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 Pubs

Pub和Bar的差別到底是什麼?當地居民最愛去的兩家倫敦老牌Pub

28 Nov, 2019
Pub和Bar的差別到底是什麼?當地居民最愛去的兩家倫敦老牌Pub Photo Credit:Matthew Black@Flickr CC BY-SA 2.0

這家200多年歷史的酒館,外觀被浮誇的藤蔓與花朵爬滿,裡面裝飾著各種運動相關的照片、報紙與球衣,典型的英式運動酒館供應的卻不是薯條不是炸魚,而是熱騰騰的茉莉香米飯、蝦仁飽滿肥美的Pad Thai和香氣馥郁的咖哩。

我纏著土生土長的倫敦人問Pub和Bar的差別是什麼,他愣了愣,說還當真沒想過。真要說,Pub的環境不若Bar浮誇時尚,無論食物還是酒走的都是家常路線,客群以當地居民為主,價格也比較親民。

Pub是英國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早在17世紀時,Samuel Pepys便在日誌裡形容Pub是「英格蘭的心臟」,如今英國人每當一天工作結束後、晚餐開始之前,習慣性地往週遭的Pub聚集,靠著吧台和窗台人手一杯酒閒聊。

然而,Pub不若Bar時髦雖是通則,總會有些特例,倫敦老牌家族啤酒商Fullers便在東倫敦開了浮誇至極的酒館Astronomer,裡裡外外綴滿仿天文學風格的壁畫、燈飾與裝置,人們打卡拍照好不開心。

TSP-160722-176
Photo Credit:The Astronomer

如果僅只介紹主題樂園式的酒館這專欄還是收掉算了,這篇文章打算來談談兩家我在倫敦蠻喜歡的當地酒館,這兩家酒館無論在建築還是餐點上都各具特色,談到歷史也能在倫敦堂堂地算上一筆,然而他們至今仍以當地居民為主要客群,專心致志地以實惠的價格服務著鄰居們。

保留維多莉亞風格的歷史酒館:Princess Louise

酒館Princess Louise不是故意把自己裝潢成迷宮的模樣,倫敦歷史老招牌老的酒館何其多,就它把維多莉亞時代的建築細節好好地保留了下來,甚至被政府指定為二級歷史古蹟。

仿希臘科林斯風格的裝飾柱、繁複的彩色拼接磁磚與黑白馬賽克地板、迷離反射的鏡子,這些都回溯了維多莉亞時期的建築逐漸走向繁複,更是大英帝國國力富裕的證明。

有別於一般酒館,Princess Louise有著大量的小房間,每個小房間只能容納一到兩組客人,小房間與小房間中間以Snob Screen作為區隔,這些屏風以木頭作為外框,中間鑲著霧面玻璃,僅有吧台能夠看見所有房間。這種設計是維多莉亞時期酒館的特色,主要是為了區隔不同階級的飲酒者,不讓彼此相互影響。

使用玻璃則是因為維多莉亞時期,政府取消了對於玻璃的稅收,人們開始廣泛使用這個閃閃發光的媒材來做為裝飾。1900年代,由於性工作者隱身屏風後接客,治安官要求大部分酒館拆除Snob Screen,僅有少數酒館仍保有這個時代特色。

雖然這家酒館已經被賣給酒廠Samuel Smith’s,然而仍無損於酒館作為沈浸式歷史體驗的趣味性,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有賴大廠的財力才能持續不斷地為酒館翻新與保養。

倫敦泰菜風潮始祖:Churchill Arms
shutterstock_1045041787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藝術史系的學生們口耳相傳著該搶在地鐵發第一班車前去Portobello Road Market,拿著手電筒和古董商們摩肩擦踵的搶,看誰眼明手快能抓到寶,我懶,我懶得沒藥救,連觀光客都準備滿載而歸時我才剛睜開眼,慢吞吞準備到倫敦著名中國瓷器古董商MarchantJorge Welsh Works of Art去看看櫥窗裡有什麼新貨。

遲來的午餐就在Churchill Arms吃吧,這家200多年歷史的酒館,外觀被浮誇的藤蔓與花朵爬滿,裡面裝飾著各種運動相關的照片、報紙與球衣,典型的英式運動酒館。

每個去Portobello Road Market的人,想必都在市集中販賣的明信片與海報上,看過酒館身影,但觀光客不會知道Churchill Arms的Pub Food不是薯條不是炸魚,而是熱騰騰的茉莉香米飯、蝦仁飽滿肥美的Pad Thai(泰式炒金邊粉)和香氣馥郁的咖哩。

churchill_gallery-4
Photo Credit:The Churchill Arms

Churchill Arms早在1998年代就開始供應泰菜,要知道泰菜那時還沒以高級餐飲的模式襲捲歐洲,泰國人也不像中國、韓國、越南與日本人在英國有著大量聚落,英國人壓根不知道這個東南亞渡假島國的菜賣得是什麼藥,何況還是在以當地居民為主要客人的傳統酒館。

