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nri Cartier-Bresson

捕捉中國政權更迭的決定性瞬間: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布列松」現正在台展出中

捕捉中國政權更迭的決定性瞬間: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布列松」現正在台展出中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共產黨發起的「大躍進」是什麼模樣?當時的西方全面看到中國狀況,即來自20世紀最重要的報導攝影大師——布列松的現場紀錄。

文字:rippling

1948年,國共內戰已近尾聲,國民政府的中央機關陸續遷台,中國政權即將易主,當時的北平、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大城市是什麼樣子?而在1958,當台灣以進口替代發展境內產業相關工業品時,共產黨發起的「大躍進」又是什麼模樣?當時的西方全面看到中國狀況,即來自20世紀最重要的報導攝影大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現場紀錄。

20200619004670
Photo Credit: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法蘭歌瑪汀,《布列松》。1975年原始明膠銀鹽相紙

布列松1908年生於法國,一直想當畫家的他,攝影風格受到早年的繪畫訓練,以及成長歷程中超現實主義風格興起的影響,拍攝時特別注重人物神情與整體構圖,形塑強烈的個人風格。

他自1930年代起從事攝影,曾經為1930年代西班牙大選及英國喬治六世登基加冕典禮等歷史場景留下影像紀錄,1947年與好友創立紀實攝影的指標­標「馬格蘭攝影通訊社」(Magnum Photos)。二次大戰後,他敏銳地覺知到殖民地將有事發生,於是前往印度、越南等地,去捕捉歷史的一瞬間。

03-tfam-bresson-1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坐在食肆窗內的跑堂或店主,苦力在簷下用餐,北平,1948年12月》。1957年明膠銀鹽相紙

1948年他在印度因緣際會拍下甘地(Ghandi)遇刺前的最後身影與葬禮,隨後又受到當時全球單期發行量超過500萬本的美國《Life》雜誌委託,進入中國拍攝記錄政權即將易主的關鍵時刻。1958年,念念不忘中國的布列松再訪北京與上海,正巧是中國實行大躍進的時期。他兩度造訪中國大陸,拍攝中國政權更迭的紀實影像,而一系列具有歷史意義、見證時代的攝影作品,更奠定其報導攝影大師的地位。

台北市立美術館現今展出「布列松在中國1948-1949|1958」,呈現了布列松二度造訪中國大陸所拍攝的照片,由法國攝影史研究權威米榭勒費佐(Michel Frizot)與台灣策展人蘇盈龍共同策劃。兩位策展人根據時序與布列松的行旅足跡,以先後造訪取鏡的城市與遭遇的歷史事件設定各系列照片主題,透過影像順序鋪陳時代的動盪。

04-tfam-bresson-1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鬃刷小販,上海,1949年9月》。1973年明膠銀鹽相紙
05-tfam-bresson-1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一日將盡,排隊的人們仍抱著希望能買到黃金,上海,1948年12月23日》。1970年代明膠銀鹽相紙

1948年12月3日,布列松初抵已遭人民解放軍包圍的北平,原先預計待上三週,隨著圍城情勢日益險峻而在12月15日離開、轉往上海。在北平不足半月的日子裡,布列松共拍攝了26捲底片、超過900張的照片,這一系列照片隨後在《Life》雜誌1949年首刊號以〈北平的最後一眼〉為名刊登專題,在國際間廣為流傳。離開北平的布列松,隨後輾轉行經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城市,在九個月之內見證了上海金圓券風暴、國共兩黨南京協商破裂後國民政府自南京撤退、解放軍進駐南京等歷史事件,並用他的鏡頭捕捉時代巨輪下的軌跡。

1958年,布列松見到的中國已與十年前氛圍大大不同。在中共當局的安排陪同之下,布列松側拍了如建國慶祝遊行、學生參與挖建游泳池等畫面。這系列照片向國際展現了中國歷經政權更迭的不同面貌,引起國際關注。

面對劇變的時代,鏡頭下掌握複雜的人物與社會情境,動盪不安,但畫面仍維持一貫的嚴謹構圖;系列紀實照片相互獨立,展現布列松著名的「反紀錄式」的攝影特色(anti-documentary style),冷靜而中性地捕捉歷史瞬間的人物形色。

06-tfam-bresson-1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孩童正從一幅寫著「…媽媽們都是上學去…」宣傳標語的看板前經過,北京,1958年7月》。原始明膠銀鹽相紙

兩位策展人特別分享,布列松曾被問道:「有一種攝影師是在自己的世界裡看見他們想看見的,而另一種攝影師則是離開特定視野的世界,感知真實世界的生活與活動。你是哪一種攝影師?」布列松慧黠回答,每個攝影師都有這兩種面向:「每個人都會在發現自己的同時,也發現外在的世界。」

布列松對於攝影,最關注的是按下快門的當下,每一次快門都是各自獨立的瞬間。如此攝影意念,遇上遽變的世代,布列松35釐米萊卡相機的記錄,成為他在攝影史上獨特的成就與貢獻。

本次展出均為原版照片。布列松基金會遵照布列松遺志,不再沖洗複製,因此展出照片不乏孤本原件,尤其珍貴。策展人蘇盈龍補充強調:「本展最先在巴黎布列松基金會展出,由於這一批相片對臺灣歷史具有特殊意義,費佐教授與我特別針對北美館重新策劃展出內容。

08-tfam-bresson-689x1024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在南市區的一間肖像畫舖子,作品不是實際寫真就是從相片臨摹,上海,1949年8月》。1990年代明膠銀鹽相紙
09-tfam-bresson-1-689x1024
Photo Credit: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會/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城市美學新態度提供
《颱風天,上海,1949年7月底》。1949年明膠銀鹽相紙

與巴黎展出相比,本次新增約40件的原版相片;首度展出電報、印樣、原版雜誌等檔案文件。此一歷史檔案在北美館展出,在數量及規模上均最為完整,並成為全球巡迴首站,後續將巡迴北京、米蘭等地。」

本文經城市美學新態度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Kaiak 城市美學新態度

帶領你發掘城市中的美學事物,建立你的藝術態度,鼓勵你放縱自己的感性在生活中,把世界帶到你眼前。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