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73年開播短短四年間,《八時全員集合》創下了演藝圈的眾多紀錄:收視率突破50%,被冠上了「怪物節目」的稱號;榮獲「老師最不想讓學童觀賞節目」第一名;「家長最討厭節目」第一名。
1968 年春天,有個高中生站在碇矢長介家門口。
碇矢是漂流者(ザ・ドリフターズ,The Drifters)的隊長,但話說回來,漂流者是樂團還是諧星團體,恐怕連碇矢也搞不清楚。但在60年代,全世界的娛樂家(entertainer)們,不管你的專長是表演笑話、魔術還是雜耍,你都得先是一個音樂家才行。
不是會唱歌、就是得懂演奏。法蘭克辛納屈是這樣、鼻肇(ハナ肇)也是這樣。我們在搖滾明星面前總會軟腳、與心愛的吉他手視線交錯一秒鐘,就像已經說了我愛你。所以,當披頭四拜訪日本時為他們暖場的漂流者,當然也有資格讓高中生站在隊長家門口排隊。
「我很快就會高中畢業了,可以請你收我做跟班嗎!」這個姓志村的少年這樣說著。樂團巡演需要年輕的肌肉搬運大道具,多一份人手總是好的。更何況,碇矢自己心裡清楚,漂流者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國民天團,照他常常描述漂流者的說法,這個團體是「二流到四流的音樂人、還有搞笑素人」的合成物。
但他沒有想到──事實上志村自己也沒有想過──這個站在眼前兩眼下垂的高中生,是個天生的喜劇天才。他會讓後人不再記得漂流者是個樂團;他會讓漂流者成為日本國民天團;而他自己將會成為傳說。
那都是很久以後的事,太久了,久到沒有多少人記得他們成為傳說前的事,久到沒人記得喜劇泰斗志村健,年輕時曾經陷入無限痛苦的輪迴。

Photo Credit: GettyImages
也許只有現在已經身故的碇矢記得,他從一開始就覺得這孩子的眼神很賊──眼睛很大,但是眼角下垂。笑起來時,長長的眼睛好像就要沿著顴骨輪廓往眼尾滑落。這不是一雙充滿英氣的眼睛,做不了加山雄三那樣的英挺青年,倒像是充滿喜感的渥美清。
但是渥美清的喜感,來自於社會底層生活的細膩觀察,志村來自小學老師的家庭,家境小康平凡,他的生活看不到光怪陸離,自然無法像渥美清那樣將艱苦作為搞笑的養分。
志村的喜劇啟蒙來自於電視機,電視上播出的漫才節目,為他家教嚴格的生活帶來趣味,這是他唯一在嚴格父親管教下能夠享受的自由──因為嚴厲的父親也愛看。
每個與父親疏離的孩子,都會自然而然地想要討好父親,志村開始從電視裡「偷」東西,他模仿落語家講話的抑揚頓挫、模仿漫才的不歇快嘴,只想因此能夠換得一次餐桌上的精采表演,讓撲克臉的父親能夠綻開微笑。他想要進入那個充滿歡笑的電視世界,進入人人妙語如珠的演藝圈,即便要他站在大雪之中連續12小時也沒問題。
12小時,碇矢先生還沒回來。志村已經像這樣站在許多有名人家門口好多次,沒有一次受到溫暖的回應。春雪格外峭寒,志村甚至也不確定,自己背離家裏的期望、投身演藝圈是不是正確的選擇。兩個哥哥都是大學生,都有穩定的工作。而演藝圈從來都不穩定,更何況他連自己有沒有進入演藝圈的資格都不確定。
這種混亂感是青春獨享的特權,志村健真的毫不客氣地享受青春,拼命為自己與其他人帶來混亂的麻煩:碇矢准許他成為自己的跟班,但是不到一年他就逃跑了,還是一聲不響逃跑的。幾個月後,志村突然又跑回來跪在加藤茶門口,加藤願意收留志村,讓志村成為自己的跟班。碇矢不知道哪來的興致,竟然就同意了讓這樣胡搞瞎搞的志村回到漂流者。
也許碇矢沒有太多的心力關注一個小跟班,因為1969年10月,漂流者自己的新綜藝節目要開播了,就是《八點全員集合》(8時だョ!全員集合)。

Photo Credit: 【TBSオンデマンド】「8時だョ!全員集合」 來源:PRTIMES
這個節目快速地走紅,現場直播對樂團來說並不陌生,仗著人多氣勢足,即使是「二流到四流的搞笑才能」也能毫不羞恥地表演。到了1973年,開播短短4年間,《八點全員集合》創下了演藝圈的眾多紀錄:收視率突破50%,被冠上了「怪物節目」的稱號;榮獲「老師最不想讓學童觀賞節目」第一名;「家長最討厭節目」第一名。
這份榮耀不屬於志村,這個小跟班,只能在台下癡癡地望著台上前輩們的精彩演出,然後把每個人的絕活都通通記在心裡,如同他孩時模仿電視節目一般。
跟班的工作大多是苦力,休閒時刻花錢買醉是抒發壓力的良方。更何況是熱門團體漂流者的跟班,吃吃老闆們留下的肉邊菜,就能過得滋潤滿足。
