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滑板界也有最佳年度導演獎,William Strobeck不知道已經拿過幾座

對Supreme來說,除了滑板團隊、品牌經營團隊以外,還有一位低調卻又極為重要的人物,那正是滑板導演、攝影師──William Strobeck。
文字:Perry
大約從1970年發跡以來,滑板文化就一直與街頭息息相關,或甚至是代表街頭的最重要文化之一,80年代有Shawn Stussy在他的後車廂販售自製Tee隨後便創立了Stussy、90年代有James Jebbia於紐約Lafayette的街道上開設第一間Supreme店鋪,同時可以說是第二次滑板文化興起與更加蓬勃的美好年代。發展至今,滑板已經是個全球性的文化,連不少時尚產業都採用了相關的元素來創作。
在許許多多的滑板品牌中,最受歡迎的大概就是Supreme了吧。雖然有許多人認為現在的Supreme已變成相當商業走向的品牌,但他們卻也一直在努力保持著最一開始的滑板精神,並持續在街頭推廣文化。然而,對Supreme來說,除了滑板團隊、品牌經營團隊以外,還有一位低調卻又極為重要的人物,那正是滑板導演、攝影師──William Strobeck。

滑板影片在滑板文化之中是相當重要的產物,不僅可以將滑手完成招式的畫面錄下,也能將滑板一路發展至今的各個階段、時代背景,以及街頭發生的各種事都完整保存。可能很多人不知道William Strobeck這號人物,不過Supreme先後推出的兩部全長版滑板影片《cherry》、《BLESSED》都是出自他手。
從小在Syracuse長大的Strobeck年少時就對滑板感到興趣,平時很常與朋友玩板作為消遣,因為有次外婆送了一台便攜式攝像機給他,而開始會錄製一些滑板影片。在他大約15歲時,由於不愛讀書而被退學了兩次,後來便與朋友輾轉間移居到了費城,在費Strobeck認識了許多滑板好手,舉凡Stevie Williams、Freddy Gall、Rick Oyola等人都在其中,也遇到當時對他來說很重要的女友。
「我還記得當時因為有一次,在街上玩板與拍攝時,外婆送我的攝像機被一位街友偷走了,裡面有好多滑板畫面就這樣不見了,我也沒有錢買新的攝像機,真的非常生氣與難過。而我當時的女友後來便跟我說,假如我未來會持續拍攝影片的話,她願意買一台新的攝像機送我,最後她便花了一筆不小的數目買了一台VX1000給我,真的很感謝她,讓我又能繼續做我喜歡的事。」William Strobeck回憶道。
在費城的七、八年間,Strobeck與一票滑手們時常會聚在曾經享譽全球的滑板聖地Love Park,在那邊做滑板人會做的事,滑板、聊天、拍攝、交流,那段時日也正是Strobeck開始滑板導演的旅程。也因為在費城,而讓Strobeck有機會認識傳奇滑板人物Jason Dill,更讓他得到第一個有收入的滑板影片拍攝工作:「當時Jason Dill是Alien Workshop的一員,AW他們想要拍攝一部滑板影片叫做《Photosynthesis》,而這部滑板影片雖然我只有貢獻了大約六分鐘Jason Dill的部分,但卻是我生涯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作品。」
《Photosynthesis》在滑板圈中備受讚譽,而Strobeck那六分鐘的畫面亦是享有高度讚賞,我想那是因為Strobeck從小便接觸滑板文化,知道滑板人要的是什麼,知道街頭的氛圍是什麼,再加上Jason Dill的高難度動作,因此可以擁有這麼多人令人欣賞的畫面。
- 《Photosynthesis》中Jason Dill部分的片段
大約在2002年左右,由於費城政府下令未來將不得繼續在Love Park進行滑板運動,因此Love Park被迫第一次關閉並且將會整修成不易滑板的場所,此時Willaim Strobeck便決定前往下一個地點,而他選擇了離費城相當近的魅力城市「紐約」。
「我小的時候有一次旅行來到紐約,那時就已經深深地被這座城市給吸引了,你可以看到許多牆上有各式塗鴉,街道上有各種事發生,一切都好像隨時會有很多你想不到的變化會出現,再加上我出生、生活都在東岸,因此紐約也讓我有一種家的感覺。」而William Strobeck會與Supreme開始有合作機會,也是從他來到紐約開始。
由於當時認識Jason Dill,並已經有拍攝《Photosynthesis》的經驗,又剛好有朋友在Supreme工作, Strobeck便被問及有沒有興趣為Supreme拍一支短片,也就是後來的《BUDDY》。影片一出爐就獲得熱烈迴響,Supreme團隊也非常喜歡影片拍出來的風格,因此又再度詢問Strobeck有沒有意願拍攝Supreme的第一支全長滑板影片。
其實說來也奇怪,Supreme一直沒有一支代表的滑板影片,而在這之前則是要追朔到1995年Thomas Campbell為所拍攝的《A Love Supreme》。影片拍攝得很好,不過最終它還是不太像是一部滑板影片,而更像是一部紀錄片中加入了一些滑板片段,因此Supreme希望能有一部更像真正的滑板影片。「其實我當時心裡是很糾結的,雖然我對Supreme熟悉,且這對我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一方面我考慮到因為以前完全沒有獨立完成一部長版影片的經驗,不過不管怎樣我最後當然還是答應了,而《cherry》也就此誕生。」
「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在拍攝《cherry》上,每天醒來就是將時間花在捕捉畫面上,幾乎是用上了全力在拍攝、剪輯、配樂等等。我原本是想參照我很喜歡的一部滑板影片《Tim and Henry’s Pack of Lies》的感覺去拍攝,甚至想把時間濃縮在八分鐘左右,但我後來找到自己的感覺,並且與那些出鏡《cherry》的Homie們度過一段美好時光,最後影片長度就落在了你們看到的40分鐘,我覺得那是一個剛剛好的長度。」William Strobeck解釋拍攝《cherry》時的過程。

