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expected PopUp

英國設計師推出「經典恐怖電影」立體童書,豐富你與孩子的伴讀時光

16 Apr, 2019
英國設計師推出「經典恐怖電影」立體童書,豐富你與孩子的伴讀時光 Photo Credit: Oldrids

你當然想給孩子們最好的,給他們最健康的食物、最舒適的環境、最恐怖的……電影?

如果你是一位恐怖電影迷,那麼你的嗜好似乎從來都該與孩子絕緣。這當然很不公平,想想那些殭屍、幽靈與殺人魔帶給你多少愉悅的時光,而你的孩子得等到許多年後,才懂得為什麼爸媽都喜歡畫面總是塗滿番茄醬的電影。這聽來真是有點感傷對吧?看來有人聽到了你的感傷,一位設計師繪製了一本讓你可以讀給孩子聽的立體童書(Pop-up)……你會發現,最喜歡這本童書的人可能不是你的孩子。

來自BOOM行銷公司的設計師琳賽鮑爾麥昆(Lindsay Ball-McQueen)有個邪惡的點子:將恐怖電影的名場景放進童書裡,而且還是立體版本──打開書頁時,這些昔日糾纏你日日夜夜的噩夢橋段,便會以簡潔設計與明亮色彩的立體造型跳出來。

某些設計精巧的立體書,展開時已經夠令人驚嚇了,例如根據德國著名藝術家暨生物學家恩斯特海克爾(Ernst Haeckel)筆下的海中生物所製作的《來自深淵》(Creatures of the Deep)立體書。如果不特別說明,你會覺得每一頁浮出紙上的這些奇形怪狀生物,應該來自深淵地獄而不是深淵。或是改編自《伊索寓言》的立體書,好像為了激發讀者的興趣,連《獅子與老鼠》這樣平淡的故事裡,都會突然從書中躍出一隻掙脫破網的巨獅。

但鮑爾麥昆的立體書《出乎意料》(Unexpected Pop-Up)並非單從立體書的嚇人構造吸睛,它甚至不是一本以嚇人為目的的童書。它的目的是將嗜血父母的興趣推銷給天真無邪的稚兒。

它迷人之處,在於將《大白鯊》、《異形》、《牠》或《鬼店》等等經典恐怖電影的名場景,改以一種純真無害的立體形象呈現在親子枕邊──至少從視覺上,這些書頁完全是普遍級的:

《大白鯊》Jaws

Jaws
Photo Credit: Oldrids

誰能想到年輕導演花兩個禮拜與僅僅9百萬美金的低廉成本,能將鯊魚轉化為萬世海洋公敵?1975年的《大白鯊》不但讓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成為好萊塢的商業電影大師,還重新定義了驚悚電影的公式:只要一片三角浮板、再將兩個音節重複演奏,就能嚇得觀眾再也不敢踏進海裡。《出乎意料》呈現了《大白鯊》最殘酷的一幕:昆特船長從右手被氧氣筒壓傷而滑落大白鯊口裡,到他成為海中兇獸的第二頓早餐為止,才花了短短30秒。《出乎意料》更殘忍的一點,在於你可以看到那隻尖牙大口的傢伙,明顯還在笑。


《異形》Alien

alien-1_(1)
Photo Credit: Oldrids

這不但是部太空恐怖類型的永恆經典電影,還是一部殘酷對待片場工作人員的電影:在《異形》最令人驚嚇的一幕裡,導演忘了對所有演員交代,等等會有一隻異形幼蟲從可憐的約翰赫特(John Hurt)胸口爆出。導致一根直挺挺的棕色異形怪蟲,從躺在餐桌上的赫特胸口冒出來打招呼時,所有角色嚇到屁滾尿流的反應全是真實情緒反應──導演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堅持這樣才能捕捉到最真實的情感。這樣算起來,《出乎意料》讓怪蟲大喊了一聲:「咿咿咿咿咿咿咿!」還不算太誇張,真正誇張的是史考特才對。算你好運,你的演員們全都放棄聯絡他們的律師。


《鬼店》The Shining

The-Shining
Photo Credit: Oldrids

任何童書都不應該出現有關《鬼店》的任何內容,不只是因為許多人公認《鬼店》是影史最恐怖的電影,更重要的是《鬼店》是一部爸爸想要殺全家的電影:這不是擺明在嘲諷你的親子關係嗎?但《出乎意料》很明顯地踩了地雷,而且還剛好摘錄了電影中父親大露兇相的一刻:「強尼來了!」飾演爸爸強尼的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拿著斧頭劈開房門。

但還好至少《出乎意料》有點良心,它修改了一個小地方:電影裡躲在門後害怕地即將崩潰的母親溫蒂,現在在書裡大叫的是「天啊!看看你搞得這麼亂!」正如同媽媽平常在家裡會責罵爸爸與孩子快去整理一樣。


這真是本好書對吧?讓你不再像每次念繪本童書時總會昏昏欲睡,《出乎意料》真正出乎父母的意料,展現了鮑爾麥昆的恐怖電影魂與可愛的繪圖風格,讓這些恐怖經典電影名場景,省去了恐怖,卻保留了經典。很可惜地要告訴你,這其實是BOOM行銷公司為家居用品連鎖百貨Oldrids設計的宣傳案,根據BOOM客戶經理雀兒喜貝瑞(Chelsea Berry)表示,《出乎意料》其實是為了讓Oldrids的主客群──家庭客群──而設計的,目的在於博君一笑,事實上沒有發行這本書的計畫。

Unexpected-Pop-Up-Cover
Photo Credit: Oldrids

但鮑爾麥昆的設計實在太完美了,這些圖案根本可以直接打版製作了。想到此處真是令人傷心,只能放下準備刷卡的右手。但是《出乎意料》應該可以給你一些點子:恐怖電影未必是你教養孩子時永遠不准使用的棋子。

沒有立體書,你仍然可以製作你自己的《異形》與《大白鯊》普遍級枕邊故事──我們還是強烈建議你別碰《鬼店》──這些恐怖經典電影裡除了血漿與肢體亂飛之外,還有許多你的孩子需要熟悉的人類真實情緒:《大白鯊》裡萬念俱灰之後的抵死反擊;《異形》裡為了拯救其他同伴的勇敢殿後。這些故事一樣發揚了人性中最美的那一點,而你可以成為你兒子的格林兄弟:他們當年將充滿兒童不宜情節的鄉野傳說,改編成亙古流傳的溫馨童話。誰說恐怖電影不能是你家的《伊索寓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楊士範

龍貓大王通信

龍貓大王報導你從未在意(但很有趣)的小新聞、 報導已經過時(但很有趣)的昔日事物、 報導失敗的、被嘲笑的、瘋狂的、奇怪的人們。 報導日本偶像、好萊塢動作、飛車與劫盜電影、70~90年代物

更多此作者文章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15 Mar, 2023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01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 電繪首選Adobe Photoshop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02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 Adobe陪你紀錄日常生活的新改變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03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