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沙羅在印象派中不能算是最有才華的一個,但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個。他就像太陽一樣,能把整個星系的行星聚攏在一起。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卻又風格迥異。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想跳出沙龍,幹一票大的!
文字:顧爺
這個地方是莫內的一個攝影師朋友的工作室,也是印象派舉辦第一屆畫展的地方。這屆畫展有一個很拗口的名字叫作:「無名畫家、雕刻家、版畫家協會展」。有的朋友可能會問:直接叫它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不就好了?其實,「印象派」(Impressionism)這個稱呼是在這屆畫展之後才正式出現的。

Photo Credit:原點出版提供
辦畫展光靠三個人肯定是不夠的,三大核心成員一早就分頭發展起了各自的團隊。先說莫內和雷諾瓦這邊,他們一上來就找到一朵奇葩——巴吉爾。
這小子從身材到家世都很奇特。首先他身高2米!除了人長得高,家裡還很有錢。他是法國一座大酒莊的少東家,認識沒多久後,「窮鬼」莫內就和巴少成了好朋友。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巴吉爾基本上就成了莫內的長期「飯票」。可惜,好景不長……

Photo Credit:原點出版提供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巴吉爾迅速參加戰鬥,然後迅速陣亡。
有些人是真的不適合當兵,想想巴少的這種身材,蹲進戰壕都有點兒困難,到 了戰場上就等於是給對方狙擊手練手感的移動活靶子。
據說,在巴吉爾的葬禮上,莫內是哭得最傷心的那一個。
有一次,莫內在意外中弄斷了腿,學過醫的巴吉爾就為他搭製了一個簡易的醫療裝置,並畫下了這幕場景。這幅作品也被看作是兩位畫家友誼的象徵。
莫內和雷諾瓦這哥兒倆實在不擅長拉幫結派,發展來發展去都是些配角,好不容易找來個牛人,還被普魯士狙擊手爆頭了。
相比他們的搭檔「老畢」,他倆簡直弱爆了!我們來看看「人力資源總監」畢沙羅的成績。
#01:蘋果男——塞尚 Paul Cézann
塞尚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樣奇怪,剛加入印象派時,他只不過是一個不合群的怪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年齡的增長,塞尚逐漸成長為一個超級不合群的怪胎。雖然如此,但塞尚始終把畢沙羅當作自己的老師。
#02:打死不承認自己是印象派的印象派——竇加 Edgar Degas
竇加加入印象派的動機非常單純──錢。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銀行世家,一開始學習藝術純為興趣,完全不需要考慮生計。但後來老爸去世了,家道中落,竇加只能靠變賣自己的財產為家族還債。
畢沙羅看準了這個機會,向缺錢的竇加伸出橄欖枝。竇加在當時的法國畫壇已經小有名氣了,他的加入,間接或直接導致了另一個人的加入……
#03:美女畫家——莫里索 Berthe Morisot
她加入的原因可能就真的是為了理想。首先她不缺錢,而且她在加入之前就已經獲得了官方藝術沙龍的認可。
所以說她來印象派,其實就是zuo(編註:即「作死」的「作」,指沒事找事)的。
莫里索不光帶來了zuo死的精神,還帶來了一個超級大明星。
#04:超級大明星——馬奈 Édouard Manet
馬奈雖然從未參加過印象派任何一屆畫展,但卻一直在精神上支持他們。
這就好比你籌備一個活動,請來周杰倫為你站台,接下來那些一、二、三線明星就會像大閘蟹一樣一串串跟上……這就是所謂的明星效應。
在吸引到足夠的眼球之後,宣傳委員畢沙羅便開始著力於發展年輕力量……
#05:大財主……對不起,是超級大財主——卡耶博特 Gustave Caillebotte
卡耶博特會受到印象派的注意,絕不僅僅是因為他過人的繪畫才華或者人格魅力,更是因為他的……錢。
而且,他還巨有錢。他不僅資助了印象派的畫展,還通過購買莫內、雷諾瓦、畢沙羅的作品來養活這些「窮鬼」朋友。
#06:背包客——高更 Paul Gauguin
高更原來是個股票經紀人,收入很高,曾經也買過不少印象派的作品。
在畢沙羅的推薦下,高更參加第四屆印象派畫展,並且還出席了後來的全部四屆畫展。這個出勤率是什麼概念呢?印象派扛霸子莫內一共也就參加了五屆印象派畫展,和他持平。
#07:點王——秀拉 Georges Seurat
又是在畢沙羅的推薦下,秀拉作為剛出道的新人參加了第8屆印象派畫展。沒想到,他的參展作品《大碗島的星期天下午》(A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搶走了所有前輩的風頭,一炮而紅。
#08:紅髮小子——梵谷 Vincent van Gogh
1886年,剛學畫6年的梵谷來到法國巴黎,剛好趕上參觀第8屆印象派畫展。在畫展上,梵谷接觸到許多印象派畫家的作品,這對他的繪畫創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過,這次老好人畢沙羅並沒推薦他參加下一屆的印象派畫展,因為印象派畫展一共就開了8屆,沒有下一屆了!幾年後梵谷精神病發作,畢沙羅倒是給他推薦了一個療養的地方──奧薇小鎮。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裡也成了這位孤獨畫家命運的最後一站。
畢沙羅在印象派中不能算是最有才華的一個,但絕對是最受歡迎的一個。他就像太陽一樣,能把整個星系的行星聚攏在一起。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卻又風格迥異。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想跳出沙龍,幹一票大的!
在畢沙羅的組織下,印象派一口氣搞了8屆畫展。這8屆畫展就是一個巨大的舞臺……一個個超級巨星即將在這裡誕生。一場場好戲,即將在這裡上演。
本文摘錄自《印象派,看不懂就沒印象啊啊》,原點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雖然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印象派依然是大眾最喜歡的一個畫派。它既不像古典畫那麼古板,也不像當代藝術那樣新潮到讓人看不懂。「這個世界出現過印象派,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一種幸運」、「在一次陪朋友看完印象派畫展之後,我想在微博上寫些東西,分享自己認為有趣的故事」,6年前,「小顧聊繪畫系列長圖文」點燃各大社交平台,成為一股熱潮,而顧爺也從此成為普及藝術的代表人物之一。
印象派不僅是一種「人類的幸運」,更是顧爺人生的轉折點。印象派也是「小顧聊繪畫系列」的初心,在他的所有作品乃至生命中都佔有不一樣的意義。新書共收錄了9位印象派代表畫家,在顧爺看來他們身上並沒有任何共同特性,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同時他也希望讀者們可以通過了解畫家背後的故事,走進印象派的世界。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