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uxhall Garden

在Drag文化仍是秘密的年代,這裡有座屬於扮裝者的地下遊樂場——倫敦Vauxhall

25 Jul, 2020
在Drag文化仍是秘密的年代,這裡有座屬於扮裝者的地下遊樂場——倫敦Vauxhall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到處都是喪禮,隨時都有人走進酒吧垂頭喪氣地說著自己的陽性反應。當年,Vauxhall的男同志們老穿著黑西裝和領帶,在醫院進進出出四處募款。「如果愛滋是一場戰爭,Vauxhall就是前線。」在某次訪談中,Lily如此作結。

提及Vauxhall時,我腦裡第一個浮現的是「MI6」(軍情六處)那棟Minecraft般的建築——座落在泰晤士河畔的它顯眼到仿佛正誘惑著世界各地的邪惡組織前來,將其摧毀殆盡。喔對,Daniel Craig的《007:空降危機》的確完成了我的夢想。

誰能想到這個貌似溫良恭儉的中產菁英區,其實是倫敦Queer的集散地之一呢?

法庭上的證詞,意外紀錄下Vauxhall Gardan的扮裝文化

1732年的倫敦法庭正在進行場索然無味的搶劫案審判,然而被傳喚來作證的酒館老闆娘順口脫出原告John Cooper其實花名Seraphina公主,慣以老式女用白長袍和腥紅斗篷遊走江湖。一瞬間,整個法庭都醒了,法官身體坐得老直。其他的女性也紛紛證實,Seraphina公主還為了前幾天在Vauxhall Garden舉行的扮裝舞會向他們商借衣服治裝。

官司的結果早已不是重點,而Seraphina也不是唯一一名扮裝者。在那個Drag文化尚未出現的年代,有一群男子以女裝流連於化妝舞會中,而時年最紅的Vauxhall Garden就是他們的遊樂場之一。

極盛時期的Vauxhall Garden由頂尖建築師們設計,羅列了希臘神殿、中國涼亭、埃及方尖碑、羅馬雕像和洛可可風格噴泉,公園裡的大道上綴滿明晃晃的燈,女裝男子和追求者們在花園林蔭中漫步,遠方隱隱約約傳來歌德管弦樂團的聲響,遠離正途的小徑春色無邊。化妝舞會對身份的自由與容許,恰是不為世俗理解的愛慾宣洩最佳時機。

歷史的繼承者

Vauxhall Garden破產關閉後頹敗一時,然而花園一角的小酒館The Royal Vauxhall Tavern靜悄悄地繼續服務LGBT族群。如今已被列為二級古蹟的它,在二戰後變成了倫敦指標性的Drag場所,一開始以退役英軍為主要客群,而後當地工人也慢慢加入。在那個年代,Drag是地下社會的淘氣秘密,而化身Lily Savage的喜劇演員Paul O’Grady則是當年的超級天后,她和姐妹們踩著嬌美的台步走上酒吧檯面載歌載舞,人們在此卸下白日的偽裝,彼此交換著友善或者慾望的眼神。

The RVT是如此具有指標性,即使異性戀女性也眼巴巴地想混進來。女演員Cleo Rocos的回憶錄中就曾提到:當年已恢復單身的黛安娜王妃與朋友們聚在一起,無所事事地啜飲香檳,在場同志們提到晚上要去the RVT鬼混,黛安娜興致勃勃地想要加入,卻礙於身分而猶豫不決。眾人七嘴八舌討論一番後,皇后樂團的主唱Freddie Mercury靈機一動,乾脆將黛安娜打扮成名漂亮的男性,酒吧中竟沒有人認出眼前的就是集萬千寵愛的前王妃。

如果愛滋是一場戰爭,Vauxhall就是前線

70266557_10156841287642362_8152057135664
Photo Credit:Queen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皆已過世,Freddie的經紀人出來鄭重否認,但這都市傳說更加增添了the RVT和Vauxhall在LGBT族群心中的風采。而黛安娜對LGBT族群的友善態度,也是為何眾人深信不疑此傳言的因素(你能想像查爾斯王子扮裝混進同志派對嗎?)尤其在疾病橫行的時節,她可是當著媒體們的面,毫無防護地與愛滋感染者進行近距離接觸,大大震驚了電視機前的觀眾。