Churchill Arms作為Fullers旗下的酒館,當年的經理Gerry O’Brien為了顧客反應希望能在晚餐時段有肉派和薯泥外有更多選擇而傷透腦筋,其中一名老客人推薦了泰國主廚Songkot Boonyasarayon給O’Brien。

即便他在嘗過Songkot Boonyasarayon的菜餚後他深受吸引,O’Brien還是無法貿然下決定,畢竟如果要在酒館裡供應泰菜,整個廚房和儲存空間都必須重新改建,何況倫敦人能接受這種截然不同的口味嗎?O’Brien決定在酒館裡供應泰菜一個月試水溫,殊不知第一晚當地居民就迷上了泰菜,他們不斷回訪並且期待著主廚又上了什麼料理。

churchill_gallery-10
Photo Credit:The Churchill Arms

如今,Churchill Arms的客人們在球賽開打時,以蝦餅而非薯條配著啤酒對著比賽大聲嚷嚷。Fullers也在Churchill Arms的成功作為案例,將旗下更多酒館結合泰菜。如今,泰國菜已經成為倫敦菜系不可或缺的風景,而起碼有十多間的倫敦酒館供應著泰國食物。

酒館冬天常備飲品:Mulled Cider & Mulled sloe gin

雖說倫敦的冬雨比起台灣北部來說已經手下留情不少,但五度上下的冬季配上四點就無光的天氣仍讓人難受,走進溫暖的酒館,來杯熱燙燙的酒無非是救贖。熱紅酒(Mulled Winer)在台灣已成了全民飲品,那到了倫敦何不試試熱蘋果酒(Mulled Cider)和熱野莓琴酒(Mulled sloe gin)。

Cider和Gin都可稱是英國國民酒,而如同每家酒館都有屬於自己配方的夏日消暑飲品Pimm's(註1) ,到了冬季則是熱蘋果酒的好時機,不過這幾年媒體上不斷出現的黑刺李琴酒又是什麼?

傳統上會採摘冬季第一次結霜後的黑刺李,浸泡入琴酒中數個月釀出野莓琴酒,在英國北方也有蒸餾過程中便加入黑刺李的不同做法。熱黑刺李琴酒的出現,也讓本被認為是夏季飲品的琴酒多了不同風貌。

shutterstock_572904073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在家製作熱蘋果酒和熱黑刺李琴酒的方式和熱紅酒一樣簡單,取一個小鍋,加熱蘋果酒和蘋果汁,再放入整根肉桂棒和幾顆丁香,如果喜歡風味濃厚一點的,可以再加點八角和肉豆蔻,18世紀的英國食譜甚至還推薦人們使用打成泡沫的生雞蛋增加營養,我想我們是不需要那麼營養沒關係,煮沸前看個人喜好決定是否添加糖或蜂蜜。

如果是熱黑刺李琴酒的話,則是建議先煮沸果汁與香料,關火後再添加琴酒,避免酒精因煮沸而蒸發,有些食譜也會將熱蘋果酒與熱黑刺李酒混合,或者在熱蘋果酒中加入白蘭地。

偷懶的人(如我)上超市直接買整包的香料袋無嘗不可,或者中藥行如今也配有整包的香料袋,可以試著詢問看看。

註1:Pimm's是英國是相當流行的夏季調飲,人們多會以「皮姆一號」利口酒為基底,加進各式新鮮水果、小黄瓜、薄荷等材料,再注滿清爽酸甜的檸檬汽水。

參考資料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Elanor Wang

Felix culpa,拉丁文,愉悅的墮落。曾就讀SOAS藝術史碩士班,現為藝術產業從業者,試圖以偏狹的觀點、醉倒的姿態紀錄城市。

更多此作者文章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Art
20 Feb, 2023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逛展配圖1
準備穿梭2222時空旅途的孩子們。
親子逛展配圖3
遺落方艙-守護最後的生機。巨型生態植物瓶,聯手花藝設計品牌《煙花蕨醒》打造。
親子逛展配圖2
穿越2122年,探索海洋環境議題,熱門的踩踏區體驗。
親子逛展配圖4
「這個食物可以吃嗎?」打開驚喜的多重宇宙便當盒,孩子們從藝術創作探索永續的知識。
親子逛展配圖5
親子共學的永續餐桌,透過內容互動與永續美學探索環境與自身的關係。
親子逛展配圖6
永續的模樣由你決定!未來的主人翁正在規劃「拼」出永續的藍圖。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華山展場位置圖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觀展證書申請jpg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

行銷合作

TNL行銷是關鍵評論網集團行銷團隊的核心部門。聚焦於集團各品牌的獨特價值,希望以品牌力量聚集內容的愛好者,一同參與社群與實體活動,進而達到品牌的口碑效應。TNL行銷同時也是集團的聚合中心,與其他優質媒體、品牌一同合作,提供最新、有趣的資訊於市場,達到品牌與讀者雙贏的效應。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