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優雅的飲食文化到精緻的穿衣習慣:征服整個歐洲世界的「法式品味」

世代宮廷貴族的流行發展,在時間的細篩沉澱下,醞釀出勃根地紅酒般的文化韻味,並如香檳一般在這塊土地上細密擴散,進到人們的細胞裡,讓今日的法國人,展現了神秘而獨特的美好質地。
文字:rippling
源自異國結親的法式飲食習慣
法式飲食精緻、禮儀繁複眾所皆知,然而在16世紀前,法國貴族見到食物,可是直接用手抓來吃。直到1523年,來自義大利巨富梅迪奇家族的凱薩琳皇后,一改宮廷以手抓取食的習慣,將餐前洗手和叉子禮儀引進法國。到18世紀,宴會服裝、餐具擺放、刀叉規矩、餐桌舉止等禮儀更有詳細規定,並被賦予權力地位的象徵,受到歐洲其他宮廷仿效。
凱薩琳皇后不僅讓法國餐桌變得優雅,她也是點燃「法國美食」之名的靈魂推手。在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時,凱薩琳皇后深怕水土不服,將衣飾、食物、生活用品及工匠都一併帶到法國,廚師當然也不例外。這些廚師法國定居下來,並運用當地食材推陳出新,更努力鑽研廚藝,讓技藝快速超越義大利原鄉。在一代接一代對美食的執著發展下,讓法國美食之名穩坐國際之冠。
除此之外,法國人對巧克力的食用習慣與愛好,更是從奧地利而來。安妮公主在嫁給路易十三前就愛喝可可,到法國時就把善於製作巧克力的女僕也帶上了,等到他兒子登基後,巧克力成為皇室最時尚的食品,直到今日,法國更成為頂級巧克力王國。
時尚衣著是宮廷實力展現
除了飲食,法國也是服裝時尚的引領者。就連一般法國人,無論是出席宴會或日常居家,都能保持永不褪色的優雅魅力,好似他們隨時都準備好做為一道觀看風景。文學家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即有一段關於居家衣著的描述:「斯萬太太完全沒出門那幾天,會穿著縐紗睡袍,顏色潔白如初雪,有時則披著有長褶的薄蠶絲,看起來就像是一身的粉紅色紅白色花瓣,並不怎麼適合冬天,很不搭。由於布料質地輕盈,顏色柔和──在門簾緊閉的客廳房間悶熱環境下,當代的上流社會小說家能想到最為優雅的說法是『穩妥舒適』──給女人一種春寒料峭的感覺,即便在冬天,也像她身邊的玫瑰,光裸而紅潤。」
縐紗睡袍、輕盈蠶絲、如玫瑰般的優雅肌膚氣息,這類拜物教式的歡愉,再再出現在法國文學書寫乃至時尚產業的傳播上,而法國對這類細膩工藝的執迷,得要從太陽王路易十四時代說起。
相較於其他國家以船堅炮利來展現國家實力,路易十四卻在藝術和時尚上投入大量資源,並對紡織服飾等文化產業施行保護政策,讓法國的軟實力快速攀升,而他以華麗的禮儀性服飾等細節打造出帶有神話感的「太陽王」形象──蕾絲、絲襪、紅底高跟鞋等元素在當時貴族圈中形成流行,也無心插柳地成為後世女性時尚的經典。
大文豪伏爾泰認為,路易十四帶來了威嚴、宏大且華麗的巴洛克時尚,而路易十五那聰慧且具品味的情婦龐巴度夫人,則進一步創造出纖細繁複的夢幻高雅洛可可風。
由於受到路易十五的喜愛,龐巴度夫人不僅擁有政治實權,更時常開辦沙龍匯聚藝文人士的心,時常以誇張頭飾、挑逗黑痣、低胸領口、薄紗裝飾以及繁複蕾絲花邊等元素裝扮,再添上日漸發展的香水,現身於宮廷的重要場合。女性每一部位的身體美,在衣飾與同樣極致精緻的扇子提籃等日常小物襯托下,更顯柔媚魅力,而如此的法國時尚,全然征服了整個歐洲上流界的感官。
當時服裝潮流多創意,貴族們甚至會將裝飾貼布剪成太陽、月亮、星星等形狀,貼在額頭、眼尾或嘴邊,而到了瑪麗皇后更在髮型上大做文章,無論是插滿異國羽毛的盤髮、將裝了金絲雀的籠子梳進頭髮裡,這類的創意巧思都成了今日時尚的靈感來源。
《戀人絮語》作者羅蘭巴特認為,讓古典流行精神與藝術形式,融進了性格的原動力與神祕中,甚至「跟這整套個人的故事融匯在一起──我們可能用了一個略為簡單的字眼來稱呼它,那就是:品味」。
世代宮廷貴族的流行發展,在時間的細篩沉澱下,醞釀出勃根地紅酒般的文化韻味,並如香檳一般在這塊土地上細密擴散,進到人們的細胞裡,讓今日的法國人,展現了神秘而獨特的美好質地。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2222未來選擇地》第一個由200年後未來人舉辦的展覽,虛實交錯的沉浸式體驗,2023/1月登場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 200 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洪水、霧霾、森林大火…極端氣候的災害頻繁發生在全球各地。「永續」不該只是一個口號,而是每一個人的生活行動指引。但聯合國倡議的永續發展指標、企業的ESG推動、學校的環境教育等,如何讓更多人知道呢?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共同創立的品牌—2222,結合科幻與想像,是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主題倡議科幻故事,訴說身處當下的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可能開展出一條全新的故事線,牽動著未來人的世界,藉由故事的想像與生活態度的推廣,期許2023的人們換位思考:「生活中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呢?」期許共同創造出200年後更迷人的世界。
《2222-未來選擇地》每一個當下,都造就未來!
《未來選擇地》是2222作爲永續品牌跨出的第一步,由未來人故事作為鋪陳,運用四個展區空間,以電影敘事手法打造一場沉浸式體驗、低碳乾淨展場為永續目標,透過從2222到2023時空的穿梭,展演一場未來與選擇的故事。

