中愛到死去活來的女優們,又該如何吸引大家的目光?

被定型、而年輕女優出人頭地機會的趨勢劇又乏人問津,竹內結子不像一代女皇廣末涼子,還能繼續在小螢幕上愛下去,然後在大銀幕上跟大導演合作。竹內在2001年,演出了中居正廣主演的日劇《白影》

Screen_Shot_2020-09-27_at_6_51_09_PM

Photo Credit:《白影》,來源:IMDb

中居正廣在綜藝節目裡總是不給諧星面子,令人為諧星抱屈——他甚至是最早在螢幕上,有膽子將名門之後石原良純調教成諧星的先驅。日後石原能擺脫父執輩的政治名號,在娛樂圈站穩一席之地,是中居的功勞。

這當然反過來說,中居機車的螢幕個性自然有時令人看不下去。但是,《白影》會令那些對中居有意見的傢伙閉嘴。這套醫療日劇改編自小說《無影燈》——怎麼會有燈照不出影子?這種疑問可以套在主演的中居與竹內身上,他們在這齣戲裡都有前所未有的蛻變。

竹內結子20歲的銀行廣告,演出剛進社會的新鮮人,臉上的稚氣仍然濃得化不開,但是,幾個月後的《白影》,那陽光笑容仍在,但笑容背後已經換了一個人。

如果有誰嚷著要為竹內結子辦一場紀念影展,那不播映《白影》是失格的、是嚴重的錯誤。不看這一齣戲,你無法理解竹內結子笑容的魅力是什麼。

能笑得像太陽,多半青春少女都有此內功,能在青春過後仍然笑得燦爛,那不能只靠開心天真。《白影》與青春開心天真等單詞天差地遠,這是一個孤絕封閉撕裂的故事,天才醫生心理有病,然後生理也有了病,這種故事讓傑尼斯帥哥露出淒美笑容死去,就是最完美——這樣就能讓少女少婦阿嬤觀眾的心都碎了。

問題是,天才中居正廣面前,偏偏要出現一個無自覺散發光熱的女孩;偏偏要被她無距離陽光直射內心的冰凍;偏偏要在死前被她融化一回;偏偏孤僻的怪物在死前還得先變回受傷的王子。

中居正廣事實上是罕為人知的方法論演員,他演得好,代表他研究揣摩得夠深,問題就在於融化中居的那抹陽光氣質,這是學不來分析不了的。如果竹內結子不能成為感化天才高傲的陽光,《白影》的故事就會化為瑪莉蘇的腦補幻想——王子莫名其妙愛上一無是處的灰姑娘並改變自己。

但是《白影》不是普通的趨勢劇、而竹內結子辦到了,她是一個溫柔又天真的靈魂,天真所以容易被騙,但也是天真才能無怨無悔地甘心被騙、甘心熱愛。

竹內結子完成了自我的轉型,她的笑容一樣迷人,但她成功地將自我更內心的情緒挖掘出來,她不再只有笑,而是將真誠笑容背後的「真誠」傳達給觀眾,所以她的笑淚喜悲都同等真摯。

2000年後觀眾不再懷念愛情至上的趨勢劇,講究女性獨立自主的「大女人」日劇大受好評,竹內結子演不好那種大女人,她也裝不出小女人的嬌氣——她就是個女人,美到無法自稱大叔的女人,美到男女都想跟湊肩坐在一起,舉杯高歌的女人。

然後,20年又過去了,在這個有點小雨的日子裡,太陽,突然下山了。

Screen_Shot_2020-09-27_at_6_58_16_PM

Photo Credit:《Middonaito îguru》,來源:IMDb

Imoto會說些什麼呢?中居正廣會說些什麼呢?這些曾經與她密切合作過、有著深厚情感的朋友們會怎麼說呢?在台北也下著雨的這一天,那部竹內結子演出的下雨電影裡的台詞,就像落在地上的輕巧雨滴一樣令人微微地心痛:

「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跟你認識以來,一直都很幸福。」

與這兩句溫暖台詞如此合拍的溫暖笑容背後,竹內結子有什麼話沒說出口呢?問題是,我們從來不知道太陽深處有些什麼,當她與中村獅童離婚時,獨自扶養長子的她,也未有任何公開抱怨。

竹內小姐走了,為什麼呢?我們最終也許能找到那最後一根稻草,但我們卻仍然無法數清每片有罪的雪花;我們不是絕頂聰明的夏洛克,解謎遊戲的答案不會比她的離去更令我們感到沈重。一個人會這樣離去,不是理性分析能夠找出真正的答案,而為死者找藉口、批評她沒有責任、攻擊任何人,都沒有太大的意義。

而太陽下山,沒有了那溫暖、笑容、兔牙、誇張的法令紋,終究我們只能體認自己的無能為力,把一切都怪到這苦厄的一年頭上。再見了,竹內結子,在這沒有陽光的夜裡,我們想起電影《黃泉路》海報上那句宣傳詞:「在想哭的夜裡,竹內結子」。

一切諷刺地令人想哭。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古家萱

龍貓大王通信 avatar

龍貓大王通信

龍貓大王報導你從未在意(但很有趣)的小新聞、 報導已經過時(但很有趣)的昔日事物、 報導失敗的、被嘲笑的、瘋狂的、奇怪的人們。 報導日本偶像、好萊塢動作、飛車與劫盜電影、70~90年代物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