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海洋生物的迷你救星!簡單清潔就能重複使用的環保棉花棒

根據統計,全球每天生產超過15億根棉花棒,其中有許多未經妥善處理就直接流入海洋,對生物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吸管。因此,提案團隊LastSwab Team決定打造一根「可以重複使用的棉花棒」。
文字整理:古家萱
玻璃吸管、環保餐具、飲料提杯袋,隨著環保意識的抬頭,坊間也出現了越來越多可重複使用的生活用品,期望人們將「減塑」的概念落實於日常之中。近日,募資平台Kickstarter上出現了一款你可能沒想像過的產品——「LastSwab 最後一隻棉花棒」。

根據統計,全球每天生產超過15億根棉花棒,其中有許多未經妥善處理就直接流入海洋,對生物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吸管,而在英國的海灘上,更是平均每走100英呎就能找到9根棉花棒。有鑒於如此驚人的結果,提案團隊LastSwab Team決定打造一根「可以重複使用的棉花棒」。
LastSwab目前共推出了兩款產品,分別是「一般棉花棒」和「彩妝用棉花棒」。除了因功能性考量而生的造型差異外,兩者皆以醫療用矽膠與尼龍為原料製成,柔軟不傷膚質,在使用後只要以肥皂水清洗即可,並晾乾放回儲存和收納即可。此外,LastSwab也貼心推出共8種顏色的收納盒,除了讓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外,更能因應不同的使用需求輕鬆將棉花棒分門別類。


看到這裡,許多人會疑惑,雖然可以永久使用,但使用矽膠及尼龍等材料,真的會比其他可分解材質更為環保嗎?對此,設計團隊認為雖然可分解材料在意外流入海中或戶外時對環境的傷害較小,但在選材時也必須將製造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有害廢氣考量進去,因此在幾經權衡考量後,最終仍選擇以矽膠、尼龍作為主要原料。
至於大家擔心的「吸水力」問題,矽膠確實不像棉花能經由強大的毛細作用一次吸附大量液體,但經過多次的實驗與打樣,團隊最終透過造型上的設計擴大了LastSwab的表面積,使其具有更高的吸水效能,彌補了材料先天上的不足之處。
自募資計畫正式上線以來(Kickstarter募資活動現已結束,目前正在集資平台Indiegogo上繼續募款),LastSwab已募得超過台幣數千萬的資金,他們成功地結合理念與產品,將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的環保的概念,帶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參考資料
- LastSwab - The Reusable Cotton Swab
- The reusable LastSwab might just be the last ear swab you ever buy
- LastSwab: The World's First Reusable Cotton Swab
同場加映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