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擊的巨人攻入大英博物館!海外最大的「日本漫畫展」六大亮點搶先看

去博物館看「漫畫展」,有點難想像嗎?日本漫畫在海外的最大規模展覽,正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熱烈展出中!
十幾年前,羅浮宮大膽將漫畫引入時遭受了不少批評,但隨著跨界合作的成功,人們對於「在藝術殿堂裡展出漫畫 」 這件事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那麼,大英博物館在今年五月推出的「日本漫畫展」(The Citi exhibition Manga),跟一般的漫畫展、羅浮宮的漫畫展之間又有什麼不同?
大英博物館這次的展覽專注於日本的漫畫作品,從最早的日本漫畫起源開始回顧,探索日本漫畫能風靡全球的魅力所在。展覽分為:漫畫的藝術、從過往學習漫畫、大家的漫畫、漫畫的力量、線條的力量、漫畫無極限等六大展區。
觀眾的日本漫畫之旅將從六大展區正式展開之前,還會先經過一個前導展區,由英國作家Lewis Carroll所繪的愛麗絲與兔子帶領觀眾進入漫畫的國度;緊接著,兔子慢慢變成了日本古老繪卷中的兔子模樣——原來,這是西元13世紀初左右的繪卷 《鳥獸人物戲畫》裡的兔子。
《鳥獸人物戲畫》以擬人化的動物諷刺當時社會,因為繪畫手法與現今的漫畫相似,許多人認為是日本漫畫的起源;而到了16世紀末的作品《猿草子繪卷》,漫畫性質就更明顯了:畫中出現了許多「對話框」、還有視覺上的進展。

接下來還會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那些作品呢?就讓我們從第一個展區開始吧。
漫畫的藝術 The Art of Manga
在「漫畫的藝術」展區中,先從閱讀順序、漫畫會使用的記號等方面來讓大家了解漫畫,並以《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的漫畫原作河野史代的作品《漫符圖譜》來作說明;此外,為了讓人了解作畫過程,還展出了《灌籃高手》作者井上雄彥所實際用過的畫筆。作品《東京妄想女子》改編為熱門日劇的漫畫家東村明子,有《海月姬》等三件作品的原畫在此展出。
從過往學習漫畫 Drawing on the Past
在前導展區了解日本漫畫的起源之後,是不是還會好奇接下來的發展呢?「從過往學習漫畫」一區展示了不少屬於大英博物館的日本藝術館藏,例如以《神奈川沖浪裏》而聞名的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作品。事實上,日文中的「漫畫」一詞可說是葛飾北齋所發揚光大的,他在1814年出版了《北齋漫畫》,不過內容並不像今天的漫畫一樣有敘事性。
「從過往學習漫畫」展區特別的是以「古今對比」的手法展出不同時代的作品,現場展示了葛飾北齋的《百物語 小幡小平次》,看他如何以畫筆表現日本的經典怪談故事;而他的作品旁邊,則是已故漫畫家杉浦日向子筆下的葛飾應為(葛飾北齋的女兒,又稱阿榮), 杉浦日向子擅長以漫畫重現江戶風情,作品《百日紅》就是在描繪葛飾北齋、還有這位繼承父親繪畫才華的女兒的故事。
當然,展覽日本漫畫絕不能遺漏被稱為「漫畫之神」的手塚治虫,此區也展出了他的《原子小金剛》,另外還有兩大經典之作:武內直子的《美少女戰士》和鳥山明的《七龍珠》都在這裡。
大家的漫畫 A Manga for Everyone
「大家的漫畫」展區則選入近年的諸多當紅漫畫,例如《海賊王》、《火影忍者》、《進擊的巨人》等大家熟悉的作品,還有風靡兒童界的《妖怪手錶》,以及被選為這次展覽主視覺的作品《黃金神威》等。