那是1980年代,愛滋病侵襲了倫敦的男同志族群,在還不了解病因的狀況下,這種病被稱之為「男同志瘟疫」(gay plague),警察配戴著橡膠手套,襲擊倫敦大大小小的同志酒吧。天后Lily Savage回憶起時年她在the RVT表演時,就曾親眼目睹警察衝進來把客人抓走、暴打,甚至把她從舞台上拽下。有人認為當時大都會警察在柴契爾夫人的指示下,試圖消滅所有倫敦的同志場所,但差點毀掉同志社群的不是警察,是愛滋病。

到處都是喪禮,隨時都有人走進酒吧垂頭喪氣地說著自己的陽性反應。當年,Vauxhall的男同志們老穿著黑西裝和領帶,在醫院進進出出四處募款。「如果愛滋是一場戰爭,Vauxhall就是前線。」在某次訪談中,Lily如此作結。

從廢墟重新長出的迷人夜晚

那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瘟疫稍微告段落後,當代LGBT夜生活開山祖師爺Wayne Shires在Vauxhall車站旁的廢棄倉庫裡開了Crash and Area。Shires當年可是叱詫倫敦的廢棄倉庫派對專家,但他實在受夠他開在Soho的club整天被警察盤查,並要求大家穿上該死的襯衫,而當時相對邊陲的Vauxhall,提供了他喘息的機會。此外,產權所有人Network Rail也一點都不在乎是誰承租下那些荒涼、只有汽車維修廠願意進駐的倉庫——反正有人付租金並管理就好,他們甚至提供了諸如整修期間租金減免補貼方案給Shires。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RÜT London(@brutlondon)分享的貼文 張貼

如此這般,繁花盛艷的景色囂張地綻放開來,一家家LGBT導向的酒吧、夜總會、健身房和桑拿以Vauxhall為中心擴散開了,讓該地一度贏得了「Voho」的愛稱。這裡的夜晚從軟調溫柔到硬派情色應有盡有,多情色?2018年,地方房屋仲介釋出了一個喬治亞時代聯排別墅中的物件,寬敞的公寓中有五間房、一個玻璃帷幕的溫室,還有一個充滿SM道具的地牢。

這家公寓的前屋主名聲響赫,是傳奇戀物Club——the Hoist的經理Unkut Kurt,他和Guy Irwin在1995創立了全倫敦最hardcore的戀物俱樂部,雖然兩人幾年前脫離慾海告老還鄉,但我們仍然能從過去釋出的影片中,看到舊鐵路倉庫外被手腕粗的鎖鏈深鎖著的鐵柵欄,以及門內一閃一閃的不安紅光。穿越拱門往下探,人們身著著緊身黑色乳膠、皮革或橡膠製成的配件衣物,垂降的鎖鍊在空中晃呀晃,微弱的燈光和散落的酒瓶,最性感的夜晚就在這了。

Crash和the Hoist收山了,但江山歷代人才出,Vauxhall的歡愉至今仍在。如今打開IG搜尋,這個地標依舊肉香四溢,前面9則人氣貼文中有3則是近乎全裸的肌肉美男子對著鏡頭拋媚眼,天堂在人間。

面臨都市仕紳化的Vauxhall

Vauxhall的Queer們倖免於柴契爾時期的掃蕩、倖免於愛滋與恐同,現在卻面臨城市仕紳化崛起而逐漸沒落,許多歷史悠久的LGBT場所被大型商用或高級住宅開發案給吞噬,或者被高昂的租金逼得不得不離開,而Vauxhall也被批評越來越商業化,喪失了過去地下叛逆的獨特魅力。就連歷史悠久的The RVT也在2014年被賣給房地產商,當時常客和地方人士組織起保衛運動,在漫長的抗議下,The RVT因其對同志社群的貢獻,及其建築保留了維多利亞時期風格而被保護下來。

有人質疑,在網路盛行的年代,Queer們真的有必要集社結群嗎?然而,LGBT場所不僅是性愛或者派對空間,更多時候,它是一個情感交流聯繫的地方,或者是一個群體認同塑造的過程,甚至是一個提供歸屬感的空間。

如果有機會來Vauxhall走走,別被那表面的得體所迷惑,你得往內探索,挖出那深藏於城市中的悶騷靈魂。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Elanor Wang

Felix culpa,拉丁文,愉悅的墮落。曾就讀SOAS藝術史碩士班,現為藝術產業從業者,試圖以偏狹的觀點、醉倒的姿態紀錄城市。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