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tional market

在傳統市場買肉,會有一種跟肉販心靈相通的錯覺

29 Oct, 2018
在傳統市場買肉,會有一種跟肉販心靈相通的錯覺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或許有些人不明白,到底什麼東西一般超市買不到,需要這樣大費周章跑去別的地方買,那請容我說明一下,傳統市場究竟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原因。

當媽媽後,徹底成為一個全職主婦所帶給我的改變,猛然一想還真是不少,容貌跟裝扮上的變化我就不多提了(皺眉點菸),反正就是你們知道的那些故事,我要說的是,沒想到我對於住家周邊環境的需求,也大大改觀。

像我以前覺得家附近有便利商店就足以維生,但現在天天開伙,如果住家附近就有傳統市場、進口超市甚至Costco,就算我住在鐵皮屋,也覺得那是比帝寶還要珍貴的黃金屋,因為能去這三種地方採買,全天下大概沒有什麼料理做不出來。

全聯、頂好那種連鎖中型超市當然也重要,我現在日常料理都是靠超市居多,但畢竟在台灣那還算蠻容易遇到的,反之,傳統市場、進口超市跟Costco,就需要靠極大的緣分了,很多時候甚至要特別跑一趟。或許有些人不明白,到底什麼東西一般超市買不到,需要這樣大費周章跑去別的地方買,那請容我說明一下,傳統市場究竟有什麼非去不可的原因。

當季食材之主婦誘惑:傳統市場好處多

很多年輕一輩的主婦,會覺得傳統市場好像很髒亂,走進去就必須面對撲鼻而來的魚腥味跟濕濕黏黏的地板,不如去超市吹冷氣舒服多了。不可諱言傳統市場環境不比超市,但就算沒冷氣吹,還要一大早就殺去,依舊有很多主婦提著菜籃往裡面衝,因為傳統市場的魅力主要在於:

  • 充滿季節感

現在農業發達,很多農產品不分季節都買得到,但內行的一定知道,買當季的食材才是王道,因為價格便宜(產量多)、品質好(生在對的季節自然長得好)且農藥少(不用在錯的季節硬去養),買到賺到。

在超市是感受不到什麼季節感的,同樣的食材一年四季幾乎都在架上,方便是方便,但也讓我們對於什麼食材是當季的感受遲鈍了。在傳統市場裡則是全然不同的樣貌,每次踏進去所看到的風景都不太一樣,每個攤販會努力叫賣著自己才剛收成的農產品,只要逛幾分鐘稍微感受一下,就會秒懂現在什麼是當季,因為到處都在賣。

煮飯的靈感,很多時候是被當季食材所驅動,現在是番茄生產旺季,那就煮一鍋羅宋湯,高麗菜正甜,那就煮一鍋高麗菜飯。上傳統市場,根本不用擔心今晚煮什麼,反而要擔心那麼多菜想買,該先煮哪道好。

  • 食材新鮮

傳統市場攤販間的競爭是很激烈的,賣的東西不好,絕對騙不了專業的主婦,生意根本做不起來,門可羅雀。所以在傳統市場,只要眼睛放亮點,一定會把最新鮮的買回家,不像在超市,只能挑架上的那幾包,選擇度實在遜色太多。

  • 可少量購買

小家庭要開伙,最討厭的就是在超市一買就是一包,結果只用了一點,其他的都擺到壞掉。那我必須隆重地跟你說,傳統市場是可以單個單個買的,像是買一顆番茄、一顆馬鈴薯,因為都是秤重賣的,沒差。蔥甚至很多老闆會在你買東西時直接送,整個就是溫情滿天飛的所在,小家庭更要多去傳統市場採買。

  • 選擇豐富

傳統市場除了有固定攤位外,也會有很多臨時攤商,他們來來去去的,不會每次都遇到。阿伯種的竹筍收成了,就來擺個攤,阿婆前一陣子有空,剛好醃了東北酸白菜,就來賣一下,賣完就回去顧孫。這些神出鬼沒的攤販,造就了傳統市場無與倫比的熱鬧,提供多樣化的選擇,主婦總是有看不完的東西,挑不完的好料。

  • 肉販服務周到,還身兼簡易料理顧問

在傳統市場買肉時,經常會有一種跟肉販心靈相通的錯覺,老闆實在太能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了。你可以很明確地跟肉販說,想要哪一部位的肉,想要怎麼切、怎麼分裝;也可以很不明確地跟肉販說,你想要做某一道菜,問他該選哪一塊肉比較好;甚至看到一塊肉覺得順眼投緣,就問老闆這塊肉可以拿來煮什麼,基本上跟肉販就是什麼都能聊(是還要聊什麼啦)。這些肉販都說得一口好菜,不見得是因為他們什麼都會煮,而是有些餐館也會跟他們訂肉,生意做久了,自然會累積很多料理知識,買肉時順便請教一下,常常有意外收獲!

