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操刀設計、三星名廚坐鎮:Snow Peak打造了一座大人專屬的戶外遊樂園

至於Snow Peak本次打造的綜合旅遊設施,將與白馬觀光局共同運營,以此助力白馬實現「世界10大山區度假村」的遠大目標。
文字:Jas
隨著「Urban Outdoor」概念的風靡,近年越來越多主打戶外概念的品牌受到大家的關注,這其中就包括來自日本新潟縣三條市的戶外裝備專家Snow Peak,而這個擁有60多年歷史的品牌,即將於下個月迎來首個綜合旅遊設施「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的開幕,爲廣大戶外運動愛好者建造了一座專屬「戶外樂園」。

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設在日本「滑雪勝地」長野縣白馬村,這裡曾是第18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每年雪季都會吸引到不少人專門前去滑雪和觀光。定期舉辦戶外集會活動的Snow Peak,早在2018年便曾在白馬打造了Snow Peak FIELD SUITE HAKUBA豪華戶外帳篷宿營地,不僅能將白馬美景盡收眼底,還有專人料理當地美食,以及溫泉、熱氣球、騎馬等趣味活動。
至於Snow Peak本次打造的綜合旅遊設施,將與白馬觀光局共同運營,以此助力白馬實現「世界10大山區度假村」的遠大目標。整個設施由日本知名建築師隈研吾(Kengo Kuma)負責設計,特殊的木質結構讓人過目不忘,而在功能區方面則包含了日本最大的Snow Peak直營店,方便遊客體驗戶外項目的草坪活動區,由米其林三星名廚石川秀樹(Hideki Ishikawa)打造的餐廳,以及Starbucks咖啡店和露營區,可以說是Snow Peak FIELD SUITE HAKUBA的一次全面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Snow Peak直營店還爲遠道而來的遊客提供了露營用品的租賃服務,同時可以在白馬觀光局設立的客服中心辦理和預約各種活動。Snow Peak社長兼CEO山井太(Tohru Yamai)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希望通過這個綜合旅遊設施能夠體現人與自然的原始關系,同時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以此爲中樞,去感受白馬地區一年四季的絕妙風光,而不僅僅只是冬季雪景而已。
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壓力也越來越大的今天,不少人會選擇在休息時間逃離都市生活,這無關時尚或流行趨勢,而更多是一種現代生活方式的體現。隨著這座功能齊全的「戶外樂園」即將開幕,相信各位戶外愛好者又多了一個前往日本必須打卡的地方,而更多預約詳情不妨前往Snow Peak LAND STATION HAKUBA官方網站了解。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林君玶
Photoshop大師講堂:拍出陳珊妮、唐鳳靈魂的獨特,專訪酷兒攝影師登曼波如何創作出獨特的風格影像

