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倫敦流行的自然酒,就像Banksy的塗鴉一樣充滿原創的叛逆與反骨

東倫敦的Shoreditch聚集了最前衛的藝術家與嬉皮,而這些極有個性的人們在飲食上也有一定的挑剔,因此Brick Lane周邊可見許多全素餐廳,而自然酒的出現,乍看覺得衝突,其實也只是順應潮流罷了。
如果說西倫敦代表傳統經典的倫敦,那東倫敦絕對是自由現代的倫敦。
19世紀時開膛手傑克就在此區犯案的東倫敦讓人聞風喪膽,20世紀的東倫敦依舊聲名狼藉犯罪率居高不下,許多在二戰之後移民英國的印度裔孟加拉裔移民集居在此,也因此紅磚巷(Brick Lane)裡有著數不清的咖哩餐廳,成為今日東倫敦特色之一。
之後在英國政府的開發下,21世紀的東倫敦Shoreditch結合當地原本就相當多元化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現代藝術,改頭換面變成倫敦潮流集散地。

許多特色餐廳跟酒吧不說,Shoreditch最大的特色是街頭塗鴉(Graffiti)。五彩繽紛大膽挑釁的塗鴉文化在英國是從80年代開始引人注目的,那時在一些牆壁上、鐵道邊、地鐵牆壁上、火車車體上可以看到表達各種情緒的字樣、口號和圖畫。
Shoreditch的塗鴉藝術家裡,最負盛名的就是Banksy這位英國國寶、史上最神秘的藝術家,沒有人知道他長什麼樣子,也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然而他的作品卻在世界各地出現,他最近一次跌破大家眼鏡的反骨行為是在2018年倫敦蘇富比的藝術拍賣會上。
當Banksy那幅小女孩神情哀戚地望著飛遠的紅色心型氣球的經典之作《女孩和氣球》得到100萬英鎊的喊價,拍賣官落下成交槌那瞬間,人不知道在哪的Banksy啟動早已預藏在畫框裡的碎紙機把這幅畫碎成紙條(還好他慈悲心大發只碎了一半,買家不至於拿到一堆碎紙)。
事後Banksy用畢卡索的名言「破壞的慾望即創造的慾望」(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表示希望用此次畫作自毀的行為來表達對藝術拍賣市場的抗議與不滿。弔詭的是被他摧毀的那幅畫作價格不減反增,現在竟然喊價500萬英鎊。讓人不禁感慨,當市場力量如此之大的時候,逆勢而為的人們真的很難不被吞噬。

Banksy的作品主題多傳達對種族歧視、恐怖主義、資本主義的不滿,巧妙地運用幽默及諷刺的塗鴉,誘發大眾對背後含義的思考。
Shoreditch還有許多有名街頭塗鴉藝術家的作品:以長手長腳的火柴人著稱的Stik在牆上畫下左邊穿著穆斯林罩袍的女子牽著右邊女同伴的《街頭牽手的愛侶》;擅長滴灑顏料於牆面作畫,運用繽紛色彩刻劃人臉的Jimmy C;四層樓高的巨鳥Sork是ROA的作品,他擅長用上萬條黑白線條細緻地繪製許多巨型動物;Zabou筆下的每個人眼神裡都有靈魂,讓人分不出是照相還是畫。擅長特色字母塗鴉的Ben Eine留下許多LOVE的字樣,提醒大家愛最大。

這些塗鴉藝術家都來自世界各地,他們大多遵照行規使用「藝名」把自由奔放放蕩不羈的藝術創造,毫無保留地展示在Shoreditch的紅磚灰牆上,向世人展現自我,吶喊自己的心聲與政治觀點。這麼時髦前衛的Shoreditch吸引城市裡的文青和嬉皮聚集,而近來此區最流行的酒是自然酒(Natural Wine)。
自然酒是什麼?酒如其名,就是很自然的酒。等等,葡萄酒都是葡萄做的,還不自然嗎?
揭開浪漫的面紗,真相往往是殘酷的。為了維持葡萄酒的穩定度,在種植過程中用化學肥料,發酵時不用天然酵母而用人工酵母,釀造過程中加糖,加二氧化硫(sulfites),只要是合理的範圍內的添加跟人為干預都是被允許的。
連單寧粉(tannin powder),橡木粉(oak powder)都加的酒莊也不在少數,要知道品酒也許是浪漫的藝術,做酒可是不折不扣的科學哪。

