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間的饒舌Battle與體術派的街舞技巧,都是從「功夫片」裡默默學來的

身為美國街舞元老,同時也曾造訪台灣的Ken Swift在談及功夫片時便表示,他小時候看這些電影,覺得那就像是他們眼中的生活,主角總是先被人欺負,然後等到成長之後再去報仇,正如同他們在家中或學校的遭遇一樣。
文字:出前一廷
聊到嘻哈文化時,大家會想到哪些電影呢?是與音樂有關的《街頭痞子》(8 Mile)與《衝出康普頓》(Straight Outta Compton)?或是與舞蹈有關的《霹靂舞》(Breakin')及《舞出真我》(Step Up)?還是陳冠希心目中嘻哈文化電影代表作的《Wild Style》?
不管你選的是哪一部,若是回首70年代,也就是嘻哈文化仍處於萌芽階段的那個時期,我們會發現,原來嘻哈文化中某些極為重要的元素,原本便與電影元素息息相關,而且類型可能還出乎你意料之外──沒錯,就是「功夫片」。

過去,在紐約的第42街上,有許多票價低廉的電影院,裡頭上映的是各式各樣的低成本電影,類型大多以恐怖、色情及暴力為主。 1972年,故事概念據稱為李小龍提供,但最後卻不是他主演的影集《功夫》(Kung Fu)在美國創下了極為亮眼的收視率,使香港的功夫片開始被大量引進這些戲院,透過最初期的《龍虎鬥》與《天下第一拳》這些經典作品,再加上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與皇后區等地的年輕人也能輕鬆負擔的票價,成功於當時的紐約街頭上,引發了一陣功夫熱潮。
由於《天下第一拳》的驚人成功,使美國於1973年推出了30部以上的功夫片。其中,由李小龍主演的《龍爭虎鬥》,由於是他生前最後一部完整拍完的電影,再加上片中邀請了黑人影星Jim Kelly擔任要角,使得本片在美國獲得了亮眼票房,不僅於日後被視為影史上最重要的功夫電影,也是功夫片之所以能獲得街頭族群高度認同的原因之一。
然而,正因功夫片熱潮與嘻哈文化的崛起,在時間點上有著高度重疊性之故,其所帶來的影響力自然極為深遠。從1978年開始跳舞,身為美國街舞元老,同時也曾造訪台灣的Ken Swift在談及功夫片時便表示,他小時候看這些電影,覺得那就像是他們眼中的生活,主角總是先被人欺負,然後等到成長之後再去報仇,正如同他們在家中或學校的遭遇一樣。
Ken Swift說,那些電影動作自然而然會使像他這樣的孩子去模仿,最終則變成了他們在舞蹈上的靈感。像是功夫片常見的各種翻滾技巧,便被大量運用在街舞中,而掃堂腿這樣的武打動作,則變成了像是「掃腿」這種地板動作的起源,甚至更衍伸出「風車」這種較為華麗的技巧。至於Pencil Headspin ,其靈感亦是來自於《醉拳》、《大殺四方》與《少林寺》中曾出現過的武打動作。
Ken Swift也表示,他們在模仿那些功夫片的動作時,也堅守著一定原則,就是試圖為這些東西加入更B-boy與街頭的特質,在學習及取材的過程中,努力將這些東西給轉化為屬於自己的事物,藉此創造出個人風格,因此使得那些招式最終從功夫片裡的武打橋段,成為了如今我們所看到的舞蹈動作。
當然,除了舞蹈外,功夫片在音樂方面的影響也同樣重大。
1974年,由Carl Douglas所演唱的〈Kung Fu Fighting〉在當時的功夫浪潮下,成為了第一首獲得主流聽眾喜愛的相關作品,其經典程度直至今日也不曾消退,對於某些人而言,說不定還誤以為那根本是為了動畫《功夫熊貓》(Kung Fu Panda)系列所特別打造的主題曲。
不過,若是提及功夫片對嘻哈音樂所帶來最直接與知名的影響,那麼曾屢屢被譽為史上最優秀嘻哈團的「武當幫」(Wu-Tang Clan),自然會是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對象。

