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幽默、諷刺手法批判當下:專訪Leo王《朋友朋友》MV插畫家——Sic Lee

「其實我的畫風自此仍未定型,也尚未到達完全滿意的階段。」
文字:Noel Lee
今回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在近期與Leo王合作《朋友朋友》MV的藝術家Sic Lee,深受美國卡通《癟四與大頭蛋》(Beavis and Butt-head)影響的他,喜愛透過幽默、諷刺的批判手法結合時下話題與流行文化,2015年開始就陸續進行創作,過去也曾為台灣樂團如馬克白、輕晨電等製作動畫MV。
近期的他正在學習刺青,這次,我們就前往Sic Lee友人的刺青工作室進行專訪,並與他聊聊近況。
Q:目前的工作內容?
插畫接案跟學習刺青。
Q:當初怎會想學刺青?
其實有這個想法已經很久了,我就是喜歡畫畫,刺青也只是用另一種形式作畫。
Q:畫風是否有因此作出改變?
多少會有一點,刺青還要考慮在人的皮膚上呈現是怎麼樣的,部位以及形狀都要考慮到。就跟有些圖印在T恤上不一定好看,圖好看的T恤可能怎麼搭配都怪怪的。

Sic Lee的圖像創作以簡單線條做主要輪廓的勾勒,陰影畫法更是取材於中世紀木刻版畫之手法,而創作的內容能發現許多關於鬼怪神話或是宗教寓言的元素,他表示在搜索靈感時很愛欣賞來自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Hieronymus Bosch,最知名的畫作為備受後世所推崇的《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以三幅畫為分界,打造天堂、人家、地獄,穿梭在此三界的筆下造物代表著超脫世俗的驚人想像力,畫下所暗藏的靈魂能量至今仍持續影響各個領域,而Sic正是其中之一。
「其實我的畫風自此仍未定型,也尚未到達完全滿意的階段。」Sic如此回答關於創作轉變的提問,過去能見到他創作的四格漫畫與單圖配上對話框的詼諧,如今就以單圖像搭配發文狀態或命名作配襯,或許外人會去猜測其中變化的原因,但在Sic的言語之間能發現他其實始終如一,只是想做好自己,畫自己想畫的。

Q:插畫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是什麼在推動你作畫?
插畫對我來說就是分享想法的媒介,我也喜歡用插畫來跟大家交流。現在是一有想法就想要把個它畫成畫,有時後手邊沒有工具畫就先把它記在手機裡。
Q:會與台灣其他插畫師進行作品上的交流嗎?
在Instagram上的交流有,之前在擺小誌的時候也有看到很多創作者,但都不太好意思主動去打招呼。
Q:你是如何看待商業合作的?
商業合作沒什麼不好的,畢竟要有錢才能繼續創作,順便可以磨練心智。

Q:關於《朋友朋友》,能否分享一下這次的合作契機?創作過程又是如何?
主要是因為剛好認識導演郭佩萱,以前還蠻喜歡出去喝酒和玩的,所以才有這次的機會。當時她問我Leo王的新歌MV有沒有興趣?我就說當然有啊!之後簡單的開過一次會後就開始執行了,Leo也都有參與,MV裡的舞蹈就是他提供的,之後就是把自己關起來專心畫畫了。
對於這次合作,Sic看得雲淡風輕,他很感謝努力獲得肯定,但回過頭來我們就是繼續討論刺青。一次的成功就只是一瞬煙火,如何細水長流或將才是至關重要的。
近年,不少新銳藝術家橫空出世,透過諸多媒介展示自我,給予世界更為多元的發展維度;另一方面,新銳藝術家所面臨到的考驗或將更趨嚴苛,就如「現代文明病」般,身心靈層面都將面對更多內外在環境之課題,相信不少人會捫心自問:「那一個好的藝術家該是怎麼樣?」