|展場簡介|
- Zone 1:歡迎光臨廢棄城市,這是我家-2222
動植物絕跡的機械世界已是200年後未來人的日常景象,2222是對生物多樣性充滿渴望的世界,孩童只能透過文獻、博物館認識生物,參展者將探索未來人的居所:廢棄城市,捕捉污染源機械獸,守護最後的生機。
- Zone 2: 選擇的門:跨越海洋廊道-2122
通往2023的旅程中,我們聽見海洋生態的三種聲音,但那並不是出自海底生物的優游、也不是海水浪潮的拍打,那是什麼聲音呢?在充斥廢棄塑料的空間,透過三道門不同的選擇結果,思考人類如何與海洋共存共好。
- Zone 3:重新選擇:永續生活美學-2023
就如蝴蝶效應,要刮起改變世界的颶風就起於你日常的小選擇,所以成為擇善固執的永續公民吧!未來人邀請大家進入他們的餐桌,從感受、互動到行動,體驗永續的生活美學。理解實踐永續行動其實不必訴諸政府高層,從你待會選擇消費的晚餐就可以開始。
- Zone 4:歡迎光臨綠色聚落,這是我家-2023
你所花的每一分錢,都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走進未來人2023的居所,我們邀請認同永續理念的品牌一起展演未來人在使用的現代產品,現代人生活離不開消費,但如何消費不浪費,未來人邀你一起透過綠色消費共組永續家園。

《2222-未來選擇地》名人與永續團體共同倡議。
永續,已是世界倡議的普世價值,本次《2222-未來選擇地》展覽獲得與Celebrity Icons名人Sid Maurer紐約藝術大師的合作,推出與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及安潔莉娜裘莉的藝術作品,此次網羅全球各個關注氣候變遷的單位,傳遞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藝術創作與意象空間,引發參展者省思。
《2222-未來選擇地》串連國際名人,共同推出亞洲永續展,並不斷向世界傳遞迫切的訊息,氣候變遷已成為許多生命的威脅,每個人都有責任即刻行動。
「李奧納多迪卡皮歐:你們是最後的希望。」
「伊隆·馬斯克:我們越快採取行動,傷害才會越少。」

展覽亮點:
第一個「由未來人視角出發」的沉浸體驗故事。
第一個「與國際名人、永續團體單位」共同合作的國內永續展。
第一個滿足科幻迷、生態、親子教育、綠色聚落的藝術展。
展覽詳情:
- 2222-未來選擇地
- 日期:2023年1月6日 - 4月5日
- 時間:10a.m. - 18p.m.
-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西4、西5館
- 共同主辦: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綠屋
- 策展單位:為美學有限公司
- 捐贈單位:李奧納多迪卡皮歐基金會
- 名人倡議:Celebrity Icons
售票資訊詳洽活動官網:https://www.2222future.com
關於 2222

2222不僅是一個天使數字,4個重複的2也隱含多重選擇的二元性,像是「未來」與「現在」;選擇「行動」或是「無作為」。
「為了更好的現在,你是否曾想要改變過去?」
某個宇宙,某個地球,某個2222年,一個高度文明發展,但動植物幾乎消逝的世界。人們運用科技裝置,穿越蟲洞看見多元宇宙。每一個孩童都有機會認識不同世界的樣貌,當有了比較,人們開始思考身處的世界是否有機會,不一樣?
「只要誠心想做一件事,整個宇宙都會幫忙達成。」人們遇見孕育時間的大樹,找到穿越時空方法,一群被選中的人決定從2222年回到過去,用行動,改變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