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東方有那麼優美的文字藝術,卻沒有好好運用」《讀衣III》用時尚解構文字

from nothing to something

「東方有那麼優美的文字藝術,卻沒有好好運用」《讀衣III》用時尚解構文字

作為近年大型展演中最受矚目的文化型展覽之一,《讀衣III》於10月20日在華山正式開展,延續一貫的跨界精神,探討書法在當代的藝術形貌,並首度從文字解構的線條走向具體文字的線條。

多片尺幅高達2米9的白色半透明帷幕在展場上編織出「黑白」丶「光影」丶「明暗」丶「穿透」丶「遊移」丶「離合」的空間氛圍,在之字形的觀展動線上,六個服裝設計展區自隱至顯,呈現無字背後的「老莊」思想以及在禪宗、空性哲學下,「有無之間」的詩般意境,與集結了當代藝術家董陽孜多款「無」字體與解構文字線條的墨寶區遙相呼應。

策展人董陽孜以「無」字為命題,在開幕首播的紀錄片中,便以「無限制、無盡藏」指出「無」字的遼闊性,這個無是東方哲學的觀點,有如「地」一般,具有承載與創造的能量。在現場她感嘆到現代數位化發展快速,不知從哪一年開始,小學生也不寫字了。她表示,「此時此刻,我在這裡當然有我的目的,我希望讓年輕朋友知道,原來中華文化是那麼美好、豐富,所以讀衣展就是憑著我的熱情,盡我的努力,做我想做的傳承,希望大家同心協力把這個中華文化繼續發揚下去。」

讀衣III_墨寶區(展開)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董陽孜筆下的「無」字以草、行、楷、隸、篆為基礎,總共變化出22種字體,參展設計師經由視覺性理解,將線條的流動性與線條間所生之空間性化為時裝結構、材質與圖樣的語彙。她表示,「能夠邀請這些設計師一起共襄盛舉玩創意,我感到非常高興,真的難為了他們。我不是時尚人,我是勉為其難的做時尚,但把文字當作視覺藝術,大家應該會比較容易接受。」董陽孜也希望大家在參觀《讀衣III》時,能夠好好欣賞六位設計師各自了不起的詮釋。

944af9e670a858be52b1e1d944b98cae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連續三屆參加《讀衣》計畫的周裕穎,以「無形而有型」為設計理念,運用特殊的打版技法與材質之對比,呈現由平面至立體、薄至厚、電腦至手工的漸進過程
e816d79557fa7cd959a34eb689237f52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同樣連三屆不缺席的陳劭彥則以「蕪Wild Land」為題,由文字線條延展出不同的幾何輪廓,將「無」字架構在虛實的線條上,透視著若有似無。
376fb696e2402b6c3ca7a7d207277bc0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台灣設計師蔡宜芬提出「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以時裝禮服製作之法,結合蕾絲拼接與珠工刺繡,藉由材質與剪裁呈現出穿透於真實與虛無的空間感。
94208c7b8ee764fa78c7c26c39972043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中國設計師李迎軍則以「無形」扣合「平面的立體」作設計思考,意圖借助書法與服裝兩個載體,合力呈現藝的無界、形的無限、思的無窮、意的無盡。
a80efaf47a39cae95ac8ebf581682941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鄒游試圖以「偶得的必然」描繪出有無、虛實,「熟知並非真知」的輪廓,透過服裝的版型與像素化處理的形式表達,連結創作與服裝的關係。
a04677045dc9497bf7c22c1d32345f15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潘貝寧則循著「疆際交織的循環時尚」之意念,將文字藝術所揮灑出的氣勢與墨韻的變奏轉化為立裁西服,呈現文字與時裝所交織出的力道、頓挫、切割、對稱、飛舞

董陽孜表示,「讀衣展走到第三屆,我心中有滿滿的感謝,感謝有這麼多人願意陪著我一起投入,為這個一切更迭如此快速的年代留下文字藝術的傳承之道。文字線條是華人的文化,我們要感到無比的驕傲,這些獨一無二的線條所奏鳴出蘊含人文、哲學與自然的意涵,值得我們每一個人花時間細細品味與體會。一直以來,讀衣非關政治與歷史,而是著眼於當代,透過跨界交乘可能、不斷前進,企盼藉由文字藝術在時裝上的展演,讓國際看見『這是台灣』。」

董陽孜對於路人都穿著英文字母的服飾感到疑惑,為什麼東方有那麼優美的文字藝術,卻沒有好好運用?

接下共同策展人暨創意總監的工作,對於身處在時尚產業30多年的團團總監馮亞敏也說,「其實每當我參加時裝週時也常在想,歐洲有Chanel與Dior等精品象徵,日本有川久保玲、山本耀司在80年代領導日本時尚走向國際,多年來華人市場上卻沒能看到代表華人的指標,因為沒有平台、沒有核心、沒有團結,更沒有人去做這件事,當時我就想我可以做些什麼?」

「讀衣展本身即是一個以手造夢的歷程。參與讀衣展的服裝設計師無論舊生或新生,都在視覺的轉化上找尋創新的詮釋點,從手稿繪製到衣裝裁縫,引領觀者從時裝設計讀取文字線條的靈動與美好。此外,今年更落實了董老師一直以來的心願,文字線條從紙上躍然而成紡織布匹印花,這開啟了向西方輸出東方文化線條的契機,也是台灣立足於東方時尚之都的原點。紡織與設計的鏈結不僅足以攪動消費市場與常民文化,更賦予了文字藝術新的時代意義。期待這樣的跨域共創持續激發對話,偕同更多有志者一齊走出東方時尚的康莊大道。」

ddfe714be834f28d72e45d1921e21f93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從主展場過渡至副展場,除有紀錄片於全展期之放映,還有長達20米的習字檯,供民眾以毛筆盡情書寫。而由印花布大面積地平掛於天花並轉折至牆面所定義出的空間範圍,則陳列了特別為《讀衣III》所開發出之系列商品,包括從印花布首度開發製成的抱枕與托特袋,還有由服裝設計師蔡宜芬以文字線條為靈感所設計的羊絨圍巾。

馮亞敏表示,「在副展場可以看到團隊把老師的夢想實現,用老師的文字線條做成布料,以華人文化做我們的時尚,未來若能生產這樣的布料,視覺設計上也更能展現自己的意念與想法。」

bdbb5f6ed8c5db5a544a6e71ea6c4e01

Photo Credit: 團團文創提供

《讀衣III》時尚×藝術跨界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8年11月5日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紅磚區西一和西二館

本文經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授權刊登,
原文發表於此:〈《讀衣III》華山開展!用時尚解構文字 六位設計師挑戰「無」中生有〉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avatar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BeautiMode以多元角度報導時尚、娛樂、美妝、品味、人物,關心全球流行脈動,相信你是獨特的,且擁有美的權利,達成美麗的途徑成千上萬,BeautiMode和大家一起發掘「美,不只一種可能」。

更多此作者文章
Copyright © 2023 TNL Mediagene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