「我認為一個好的藝術家應該不斷精進自己,且嚴肅地看待自己的作品。」這個回答顯現出了Sic對自己作品的謹慎態度,他也說道他其實每天都習慣作畫,但沒到一定程度的喜愛,他是不會主動分享作品的,對於時事上的批判創作僅是個人興趣,並非刻意阿諛,而這也顯現出他創作下的天真爛漫。
過往與藝術家的訪談之中,關於「藝術——商業」之間的鏈結一直是我渴望探索的方向,每位藝術家的的回答都代表著一個時間的印記,或許在未來這個答案會有所改變,但當下的回答既然成了一個事實,而一個事實又將在不同時間點影響到部分的人。
如今Sic選擇嘗試刺青,向好友York Yeh拜師學藝,將其化為延續自己創作生涯的其一選擇:「畢竟畫畫是自己很愛的東西,所以一定會想繼續畫下去。」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2222未來選擇地》第一個由200年後未來人舉辦的展覽,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2023/1月登場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 200 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洪水、霧霾、森林大火…極端氣候的災害頻繁發生在全球各地。「永續」不該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每一個人的生活行動指引。但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指標、企業的ESG推動、學校的環境教育等,如何讓更多人知道呢?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200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2222-未來選擇地》每一個當下,都造就未來!
《未來選擇地》是2222作爲永續品牌跨出的第一步,由未來人故事作為鋪陳,運用四個展區空間,以電影敘事手法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低碳乾淨展場為永續目標,透過從2222到2023時空的穿梭,展演一場未來與選擇的故事。

|展場簡介|
- Zone 1:歡迎光臨廢棄城市,這是我家-2222
動植物絕跡的機械世界已是200年後未來人的日常景象,2222是對生物多樣性充滿渴望的世界,孩童只能透過文獻、博物館認識生物,參展者將探索未來人的居所:廢棄城市,捕捉污染源機械獸,守護最後的生機。
- Zone 2: 選擇的門:跨越海洋廊道-2122
通往2023的旅程中,我們聽見海洋生態的三種聲音,但那並不是出自海底生物的優游、也不是海水浪潮的拍打,那是什麼聲音呢?在充斥廢棄塑料的空間,透過三道門不同的選擇結果,思考人類如何與海洋共存共好。
- Zone 3:重新選擇:永續生活美學-2023
就如蝴蝶效應,要刮起改變世界的颶風就起於你日常的小選擇,所以成為擇善固執的永續公民吧!未來人邀請大家進入他們的餐桌,從感受、互動到行動,體驗永續的生活美學。理解實踐永續行動其實不必訴諸政府高層,從你待會選擇消費的晚餐就可以開始。
- Zone 4:歡迎光臨綠色聚落,這是我家-2023
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走進未來人2023的居所,我們邀請認同永續理念的品牌一起展演未來人在使用的現代產品,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消費,但如何消費不浪費,未來人邀你一起透過綠色消費共組永續家園。

《2222-未來選擇地》名人與永續團體共同倡議。
永續,已是世界倡議的普世價值,本次《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獲得與Celebrity Icons名人Sid Maurer紐約藝術大師的合作,推出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安潔莉娜裘莉的藝術作品,此次網羅全球各個關注氣候變遷的單位,傳遞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藝術創作與意象空間,引發參展者省思。
《2222-未來選擇地》串連國際名人,共同推出亞洲永續展,並不斷向世界傳遞迫切的訊息,氣候變遷已成為許多生命的威脅,每個人都有責任即刻行動。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你們是最後的希望。」
「伊隆·馬斯克:我們越快採取行動,傷害才會越少。」

展覽亮點:
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沉浸體驗故事。
第一個「與國際名人、永續團體單位」共同合作的國內永續展。
第一個滿足科幻迷、生態、親子教育、綠色聚落的藝術展。
展覽詳情:
- 2222-未來選擇地
- 日期:2023年1月6日 - 4月5日
- 時間:10a.m. - 18p.m.
-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4、西5館
- 共同主辦: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
- 策展單位:為美學有限公司
- 捐贈單位: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
- 名人倡議:Celebrity Icons
售票資訊詳洽活動官網:https://www.2222future.com
關於 2222

2222不僅是一個天使數字,4個重複的2也隱含多重選擇的二元性,像是「未來」與「現在」;選擇「行動」或是「無作為」。
「為了更好的現在,你是否曾想要改變過去?」
某個宇宙,某個地球,某個2222年,一個高度文明發展,但動植物幾乎消逝的世界。人們運用科技裝置,穿越蟲洞看見多元宇宙。每一個孩童都有機會認識不同世界的樣貌,當有了比較,人們開始思考身處的世界是否有機會,不一樣?
「只要誠心想做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幫忙達成。」人們遇見孕育時間的大樹,找到穿越時空方法,一群被選中的人決定從2222年回到過去,用行動,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