漫畫的力量 Power of Manga
大英博物館和日本漫畫之間,其實早在2011年就有密切合作。當時大英博物館委託《宗像教授異考錄》的作者星野之宣,創作出 《宗像教授異考錄:大英博物館大冒險》特別篇;還有羅浮宮委託《JoJo的奇妙冒險》作者荒木飛呂彥而誕生的作品《岸邊露伴在羅浮》,這兩件以博物館為主題的作品都在「漫畫的力量」一區展出。
線條的力量 Power of Line
「線條的力量」則是以巨幅的畫作來展現,此區的亮點莫過於「末代妖怪浮世繪師」河鍋曉齋的作品《新富座妖怪引幕》,這件作品全長超過17公尺,但竟然是在他喝完幾瓶米酒後、四小時之內完成的創作,功力令人驚嘆。
漫畫無極限 Manga no limits
在「漫畫無極限」展區中,可以看到漫畫如何超越了純粹的平面,因科技發展而有了跨越各種媒材的多樣面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然就是以擴增實境技術讓「抓寶」成為全民運動的《Pokemon GO》了。
從漫畫迷角度來看,也許對其中大多數作品都能如數家珍,可以將這次展覽當作了解、親睹漫畫起源作品的好機會;而若是想知道漫畫魅力到底何在的人,就更適合到大英博物館來看這個大規模的「日本漫畫展」了。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一圖看懂 懶人充電救星!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同時,「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現代生活與科技產品緊密相融,手機、平板等3C產品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活工具。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無線化、電子化,「充電」開始成為令人煩惱的生活問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替裝置充電,計算時間,再替下一個裝置充電,就像無止盡的輪迴;甚至一不注意,隔天只能看著手機或行動電源閃爍紅光,然後產生「電量是否夠撐到今日結束」的焦慮與煩躁,甚至心想要不乾脆多買幾個充電器或行動電源......
如果家中插座數量有限,無論你買多少充電器,仍無法完美實現所有設備一次充好充滿的小小願望;而更多的行動電源,只會讓需要充電的東西變得更多,把原本簡約單純的生活步調變得更混亂──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買個可以一機多用的多功能充電站呢?

多工合一的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 打造磁吸行動電源的家
為拯救總因充電煩心的你,智慧生活方案品牌亞果元素最新推出有求必應的完美存在「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它在長寬高不超過15公分、重約535公克的小巧尺寸中,將上述的惱人問題化繁為簡,一次滿足「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磁吸行動電源」、「無線耳機充電盤」、「Apple Watch充電器」、「USB-A充電孔」五項功能!
- 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
支架上方的「磁吸行動電源充電座」,為專屬的磁吸行動電源量身打造一個家,不只隨裝隨充、拆卸即用,在替行動電源充電的同時還能化身手機磁吸充電支架,磁吸行動電源、手機一起充,出門再也不怕沒電!
- 磁吸行動電源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背後設有輕便支架易拉易用,0~180度可調角度,加上磁力充足穩定,實測裝上iPhone 14 Pro Max使用依然穩固。更方便的是,它不只支援iPhone MagSafe磁吸無線充電,還可以用USB-C孔提供最高20W的有線快充,一次同時充兩個裝置。
- 無線耳機充電盤
充電站底座上的貼心圓形止滑圈內為「無線耳機充電區」,提供無線充電款AirPods或其他具無線充電功能之藍牙耳機充電,支援最高5W的充電速度,內建的智慧充電指示燈,讓充電狀態一目瞭然。
- Apple Watch充電器
充電站後方的可拆式「Apple Watch充電器」提供Apple Watch全系列充電使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拆卸後,接上USB-C充電接頭,讓你隨插隨充,隨附保護蓋,電力輕鬆帶著走!
- USB-A充電孔
最後的小巧思則是底座後方的USB-A輸出孔,支援5W瓦數輸出,可透過有線的方式提供手持風扇等生活小物輕鬆充電,算是非常貼心周到的設計。
專屬磁吸行動電源的家,不再擔心出門時才發現電池沒電!
總上所結,這款「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根本就是磁吸行動電源最溫暖的家,不只提供磁吸行動電源、iPhone、藍牙耳機等多裝置同步充電,在替磁吸行動電源充電時,竟然還能變身成為磁吸充電支架等多重功能!

全台唯一!磁吸行動電源化身為五合一充電站!
Mag 5內附的磁吸行動電源容量為5000mAh(毫安培),背面內建加寬隱藏支架,0~180º 無段式設計,完美停留在你需要的角度。磁吸充電與有線充電雙管齊下,最高支援USB-C孔20W的快速有線輸出,一機雙充。 只需短短30分鐘就能讓iPhone從0~50%電力滿滿!





當行動裝置成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懂得妥善照顧它們也就是在造福自己。有了亞果元素Mag 5五合一磁吸充電站,回到家只要將磁吸行動電源輕輕一放,再將常用裝置一起擺上,一機滿足所有充電需求,就是一座收納控必須擁有的完美藝品。──再也不用盯著充電進度,隨時更換充電裝置,或是一堆線材凌亂滿桌,Mag 5提供了多樣充電場景,說是懶人生活救星也毫不為過!
除此之外,產品本體及內置電芯同時通過了經濟部標準檢驗局BSMI與NCC等國家級五項認證,並符合CE、FCC、RoHS等多項國際認證,本體充電站及行動電源皆提供 1 年完整保固服務,使用上安全無虞!
歡迎點此,亞果元素官方網站了解更多產品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