事實證明,Strobeck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一次機會他把握住了,《cherry》的成功除了在於他多年的拍攝經驗與技巧之外,更是將那種純粹的、真實的滑板人文情懷帶進了影片中。Strobeck也說到他不會去要求滑手們要做些什麼,他就是純粹的在一旁紀錄著,盡可能地保持最真實的那一面並把那些紀錄下來。
除了Storbeck完美的呈現之外,影片中傳奇滑手Jason Dill、Mark Gonzales、已故滑手Dylan Rieder、與Skaters一同長大的女演員Chloë Sevigny,以及現在各個都有不錯發展的年輕滑手們 Sean Pablo、Sage Elsesser、Aidan Mackey、Nakel Smith、Kevin Bradley、Tyshawn Jones的出鏡也都使得《cherry》的影響力更加深層,與街頭的聯結度更高。
其中,Tyshawn Jones更是得到了2018年Thrasher Magazine的年度最佳滑手大獎殊榮,從1990年開始至今得過此獎項的都是知名職業級滑手,現在僅19歲的後起之秀Tyshawn Jones能夠獲得絕對是一大肯定。
《cherry》發布至今也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而William Strobeck也已經快要40歲,在滑板圈中著實是個老屁股人物了,但是他的心卻依然年輕、依然充滿活力,在與Supreme團隊中的這些Kids們相處之下更是如此;Strobeck不僅是看著他們成長,同時也目睹整個滑板文化的成長與變遷。他還說90年代時的滑板文化很令人著迷,當時沒有那麼多的名與利,也沒有網路那麼複雜,大家就是純粹喜愛滑板這個文化,很努力地練招,很投入的享受過程。因此他在拍攝中也多少會想呈現當時的一些氛圍,並努力維持那份純粹。
後記
有人曾說:「William Strobeck是那種你絕對會喜歡的滑板攝影師,不只他人好、個性健談,他所拍的畫面就是不知為何可以很對胃口,背景音樂也配得恰到好處,且總是如此。」在結束《cherry》的拍攝後,William Strobeck持續為Supreme拍攝了多部短片如《PUSSY GANGSTER》、《Surpeme in Paris.》、《the fat kid》、《KING JONES》等等,以及還有不久前發售的第二部全長滑板影片《BLESSED》,而這當然又是Strobeck另一個傲人的里程碑了。

不過他本人提到,未來可能不會再拍攝Supreme全長影片也說不定,因為他想嘗試更多滑板以外的領域。William Strobeck為滑板領域貢獻也差不多將近25年的時間了,若是滑板界有個年度滑板導演獎項,那他應該也早就拿下這個殊榮。不管下一步會如何走,都讓我們繼續期待William Strobeck後續帶來的精彩作品吧。
本文經MIXFIT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