從現場美術出身的登曼波,擅長融合酷兒文化,營造出充滿故事性的影像風格。是怎麼樣的養分塑造出他現在的獨特色彩,讓他能夠找到被拍攝者不為人知的角度?他又如何透過Photoshop去實現獨樹一幟的細節?
無論是裸背綑縛的珊妮公主,還是化身鳳梨的唐鳳,任誰來到登曼波的鏡頭前,都能展現出最奇趣吸睛的一面。他拍明星名人,也拍主流視野外的酷兒族群與文化場景。這天我們前去拜訪登曼波,一窺他平時如何透過Photoshop創造出獨特影像風格。
用色彩撞破刻板分界,讓符號與畫面一起說故事
登曼波在成為攝影師之前從事的是電影與廣告美術,這些經歷都轉化成他影像創作上的養分。大學畢業後來到台北,加入電影劇組的美術組密集工作,在Google Map還不普及的2000年代,他拿著紙本地圖探索這座城市,因為參與《艋舺》與《一頁台北》的拍攝,踏遍萬華、中山一帶的巷弄尋找拍攝場景和道具。
「那個過程算是訓練我對影像的美感吧,像顏色的配置就會是我在決定拍攝時先思考的元素。」若曾看過登曼波攝影作品的人,肯定都會被那大膽的用色與場景建構的手法所驚艷,既衝突又合理。或許他試圖解構的正是顏色所象徵的刻板印象,賦予被攝對象最能凸顯其性格的顏色與情境。
離開電影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讓曼波多了更多時間探索自己的創作,藉由Photoshop豐富的附加元件,嘗試多樣的濾鏡風格。他透過網路大量閱讀、研究各種視覺與音樂養分,也在線上平台分享自己拍攝的照片,因此結識不少創作者,其中包括莎士比亞的妹妹劇團團長王嘉明。在莎妹劇團的邀請下,曼波的攝影生涯從劇場開始,「我也把電影美術的訓練都放在裡面,讓符號跟畫面一起說故事。」
用影像魔術紀錄酷兒文化場景
2019 年拿下北美館主辦的台北美術首獎的《父親的錄影帶》,是曼波對自我生命經驗的探索與剖析,除了透過創作與自己的父親對話,了解彼此的不曾想見的樣貌,把這個過程帶到放到美術館,希望鼓舞更多酷兒表現自己,他也將酷兒們的身影置入流行文化的媒介中。曼波在工作上合作的對象來自非常多領域,時尚雜誌、表演藝術、流行音樂、電影等領域都能找到他的作品。
談到時裝拍攝的經驗,曼波形容「很像在變魔術」。攝影師不只是跟隨腳本,而是和編輯、造型等整個團隊一起做視覺方向的發想,「雖然會有產品的置入,但在追求製造最適合主題的『幻象』之下,其實有蠻大的發揮空間」,曼波談到他經常拍攝LGBTQ主題的雜誌封面,在這樣的工作氛圍裡很能讓他大膽地展現自己的風格。
在攝影師身份之外,登曼波也在Pawnshop放歌,在自己的生活圈內,製造一些事件。他與友人以Pawnshop為據點,建構、觀察台灣的酷兒文化場景,「我拍呂薔《找 Matched!》這支 MV,所有演員都是我在Pawnshop聚集的,包括幾位知名的變裝皇后。」
Photoshop 是創作時最不可或缺的工具
攝影師的工作除了前期的概念發想,拍攝現場精確執行拍攝計畫,後期的照片編輯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Photoshop一直是曼波在創作時必備的軟體工具,「我喜歡用底片拍攝,就算我用數位相機,我還是會用 Photoshop 把整體的色調整理在一個均值的底片質感。」儘管有愈來愈多影像處理軟體提供現成風格濾鏡,但仍沒有一個像Photoshop一樣可以滿足他追求獨特色調與質感的需求。
Photoshop多年來一直是最強大的影像處理軟體,廣大設計師和攝影師們從學生時期就開始使用,陪伴所有創意人一路成長、突破,不斷推出的新功能也讓編修工作更加流暢。曼波也是從大學時期就接觸 Adobe 系列的軟體,「應該沒有攝影師不用Photoshop吧?」
Adobe攝影計畫的Photoshop與Lightroom都是他在工作上不可或缺的工具,曼波也與我們分享自己後製工作的流程,通常是先在Lightroom做整批影像的統一調整 ,接著再進到Photoshop細部精修,「比如在商業案裡,照片中產品的顏色與實際顏色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我會用PS遮色片、色版等工具去調整產品那一塊的顏色,除了Photohop之外真的沒有其他軟體可以做到。」如何在保有自我風格的情況下不埋沒合作廠商的產品,是所有專業影像人都必須注意的事。
實現最初直覺的 Photoshop 祕技初公開
每次面對不同的拍攝委託或者展覽邀約,儘管是相當熟悉的合作對象、作品內容,登曼波仍會先深入理解對方的特質與需求,找到最獨特且最適合的色調搭配。不過創作中依然常有直覺的成分,在精密設計的工作流程中,不時的靈光顯得格外珍貴。談到具體實現腦中想法的方式,曼波首次公開分享了幾個他常用的 Photoshop 技巧。
教學一 風格調色:用漸層色製造正片負沖感
「首先把一張照片解鎖變成圖層,新增一個圖層變成色版來做色調處理。選顏色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環節,我會針對每一張照片的構圖、氛圍去決定色調。這是原本就是一張底片重複曝光的照片,我希望在不同層的曝光上呈現不同的色調變化。
我選擇兩個色版,再用漸層色將它拉開。漸層色最有趣的點是可以讓畫面中間是寫實的顏色,周圍呈現比較濃烈的配色,像正片負沖的感覺。色版的混合模式我通常會選擇『加深顏色』,然後調整透明度讓它更自然。」
Photoshop 教學二 合成與色彩處理:用 Adobe Camera Raw 濾鏡調整出魔幻的疊影
「開啟兩張圖片適合疊影的照片,也先把它們解鎖成圖層放在同一個版面上。藉著用 Camera Raw 濾鏡個別調整照片的各個數值,讓細節更突出到自己滿意的狀態就完成了!」
Photoshop 教學三 疊影濾鏡:用柔性橡皮擦擦出多重曝光效果
「最後我想分享用 Photoshop 製作多重曝光的效果。我先把同一張照片複製三個圖層,透明度都先降低到一半以下方便操作,接著拖曳圖層到不同的位置。我會反覆隱藏其中一個圖層,來確認它們的位置,調整到最喜歡的之後再將透明度調回來。
接下來使用 Photoshop 橡皮擦工具,記得選較低的透明度搭配霧面、柔性的筆觸才能夠擦出比較自然的效果。我通常會大面積擦,這樣比較快速也比較少瑕疵。這個技巧的重點是在擦的過程中要保留最底圖的視覺重點喔!」
看完登曼波的示範與分享是不是也想來試試看呢?Adobe 攝影計畫是影像創作者的完美夥伴,透過 Adobe Creative Cloud 新用戶首年可以用每月 NT$257 的實惠價格同時訂閱包含 Photoshop 與 Lightroom 的攝影計畫,快上官網了解更多訂閱方案與實用技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