當市場上充滿著去年賣得最好的葡萄酒類型,而非在某個葡萄園表現最好的酒款,每家酒莊瞄準消費者荷包競相生產同質性高的葡萄酒時,的確不能讓葡萄酒太自由發展,種種人為控制來維持風格是不得不為。或許這對追求「穩定品質」的消費族群來說這並不是件壞事,但對另一群崇尚自然的消費族群來說這樣的酒未免太人工。
但就像在網路上風行已久的美肌App,修圖過盛的結果是現代美女撞臉度極高,偶有未修圖驚人網美照流出時,大家才驚覺原來她跟她長得如此不一樣。而大家對美女們的真實模樣也益發好奇,當這股零P圖風吹到葡萄酒界,自然酒也就流行了起來。
至於自然酒好不好喝?只能說,不是每個人素顏都美(而且大部份都不夠美)。自然酒最有魅力之處也是最惱人之處,隨意讓葡萄生長用佛學釀酒的結果是很容易產生有如動物糞便味道的Brett氣味,果香常常被堅果味取代,也常有去光水味出現。
最煩人的是自然酒沒有穩定度,每間酒莊同一批次生產出來的酒理應味道要一模一樣,可因為自然酒裝瓶後酵母還是活的,會在瓶中持續影響酒的最終口感,所以自然酒家族裡出現性格完全不同的兄弟姊妹才是常態。

而最受傳統葡萄酒人士詬病的是自然酒是沒有法規約束,它的定義及規範極為模糊,一般葡萄酒、有機葡萄酒或生物動力葡萄酒都有標準規範,當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看到認證就可以安心,知道瓶裡的葡萄酒是遵循規則種植釀造出來的。但自然酒沒有規範也沒有監管組織,誰都可以說自己的酒是自然酒。
基於以上種種負面特質,許多傳統葡萄酒愛好人士大膽預言自然酒風潮應該不會超過幾年。不過對自然酒的愛好者而言,這種不受規範約束的自由奔放,這種對大自然尊重的反璞歸真,何嘗不是更令人身心嚮往的浪漫情懷?
曾經跟好友參加自然酒品飲會,裡面有支義大利自然酒酒莊生產的La Stoppa,根據酒類專家好友的學術評論是,這支酒集合各種傳統定義上的缺陷風味:牛糞、去光水、焦糖、醋酸於一身。可是對葡萄酒的教條規定一無所知的我,卻喜歡極了這些風味恰到好處的高度平衡,後來好友跟我說這支相當非主流的酒可是目前Shoreditch最流行的文青嬉皮葡萄酒。
可不是嗎?Shoreditch街頭塗鴉的獨樹一幟、充滿原創、叛逆、活力的精神跟反骨性格不也就是自然酒的精神嗎?我想只要Shoreditch存在著一天,自然酒的未來也無需太擔憂才是。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微醺,倫敦:飲酒文化以及酒的故事,顛覆你想像的英國人》,城邦 創意市集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人文角度寫酒講酒,了解酒的有趣之處與風土人情,用感性的筆觸將旅遊、英國文化、酒知識充分調和後,有別於市面上的旅遊及酒類書籍,是作者旅居英國多年的生活體驗與文化觀察。荒誕與優雅並存的飲酒禮儀,品酒與拚酒兼具的英倫風範,英國人喝的不是酒,是人際社交,是自古老傳承的感情制約。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
《2222未來選擇地》第一個由200年後未來人舉辦的展覽,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2023/1月登場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 200 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洪水、霧霾、森林大火…極端氣候的災害頻繁發生在全球各地。「永續」不該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每一個人的生活行動指引。但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指標、企業的ESG推動、學校的環境教育等,如何讓更多人知道呢?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200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2222-未來選擇地》每一個當下,都造就未來!
《未來選擇地》是2222作爲永續品牌跨出的第一步,由未來人故事作為鋪陳,運用四個展區空間,以電影敘事手法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低碳乾淨展場為永續目標,透過從2222到2023時空的穿梭,展演一場未來與選擇的故事。

