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廚神養成:餐廳主廚手把手教你自製日巴混血的「吉列豬排三明治」

在這個無法出國大啖美食的時刻,我們特別找來了餐廳主廚分享其口袋食譜,讓在現階段尚無法親身到訪那些最愛餐廳的你,可以在家親手泡製一道又一道讓你望穿秋水的佳餚。
文字:Shireen
自疫情蔓延以來,全球開始實行Stay Home的措施,望民眾能乖乖社交隔離,杜絕病菌在全球擴散的情況。正因如此,大家留守在家的時間增加了,百無聊賴的情況下更變相讓不少從來沒有下廚習慣的人培養出煮食的興趣,每人身邊也頓時冒起了一眾「新廚神」。

在這個無法出國大啖美食的時刻,我們特別找來了餐廳主廚分享其口袋食譜,讓在現階段尚無法親身到訪那些最愛餐廳的你,可以在家親手製作一道又一道讓你望穿秋水的佳餚。而此番,我們邀請到的便是主打日本巴西Fusion菜色的新派餐廳「Uma Nota」的主廚Gustavo Vargas,為大家製作餐廳本月全新上架的期間限定菜色——巴西吉列豬排三明治(Brazilian Katsu Sando)註1,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在家小試牛刀外。
註1:吉列(英語:cutlet,源自法文的côtelette)原本泛指肉片,現已特指經油炸過後的肉片,常見於日本料理,稱為「カツ」。通常是將主料先沾上麵包屑再放於熱油中,炸至外脆內嫩。吉列的主料有很多,例如豬排、雞排、魚、蝦及牡蠣等。
製作豬肉餅所需原材料

說是吉列豬排三明治,豬當然就是這道菜的靈魂。Uma Nota匯聚了巴西與日本兩地的飲食文化,以巴西的煮食概念詮釋日本的傳統菜式——套用到吉列豬排三明治之上,為本來的日式豬排注入更豐富的味道層次。
- 豬絞肉 400g
- 鹽 1 茶匙
- 黑椒 適量
- 煙紅椒粉 ½ 茶匙
- 蒜粉 小量
- 蔥 1 條,切碎
- 白酒 2 茶匙
- 蘋果醋 1 茶匙
- 中筋麵粉 50g
- 蛋 2 顆
- 日式麵包粉 50g
製作日式豬排醬所需原材料

吉列豬排三明治畢竟是日式料理的名物之一,豬排醬更是箇中的靈魂所在,縱使是變奏版也有將其保留的必要。外加一點辣醬,帶出醬料中的熱帶風情。
- 豬排醬 60g
- 米醋 3 茶匙
- 辣椒醬 隨個人喜好
製作配餐沙拉所需原材料

亞洲人的飲食文化多以養生為大前提,像中式湯水、韓式人參、甚至乎馬來菜的肉骨茶等。即使是進食煎炸食物也好,日本人一般也愛以沙拉菜中和熱氣的感覺。以下的巴日Fusion沙拉菜添加了一般不會出現的芫荽與辣椒,注入巴西菜的元素。
- 秋葵 4 條
- Kewpie 沙拉醬 1 茶匙
- 紅辣椒 1 根去籽切碎
- 芫荽 小量切碎
- 蔥 半枝切碎
- 檸檬 半個榨汁
- 鹽 小量
- 黑椒
烹調步驟

將豬絞肉放置在碗內,以適量的鹽、黑椒、蔥、蒜粉、白酒及醋進行調味,將所有材料攪拌均勻。將攪拌好的豬肉捏成每顆約100g的肉球,輕輕按壓至肉餅的形態,放好備用。

將麵粉、攪拌好的生雞蛋及麵包屑放置在3個不同的盤子上,並將肉餅投入至按照上述次序排列的盤子中:先是麵粉,再來便是攪拌好的生雞蛋及麵包糠。必須確保每樣原料均勻地覆蓋著肉餅,篩走過厚的部分。同時準備好豬排醬的材料,攪拌備用。

在深度足夠的熱鍋中注入熱油,以中高溫加熱至170度左右(大廚建議:若大家沒有廚房專用溫度計的話可以用麵包屑作測試。放置在鍋中後現氣泡及轉至金黃色即代表油溫合適。)讓豬排每邊煎炸約5分鐘左右後翻面,共需時10分鐘。之後以廚房紙吸走豬排上多餘的油分。

接下來將秋葵放置在鍋中約數分鐘,微微烘熟,切碎後與其他沙拉材料攪拌一起。

最後將炸好的豬排放置在預先準備好的豬排醬之中,均勻塗抹在豬排之上。以熱鍋把厚切麵包的其中一面烘至金黃色,放上秋葵沙拉(最好在烘過的部分)。將豬排放在沙拉之上並蓋以另一塊麵包,切除多餘的吐司邊以免影響口感。最後將三明治從中間一分為二,整齊排列在碟上。Bon Appetit!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