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o The Wild

{ 現正輸入中... }為了寫出《阿拉斯加之死》配樂,Pearl Jam主唱與西恩潘一起划了100英里的獨木舟

07 Oct, 2019
{ 現正輸入中... }為了寫出《阿拉斯加之死》配樂,Pearl Jam主唱與西恩潘一起划了100英里的獨木舟 Photo Credit:Into the Wild

{ 現正輸入中... }是every little d在2019年新開闢的連載專欄,邀請各行各業insider分享他們的工作靈感與日常觀察。 連載作者#05 Booksweet Tsai:除了故事、畫面、與導演的運鏡功力外,配樂也是經典電影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環。身兼記者、編輯與寫手的她從音樂人口中蒐集來各種有趣的奇聞軼事,並紀錄下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秘密。

每個走入高山荒野的人都有他的過去,流浪者才不在乎時間與方向,就連故鄉、名姓都大可拋棄。他們不斷探問:「如果只是存在,這世界能有我的位置嗎?」在被淹沒之前,難免打包沈重的茫然、憤懣與不解獨自出走,那種不告而別近似亡命之徒,只是逃離的不單是世人的壓迫與羈絆,浪人們更想殲滅的,其實是自己。

90年代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出版《阿拉斯加之死》(Into the Wild),以報導文學形式揭露24歲少年克里斯麥肯迪尼斯(Chris McCandless)餓死荒野前的危險心靈,其中涵蓋自我追尋、家庭暴力、青年壯遊等議題,故事深深觸動社會大眾,也刺激西恩潘(Sean Penn)在2007年改編成同名電影,並邀請好友珍珠果醬(Pearl Jam)主唱艾迪維達(Eddie Vedder)創作電影配樂。他認為,無論歡喜憂愁,維達熱情澎湃的演唱最能表現這個年輕美國人的土地情懷與內心感受,再沒有比他更富洶湧情感的歌聲了。

螢幕快照_2019-10-01_下午5_23_41
Photo Credit:Into the Wild,來源:IMDb

為了拍片,電影團隊實際經歷一場大冒險

「電影很美,我哭了,拍得超棒!我不知道他還需要我幹嘛?」艾迪維達看完書後,某天西恩潘帶著將近完成的電影到他家播放,兩人一起坐在地上看《阿拉斯加之死》,艾迪維達對整部片的呈現都感動到無以復加,他慶幸是西恩潘拍了這部片,才能忠實呈現克里斯的心境與遭遇,並且不受商業化或瑣碎化影響藝術表現,兩人可說是惺惺相惜。

談起出走,艾迪維達說其實突破比想像中還要容易,機會一直都在那裡。電影首映前幾週,他與西恩潘一起划了100英里的獨木舟穿越大峽谷,河流嚮導布萊恩迪爾克(Brian Dierker)還受邀在片中扮演雷尼(Rainey)。為了拍片,電影團隊實際經歷一場大冒險,就像克里斯當初走過的路一樣。

螢幕快照_2019-10-01_下午5_26_05
Photo Credit:Into the Wild,來源:IMDb

原聲帶也是首張個人專輯 

艾迪維達用一個月時間創作《阿拉斯加之死》配樂,電影原聲帶同時也是他的首張個人專輯,收錄的11首歌有9首是他的原創曲,此外還有與龐克搖滾團Sleater-Kinney主唱Corin Tucker聯手翻唱加拿大歌手Gordon Peterson在1989年推出的作品〈Hard Sun〉,以及翻唱愛爾蘭裔歌手Jerry Hannan的〈Society〉。運用的音色以斑鳩琴、曼陀林、簧風琴等樸質調性為主,繁複者則如〈Setting Forth〉響亮的12弦吉他、〈Hard Sun〉中的部落鼓聲,整體展現情緒濃烈的民謠與藍調搖滾氣味。

搖滾漢子形容創作配樂「就像把我頭上的火花抓到火上」,儘管限制多,比起為樂團寫歌卻相對容易。他先完成25分鐘的音樂,西恩潘馬上採用兩個片段,並要求好哥兒們再多寫幾首以便完整鋪排主人翁心境。開始錄音時,他原本設想再多找些「真正的音樂家」賦予其血肉,幾經考量後作罷,因為「其中包含一些不該向人解釋的東西,不只是特定片段,還有方向、意義,以及管他是啥的歌的靈魂。你只需抓住貝斯,做就對了!」

「我年輕時的痛苦經歷,恰好讓我勝任這個工作。」

喜好衝浪的艾迪維達不僅和克里斯同樣熱愛冒險,其實也有段類似的戲劇化家庭背景。克里斯在18歲時發現父親沃特(Walt)早在與他母親結婚前就已經成婚,在他出生後,甚至還和第一任妻子生下另一個孩子;而艾迪維達在17歲時發現他認知的父親,其實是他的繼父,他的生父早在多年前就過世了,Pearl Jam歌曲〈Alive〉就是以此為背景,也因此頗能對克里斯多刺的理想主義感同身受,並根據自己的經驗用音樂詮釋其內心獨白。「我年輕時的痛苦經歷,恰好讓我勝任這個工作。」

電影在2007年上映時,艾迪維達的女兒年僅三歲,身為人父,他又是如何看待孩子拋棄家人這件事?「我想家長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如果他們還沒做錯任何事,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要陪伴孩子長大又不傷害到他們,很難。無論你多出色,到了某個階段,你的孩子都必須建立自己的獨立性,也會覺得爸爸媽媽都不酷了,只想建立自我,這就是青春期,無論如何他們都會走過這階段。不過我認為這是個有趣的時期,我反省過自己(竊笑),這也是個麻煩的時期。你是強迫自己的孩子專注正在發生的事,還是讓他們在外頭活出自己的生命?我希望我的孩子是堅強的行動主義者,那會最讓我驕傲!」

而倡導自由主義的艾迪維達,至今仍持續創作批判政府、談論時代的歌曲。

​​

人年紀越大越容易覺得許多事來不及或沒機會去做,年輕時,我們將梭羅、傑克倫敦、托爾斯泰奉為最高精神指標,那個純粹自由、自然和美善的世界其實從來都不遙遠,記得電影中的老皮匠法蘭茲隆恩(Ron Franz)的語重心長嗎?他與克里斯一起攀上陡峭的土丘,眼神飄向遠方說:

「我知道你不太信神,但有某種更大的東西是我們大家都可以珍惜的,而且聽起來你並不介意把那東西稱之為上帝。但當你能夠原諒,你就能去愛,當你去愛,上帝的光就會照耀你。」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Booksweet Tsai

記者、寫手、編輯,最常聽設計師和音樂人說故事,還可以再勤勞一點。

更多此作者文章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24 May, 2023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Photo Credit:TNL Brand Studio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亞果元素】Mag-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_完稿_(1)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圖片11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將行動電源放置在充電區,即可為行動電源充電及手機充電,再也不怕出門才發現沒電。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圖片3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Mag 5同時支援磁吸行動電源、iPhone、AirPods、Apple Watch、USB-A生活小物充電。
圖片_3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下方圓形大底座支援無線充電款AirPods及具有無線充電盒之藍牙耳機充電。
圖片44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Apple Watch充電器拆卸後可使用USB-C接上其他裝置。
圖片_5
Photo Credit:亞果元素
底座大面積接觸桌面,穩固耐用,不怕一碰就東倒西歪。獨特可調式支架設計可上下調整最佳角度。
圖片_6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