|展場簡介|
- Zone 1:歡迎光臨廢棄城市,這是我家-2222
動植物絕跡的機械世界已是200年後未來人的日常景象,2222是對生物多樣性充滿渴望的世界,孩童只能透過文獻、博物館認識生物,參展者將探索未來人的居所:廢棄城市,捕捉污染源機械獸,守護最後的生機。
- Zone 2: 選擇的門:跨越海洋廊道-2122
通往2023的旅程中,我們聽見海洋生態的三種聲音,但那並不是出自海底生物的優游、也不是海水浪潮的拍打,那是什麼聲音呢?在充斥廢棄塑料的空間,透過三道門不同的選擇結果,思考人類如何與海洋共存共好。
- Zone 3:重新選擇:永續生活美學-2023
就如蝴蝶效應,要刮起改變世界的颶風就起於你日常的小選擇,所以成為擇善固執的永續公民吧!未來人邀請大家進入他們的餐桌,從感受、互動到行動,體驗永續的生活美學。理解實踐永續行動其實不必訴諸政府高層,從你待會選擇消費的晚餐就可以開始。
- Zone 4:歡迎光臨綠色聚落,這是我家-2023
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走進未來人2023的居所,我們邀請認同永續理念的品牌一起展演未來人在使用的現代產品,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消費,但如何消費不浪費,未來人邀你一起透過綠色消費共組永續家園。

《2222-未來選擇地》名人與永續團體共同倡議。
永續,已是世界倡議的普世價值,本次《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獲得與Celebrity Icons名人Sid Maurer紐約藝術大師的合作,推出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安潔莉娜裘莉的藝術作品,此次網羅全球各個關注氣候變遷的單位,傳遞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藝術創作與意象空間,引發參展者省思。
《2222-未來選擇地》串連國際名人,共同推出亞洲永續展,並不斷向世界傳遞迫切的訊息,氣候變遷已成為許多生命的威脅,每個人都有責任即刻行動。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你們是最後的希望。」
「伊隆·馬斯克:我們越快採取行動,傷害才會越少。」

展覽亮點:
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沉浸體驗故事。
第一個「與國際名人、永續團體單位」共同合作的國內永續展。
第一個滿足科幻迷、生態、親子教育、綠色聚落的藝術展。
展覽詳情:
- 2222-未來選擇地
- 日期:2023年1月6日 - 4月5日
- 時間:10a.m. - 18p.m.
-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4、西5館
- 共同主辦: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
- 策展單位:為美學有限公司
- 捐贈單位: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
- 名人倡議:Celebrity Icons
售票資訊詳洽活動官網:https://www.2222future.com
關於 2222

2222不僅是一個天使數字,4個重複的2也隱含多重選擇的二元性,像是「未來」與「現在」;選擇「行動」或是「無作為」。
「為了更好的現在,你是否曾想要改變過去?」
某個宇宙,某個地球,某個2222年,一個高度文明發展,但動植物幾乎消逝的世界。人們運用科技裝置,穿越蟲洞看見多元宇宙。每一個孩童都有機會認識不同世界的樣貌,當有了比較,人們開始思考身處的世界是否有機會,不一樣?
「只要誠心想做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幫忙達成。」人們遇見孕育時間的大樹,找到穿越時空方法,一群被選中的人決定從2222年回到過去,用行動,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