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你再回過頭,以一種迥然不同的觀點來看,你可能會從中看到更多—忠於最初的想法,可能性就會在那裡。這就電影最美麗的功用之一:只要你忠於基本概念,當你事後再回到那個世界,你會有更多收穫。
文字:大衛・林區(David Lynch)、克莉絲汀娜・麥坎娜(Kristine McKenna)
譯者:但唐謨
我每天晚上只睡4小時,這樣的時間表雖然不容易,但仍然很有趣。你很早起床,一邊喝咖啡,一邊靜坐,而你的心智正在思考今天要做的事。彷彿有一道鴻溝,你必須在另一側建一座橋,這座橋,就是你要拍攝的場景。你到達片廠,有人進來了,你想像幾分鐘過去,幾分鐘變成半小時,半個小時變成幾小時,事情進展得緩慢。
如果你到一個的新地方,有人正在搬裝備進來,讓演員離開拖車去排練,在他們還沒有穿好衣服,也許他們手上還握著化妝棉的時候。你開始排練,演員穿好衣服,彼得開始打光。一直以來,你都在這座鴻溝上建立一座橋,但這座橋現在是玻璃製的,因為它可能會出錯。於是,你繼續鞏固工事,它仍然是玻璃,但是當你加到最後一塊,玻璃變成了鋼,大功告成。你知道你達成目的,感到欣喜若狂。每天收工時,你都會感到興致高昂,無法入睡。你不想睡覺,於是你喝紅酒,熬夜熬太晚,第二天起床,你又必須搭一座新的橋。而且,除非感覺對了,否則無法離開這裡一步。

Photo Credit:Twin Peaks (1990), 來源:IMDb
拍電影真的很辛苦。其他人,都是他媽的肉腳,一下子就舉白旗投降,但即使我生病好多次,我也從不停下來。
你會生病是因為你累了。當你找到了自己的步調,事情並沒有結束,因為拍完片還要後製。我們有6到7個剪接師同時工作,我也在剪輯,BUF(法國特效公司)還要做特效。但是有些工作我們必須在內部進行,然後再做音效、音樂、混音和色彩校正。我有數不清的夜晚在FotoKem做色彩校正,窩在暗室裡一做就是18小時。鏡頭非常多。但是我無法委外處理。完全不可能。你必須親自動手做每件事,這是唯一的方法。這好像是個夢幻工作,但總是會忙得沒完沒了。

Photo Credit:Twin Peaks (1990), 來源:IMDb
這齣劇與過去的《雙峰》有所不同,但仍然堅固建立在《雙峰》的基礎上。我們在同一個城鎮拍攝,而且運氣很好,因為我們拍過的地點,幾乎都還在原地。它們和我們離開時候的樣子不同,但是建築物都還在那裡,城鎮的質感也完全一樣。樹木和山脈的影響非常大,空氣中散發的某種乾冷和氣味,你能體會得到。《雙峰》也保持著各種感受。你會看到杜吉和超級壞的庫柏,兩個人的感覺非常不同。你會看到伐木人,所有這些不同的質感,以及你愛的角色,最後演變出一個如此美麗的世界,以直觀的方式欣賞這齣劇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還有樹林。由於我的成長環境,和我父親的工作,大自然是《雙峰》的重要元素,而樹林非常重要。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樹林裡有消防員,還有南斯拉夫的蛙蛾。當我和傑克在歐洲時,我們搭東方快車,從雅典回到巴黎,我們要穿越南斯拉夫,那個地方真的非常黑。在某個時刻,火車停了下來,周圍並沒有車站,但我們看到乘客下車。他們走去那些燈光昏暗的帆布攤位,喝有顏色的飲料—紫色、綠色、黃色、藍色、紅色—但那只是糖水。當我下火車時,我踏進深達20公分的柔泥塵,它正被風吹著,泥地中飛出的巨大的蛾和青蛙,牠們飛躍而起,翻轉後再次降落。這就是蛙蛾。《雙峰》的世界,就是會出現這些東西。

Photo Credit:Twin Peaks (1990),來源:IMDb
《與火同行》對新一季的《雙峰》非常重要,大家會把兩者聯想在一起並不奇怪。這是很明顯的。我在想,拍出這部片我覺得很幸運。每個人對這齣劇的解讀都有一套理論,這很棒,即使我提出我自己的解讀,那其實也無關緊要。世事自然和諧,如果願意盡可能忠於一個概念,和諧就會出現,即使是抽象的,也將是真實的。
10年後你再回過頭,以一種迥然不同的觀點來看,你可能會從中看到更多—忠於最初的想法,可能性就會在那裡。這就是電影最美麗的功用之一:只要你忠於基本概念,當你事後再回到那個世界,你會有更多收穫。
《雙峰:回歸》的進展非常順利,有誰真的知道為什麼嗎?它也有可能會不一樣呢。坎城影展有一個傳統,當電影拍得很好,大家都會起立鼓掌。我忘記了這件事,所以當《雙峰》前兩個小時在坎城放映結束之後,我站了起來,想出去走走,抽個菸,但是蒂埃里 (蒂埃里・弗雷莫 Thierry Frémaux,坎城影展藝術總監)跟我說:「不,不,你不能走。」接著我聽到掌聲不斷。這真是一件美麗的事。我以前也參加過坎城影展,但是這種事沒發生過。

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大衛・林區(David Lynch)
1946年出生,美國電影電視導演、編劇、製作人、作曲家、攝影家。作品帶有詭譎的超現實感,他的影視作品被影評稱作「林區主義」(Lynchian)。著名電影作品有:《橡皮擦頭》(Eraserhead)、《象人》(The Elephant Man)、《藍絲絨》(Blue Velvet)、《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電視劇《雙峰》曾是1990年代最受歡迎的經典。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在夢中》,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在這本書中所閱讀到的,基本上是一個人與自己的傳記所進行的對話。身為作者之一,記者克莉絲汀娜在訪問演員、製作人等一百多人之後,由大衛林區本人進行審閱修改,他利用別人的回憶來挖掘自己的回憶,並將回應寫在下一個章節中,混和了傳記與回憶錄的形式。這是大衛林區為了在自傳的敘事中保留主角語氣而設計出的方式,如果你熟悉他的說話方式、對細節的描述和語速,在閱讀此書時,在章節之間會明顯感覺到兩種節奏,就像看電影時,同時開著導演解說的聲道一樣。
大衛林區從生長背景說起,到婚姻、藝術展覽、錄製音樂專輯、電影執行拍攝等種種令人費解又迷人的人生過程,在對話與詳細描述的層層堆疊下,我們得以窺探這位奇特藝術家的心靈。「如果我看到這本書的任何一頁,我會想,老大,那只是冰山的一角。還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故事。」他說。
責任編輯:林君玶
核稿編輯:楊士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