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西班牙著名前菜「番茄冷湯」,其實最初根本沒加番茄

西班牙著名前菜——紅冷湯,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紅色的,一直到16、17世紀才由一位畫家為了在理料上創造一抹紅,首次使用了番茄在餐盤中調色。
夏日的沁涼之於我,除了墾丁現開的椰子水、夜市阿嬤的彈珠汽水外,現在居然也多了來自西班牙Andalucía的Gazpacho(大家比較熟知為——番茄冷湯——我稱為紅冷湯),我曾在Granada(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路邊買下1公升西班牙紅冷湯,邊走邊喝,看似有點瘋狂,但我個人認為超過40度的夏日,大汗淋漓後,那比喝運動飲料還過癮。
紅冷湯是西班牙夏日限定熱門前菜,含有豐富的蔬菜如番茄、大黃瓜、洋蔥、大蒜、青椒、紅椒等,但你可能不知道,Gazpacho(冷湯)以前只有白色的。
正確說來,是當時勞工們為了不想浪費乾掉的麵包,便將麵包浸濕後,加入水、大蒜、橄欖油、白醋、和杏仁,除了可以補充水分和果腹外、也能補充大量流汗後所流失的養分,是約於8世紀時,摩爾人佔領西班牙時所衍生的料理,所以雖然現在流行的是含有番茄的紅冷湯,但其實有些餐廳,特別是西班牙南部,還是可以看到Gazpacho Blanco(白冷湯),這才是流傳超過千年的料理。

紅冷湯的食譜形成與流行
15世紀開始了大航海時代,西班牙於1492年推翻了摩爾人(穆斯林)後,也開始了他們的偉大航行路線,成立了以墨西哥為首都的新西班牙(New Spain),並且開始了對所有奇珍藝品與技術的輸出(掠奪),番茄就是其中一項非常偉大的傳播,當時阿茲提克人稱番茄為xitomatl,不過當時歐洲人普遍認為番茄有毒(番茄有毒的謠言我們之後再說),屬於觀賞植物,時稱黃金蘋果,因此並未被食用。
一直到16、17世紀,才開始有人食用番茄。譬如西班牙在17世紀中時,一位Sevilla畫家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為了在他的料理(天使饗宴——La concina de los Ángeles,1645)上創造一抹紅,首次使用了番茄在餐盤中調色;義大利17世紀末一位知名的料理家——Antoni Latini也以番茄入菜出食譜,這才正式開啟了番茄的食用與流行。也因為番茄的流行,大家什麼都想試著加入番茄(當時番茄醬也是這麼惡搞魚露而發明出來的),才於18世紀時將冷湯由白轉紅。
大黃瓜也是紅冷湯的重頭戲之一,不過大黃瓜在摩爾人統治期間並不流行,也不在之前的白冷湯內,是印度的農產品,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傳至希臘,一直到摩爾人離開後,才經由羅馬帝國傳入西班牙。冷湯不是主食,長久以來都是低調的料理,直到1960年後,開始有人將冷湯變成時尚料理的一部分,供作前菜、候桌小物、Tapas等,才開始流行開來。
自己動手做冷湯
只要有調理機,就能做冷湯,以下簡易居家食譜,讓大家試試,其實很多台灣朋友都喝不慣,如果天氣不夠熱,這種又冰又冷的湯品對我也是無法入口,不過別擔心,冷湯也可喝熱的,很像濃番茄湯。另外,老饕聽了可能會有點小生氣,因為我曾經為了不浪費剩餘冷湯,後續改良加了起司、月桂葉、羅勒葉做成了番茄義大利麵的番茄醬,偶一為之,沒有被先生識破。
紅冷湯(Gazpacho Rojo)食譜:
- 紅色中型番茄——0.5公斤
- 青椒——0.5顆,去籽
- 大黃瓜——0.5條,去籽
- 大蒜——1~2瓣,去皮
- 水——150~200cc
- 雪莉酒白醋——15cc
- 鹽——一小匙
- 乾吐司麵包——20~30g

全部切丁後,置入果汁機攪碎至質地均勻,就可以分裝食用了,最後可在碗上加入橄欖油和一點乾麵包丁,可以裝入超小玻璃杯或迷你高腳杯,瞬間時尚升級,也成了簡易宴客Tapas。
參考資料
- HISTORY OF THE ANDALUSIAN GAZPACHO
- Gazpacho, Wikipedia
- ¿Cuál es el origen del gazpacho?
- Tomato History
- El tomate, la manzana del amor
- Pomodoro!: A History of the Tomato in Italy
本文經食物。典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百轉千迴的西班牙冷湯- Gazpacho〉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蔣尚仁
核稿編輯:林君玶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