菜市場3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年輕主婦的市場生存術

年輕主婦不太敢去傳統市場採買的一個原因,是價錢不像超市那麼透明,都是老闆在喊價。同樣的攤位,你跟媽媽分別去買一樣的東西,買到的價錢不一樣是絕對有可能發生的,這種怕買貴的擔憂,讓他們寧可去超市,有個清楚明瞭的交易。

我剛開始去傳統市場買菜時,也覺得非常沒有安全感,我就像是個誤闖大叢林的小白兔,每個攤商在我眼中都變成奸商,他們對我招攬的笑都充滿意味,我不知道誰該相信。戰戰兢兢跑了幾次後,我領悟出三個小訣竅。

  • 跟著歐巴桑排隊

歐巴桑腦子精得很,有內建的Excel隨時比價就算了,他們對品質的要求也非常高,老闆賣爛的東西絕對會被他們罵到厭世,所以如果看見某幾攤前面有歐巴桑在排隊,那通常是很值得信賴的攤販。我就是在歐巴桑人龍的引導下,慢慢找到我覺得物美價廉的攤商,以後就可以固定去買。

當然你還是要看一下人家到底在排什麼啦,跟著排老半天才發現人家是在買阿嬤內褲的話,別怪我浪費你時間。

  • 多走幾趟、來回比價再出手

有時如果拿不定主意要跟誰買,我會挑一樣食材當做比價基準,像是經過攤販,看到就問一下他們的蘆筍怎麼賣,有時問個兩、三攤,價差就開始出現了,這時你就可以知道每攤的定價高低,再回頭過去仔細挑選。

  • 跟老闆搏感情

我們年輕主婦雖然一臉很好騙的樣子,但別忘了比起歐巴桑,我們還是有比較高的顏值(怎麼淪落到要跟歐巴桑比顏值),跟老闆撒撒嬌,唉一聲說算便宜一點啦,很多時候還真的管用,雖然老闆都是一些歐吉桑,但能夠便宜個十塊錢,說起來還是很過癮的啊。

傳統市場必買:到傳統市場沒買到這些就太可惜了!

#01 手工麵食

手工麵食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我特愛聞新鮮麵條的麵粉香,就像在麵店的味道,傳統市場賣的手工麵食新鮮、口感又好,一次可以多買一些冷凍起來,絕對比超市賣的好吃。


#02 新鮮板豆腐

新鮮板豆腐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超市雖然有賣盒裝的板豆腐,但吃起來跟菜市場當日現做的就是不同,有機會的話千萬別錯過。吃不完的話,切塊放冷凍,就會變成凍豆腐,哪天要吃火鍋的時候就可丟進去煮。


#03 當季蔬果

當季蔬果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一個傳統市場裡面都會有好幾攤菜販,全部逛一圈,沒有什麼買不到!


#04 傳統醃菜(菜脯等)

傳統醃菜(菜脯等)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像是菜脯、酸白菜、雪菜這類,在傳統市場才會買到最道地的口味!


#05 新鮮海鮮

新鮮海鮮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菜市場可以買到新鮮捕獲的海鮮,種類繁多,還有泡在海水裡悠悠吐沙的蛤蠣,看了就覺得療癒。不知如何挑選,可以跟魚販請教,像是請他們推薦適合乾煎或是清蒸的魚,他們都很會!海鮮可以多買,回家立刻分裝冷凍即可。


#06 美味熟食(滷味)

美味熟食(滷味)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菜市場會有一些攤販賣熟食,像是滷味、涼拌菜,或是白斬雞等,可以買一些作為當天的菜色,另外再弄個青菜跟湯就可以開飯,輕鬆許多。


#07 特定部位的肉類

特定部位的肉類
Photo Credit: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無論雞豬牛羊,在菜市場都可以買到指定部位,分量也可以依需求切,能做的料理變化無窮,不用受限於超市的種類。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盤腿坐浮雲的快活主婦之道》,三采文化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林姓主婦的家務事2

從採買到料理的偷吃步進攻秘技大公開,讓你不瞎忙就做出超唬人的好料!
主婦,決定了一個家的模樣,而你做的菜,就是家的味道。

「我不是大廚,能教的終究有限,但我覺得做出好吃料理的關鍵,是對家人的愛。看日本料理節目時,問師傅美味秘訣,他們總意味深長地說:『是愛啊』,以前我都翻白眼,明明就是因為有加柴魚吧!但當了幾年主婦,真的感受到抱著對家人的愛,做出來的料理就是特別好吃,因為我們特別用心。」

進廚房從來不是件輕鬆的事,願你我記得下廚的初心,累了也別把自己逼太緊,我們沒有要走超級主婦的路線(摟肩),不想煮就不要煮才是快活主婦的生存之道!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