但是志村似乎不太滿足,他永遠都在這些已闖出名號的成員身邊打轉,不厭其煩地(但其他人很煩)模仿他們的笑哏,模仿碇矢不客氣的霸道口吻;模仿荒井馬耳東風又愛碎嘴抱怨的模樣;模仿永遠被欺負但又奸巧俏皮的加藤;模仿苗頭不對就轉變立場的仲本工事。
但是只是模仿還不夠,搞笑需要有自己的段子才行,於是明明只是個跟班的志村,在1972年野心勃勃地想與別人組成搞笑搭檔出道。根據碇矢的說法:「在漂流者那麼多跟班之中,有強烈意願組成諧星搭檔、稍微有點時間就急著表演自己段子的傢伙,我只看過一個志村而已。」
這個半吊子的諧星搭檔「馬克砰砰」(マックポンポン),為了替大牌藝人暖場,跑遍了各地舞台。好不容易掙出一點名聲,能夠在電視上擁有自己的綜藝節目。可是馬克砰砰準備不足,這個才成立不到幾個月的搭檔,連儲備笑話段子都來不及,一招半式就想在電視上闖出名號。
不到一個月,馬克砰砰就黔驢技窮,一個笑話在半個小時的節目裡,竟然重複講了兩次。不到二個月,節目就慘遭腰斬,馬克砰砰也正式毀滅──志村的搭檔竟然人間蒸發了,一聲不響地跑路了, 1972年底,志村再次回到了跟班的生活。
碇矢知道這點失敗算不了什麼,畢竟漂流者「漂流」的時期更長,而志村至少才出道幾個月,就能在電視上擁有自己的節目。而且,他知道志村是有寫段子的能力的──馬克砰砰的所有段子都是志村一個人寫的。這一切,碇矢都看在眼裡,他知道志村已經不再是那個心猿意馬的少年了。
所有人都看在眼裡,包括心猿意馬的荒井。荒井注是漂流者裡的怪人,不但詐稱年齡、演奏樂器的能力也不好、在舞台上的不屑也似乎不是作戲,舞台下總是裝模作樣的擺架子。就在《八點全員集合》成為國民熱門節目之時,所有成員裡只有他一直喊著好累。喊久了,他竟然真的把「好累」當作了辭職理由。他表示自己要進修、要注重生活、在團員練習當中,還要一臉認真地讀著芥川龍之介的名言集。荒井要離開漂流者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只是不知道他會以什麼方式離開。同時,誰能頂替荒井的位子呢?所有人已經默默地有了共識。
在碇矢已經不知道與荒井懇談過幾百次後,最後與經紀人一起做出決定,將讓年輕的志村成為荒井的接班人。在開出「至少讓志村磨練半年後再離開」的條件後,荒井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國際會議上,來自各國的專業人士熱情地用英文討論著,唯一的黃種人只有荒井飾演的日本代表。他們討論地激烈,荒井卻似乎置身事外,終於討論似乎結束了,所有外國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日本代表身上,期望他說點話……荒井面無表情地站了起來,冷靜地說了一聲……
「This is a pen.」
《國際會議》
這是《八點全員集合》當時最受歡迎的段子,這也是只有耍冷耍酷的荒井能夠表演的段子,每次都能引起現場觀眾的大笑。但是,現在荒井要走了。這對漂流者與志村來說,無疑地是心理上極大的壓力。志村能夠順利撐起荒井離開後的空缺嗎?《八點全員集合》還能繼續走紅下去嗎?
為了磨練志村,他從荒井離開半年前,就站上了《八點全員集合》舞台,以「實習生」名義參加節目,過程少不了出槌。
台下的觀眾們期待今天又聽到「This is a pen.」,而自己的未來定位尚未確定,連一個代表自己的搞笑段子都沒有。急著上台卻沒有把握的志村健,已經在螢光幕上失敗了一次,現在還得承擔受歡迎諧星遺留的重擔,才24歲的他,陷入了苦惱與煩悶。
聽到《八點全員集合》開場的主題曲,志村健會忍不住地冒汗發抖。荒井還沒有正式離開,志村卻似乎已經看到自己的死狀:他把《八點全員集合》搞砸了,讓這個業內人人懼怕的怪物節目一敗塗地。
「This is a pen.」這個現在看起來仍然爆笑的段子,從《八點全員集合》裡消失了。1974年,總是飾演吐槽又冷漠角色的荒井離開之後,為漂流者留下了極大的缺口。總是被欺負的加藤,現在沒人霸凌他了;碇矢自以為是的霸道,也沒人冷眼吐槽。
志村健仍然沒有代表性的段子,代表觀眾沒辦法記住他的名字。他看起來很年輕,運動能力應該很好,但是仲本工事體力比他更好;他看起來有時很沉默,但是他的長相又沒有高木噗(高木プー)那麼顯眼,也沒有高木不笑時看起來就很好笑的臉孔。志村變成了一個活布景,可有可無又占空間。
(下集待續)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