身為武當幫的創始人與領導者之一,RZA從小便是功夫片的狂熱支持者。而在全面記載武當幫各種想法的《The Wu-Tang Manual》這本著作中,甚至還直接點名了對他們影響重大的功夫片,像是《少林三十六房》與《霹靂十傑》讓他們學會了紀律與奮鬥的重要性;而《少林與武當》則讓人了解精湛技藝與技巧的不可或缺;至於《五郎八卦棍》,則使他們理解了兄弟情的靈魂所在。當他們試圖將這樣的功夫精神運用在歌詞創作時,武當幫才因此應運而生。
這些想法及概念,或多或少地影響了嘻哈音樂的內在精神,甚至成為了部分人努力遵行,但卻未必知道其最初源起的一種準則。至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無論舞蹈或是饒舌,像是Battle這樣的存在,其實也同樣來自於功夫片中,只是這樣的較量從銀幕上的少林對武當,變成70年代的紐約街頭,像是Disco kids對決Starchild La Rock這種不同舞蹈團體之間的抗衡。
要是你曾看過《街頭痞子》的話,甚至還會發現片中底特律工人趁著工作休息時間以饒舌Battle的情節,其實與原本就是在致敬老式功夫片。
透過各式各樣的高手一直生活在我們周遭的安排,作為反映社會底層困境的一種方式,使我們看見許多人明明都有天份,甚至也嘗試要努力闖出一片天,但最終卻可能因為生活中的現實因素,導致他們未能圓夢,僅能隱身在社會的平凡角落中,就這麼將曾經的夢想,變成了打發時間的休閒娛樂。
除了上述提及的部分外,像是武當幫這種整體行為均深受影響的情形,其實也是嘻哈精神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在《蛇形刁手》這類功夫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年輕主角受到師父的嚴厲教導。但到了電影最後,主角之所以能打敗反派的最大關鍵,卻總是在於他們往往透過自身的想法,將學習得來的東西融入自身的個性及創意,因此打造出一種全新拳路。
而像是這樣的傳承形式,也正如Ken Swift所說,成為了一種規則般的存在,雙方除了透過交手來教學相長以外,在各式各樣的學習過程中,你還得想方法將這些東西轉化為自己的風格,並藉此邁出創新步伐。不管是令人驚嘆的舞蹈動作,又或者是Flow上的登峰造極,在其本質與精神上,其實均與功夫片有著明確的互通之處。
就算直至今日,我們照樣能在許多作品中見到功夫片對於嘻哈文化的影響。舉例來說,像是RZA後來便邀請同樣熱愛功夫片的知名導演Quentin Tarantino作為監製,推出了他首部自編自導的電影《鐵拳無敵》,以濃厚的B級片風格展現出強烈的惡搞樂趣,藉此讓人看到了他對功夫片的至死不渝。
此外,像是王家衛執導的《一代宗師》,在美國版的其中一支預告裡,也用了武當幫的〈Rivers of Blood〉這首曲子作為主要配樂(這首歌正出自於《鐵拳無敵》的原聲帶中),讓這支電影預告在饒舌歌的搭配下,看起來就像變成了完全不同的一部電影,使我們就算覺得不太搭嘎,但在考慮過整個歷史因素後,也似乎可以理解美國片方做出如此安排的原因。
甚至,就連許多人十分熟悉的「化學兄弟」(The Chemical Brothers),他們的〈Get Yourself High〉這首作品,其MV正是出自《少林與武當》的各個片段,並透過電腦修改,營造出一種帶著些詭異氣息的幽默喜感。
如果你因此對功夫片感到好奇,想要藉此追溯嘻哈文化的這類源起,那麼在NETFLIX上其實便有不少作品可以滿足你的需求。若是你想先了解整體的歷史發展,那麼紀錄片《邵氏出品:鐵拳飛踢真功夫》絕對是你的首選,裡頭甚至還收錄了功夫片如何影響嘻哈文化的一些相關訪談,精采程度肯定不容錯過。
此外,像是前面曾提及的《少林與武當》、《少林三十六房》與《霹靂十傑》等三部電影,也同樣能在NETFLIX上看到,有興趣了解這個面向的讀者,還請千萬別錯過。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從古至今都將頭髮視為美之象徵的國度:日本百年品牌KOIZUMI告訴你如何養護秀髮

可易家電即將引進將造型、梳理、潤澤、按摩等各項功能集於一身的好梳──日本知名百年美髮品牌KOIZUMI天然鬃毛負離子美髮舒吧梳,為臺灣愛美的消費者帶來SPA級的極致享受!
日本人非常重視個人外在形象,尤其願意花許多心力在頭髮保養及造型整理上,也覺得打理好自己的外觀是件療癒生活也療癒自己的事,真正將「美」這件事日常化。
因此,在日本已擁有近300年品牌歷史,且連續10年成為日本市佔前三大美髮品牌的KOIZUMI,將消費者追求的理想具體化,積極推廣各式滿足消費者的美材產品,不僅訴求產品價值,也提供新生活型態的觀念,以溫柔、療癒貫徹品牌核心價值。
此次的KOIZUMI新品──天然鬃毛負離子美髮舒吧梳是業界最強唯一有9合1功能的美髮梳,推出時風靡全日本,截至目前在全球銷售超過150萬支。這次終於要引進臺灣上市,正式席捲全台!


梳子的重要性體現在解決髮絲問題
KOIZUMI舒吧梳擁有每分鐘4,500次音波振動及雙重負離子補水功能,在每一次梳髮的過程中,輕易梳開髮結及潤澤髮絲,大大減少髮結造成的斷髮問題,並同時達到髮絲的保養效果。

梳子不再只是用來梳頭
現代人一身的文明病,其實都是壓力所致。KOIZUMI還特別與日本知名毛髮診斷師本山典子合作推出「七步按摩法」,藉由KOIZUMI舒吧梳及獨家按摩法,在梳髮過程中釋出強力磁氣來按摩頭皮、舒緩疲勞並放鬆緊繃感,讓梳頭也能成為一種舒壓的管道。

每根髮絲都梳到才是對的梳頭方式
KOIZUMI舒吧梳以獨家首創技術,由天然豚鬃毛結合金屬鋼針設計成W型的梳齒,使每次梳髮都能觸碰到頭皮,從髮根至髮尾,讓頭皮至髮絲每一處都能被照顧到,保持水潤、提升亮澤度。

小小的梳子其實蘊含著日本匠心工藝
KOIZUMI舒吧梳的梳齒以金屬鋼針與天然鬃毛相互交錯設計、搭配菱形格紋的氣墊,加上流沙珠光感的梳身及金屬流線型的描框,使典雅韻味油然而生。在獨具匠心的設計背後,一支便於隨身攜帶、又能展現時尚美感及多種功能的好梳,正是其風靡全日本的重要原因。
「日本KOIZUMI天然鬃毛負離子美髮舒吧梳」結合梳理、造型、按摩舒壓的功能,給每位使用者帶來SPA級的極致享受,這也是舒吧梳名稱由來。除此之外,還有抑制靜電及便攜式USB充電的設計,不論功能還是外形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用心及貼心。
KOIZUMI舒吧梳超早鳥優惠這裡看。
點此認識更多可易家電代理的產品。

本文章內容由「可易家電」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編企劃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