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kaj Wine

酒中之王,王者之酒的「貴腐酒」是怎麼誕生的?

酒中之王,王者之酒的「貴腐酒」是怎麼誕生的? Photo Credit: Visit Hungary

貴腐酒(Tokaji)一直是稀少、珍貴的代名詞。當太陽王路易十四以「酒中之王」稱呼時,更讓它的聲譽在歐洲大陸攀上頂峰,但卻很少人知道貴腐酒(Tokaji)是如何誕生的?就讓本文為大家細細道來。

無心插柳——神秘貴腐酒的起源

西元16世紀70年代,相傳匈牙利東北方小鎮——Tokaj悄悄地出現了貴腐酒。貴腐酒起源到底是怎麼出現? 目前為止仍眾說紛紜。但有一個較為可靠說法是當時匈牙利因為戰爭,必須徵調農民上戰場作戰,而當從戰場歸來的農民回到故鄉時,卻發現過採收期的葡萄園裡已面目全非。苦於當時物資缺乏,農民們硬著頭皮將葡萄釀成了酒。卻發現釀出的酒甜美無比,而這款酒,便是貴腐酒。於是乎,貴腐酒 ( Aszúbor ) 漸漸流傳下來。而最早的文字紀錄是在西元1571年左右,相關書籍目前封存在匈牙利Tokaj東邊Castle of Sárospatak裡的Rákóczi Múzeum內。

由神秘到法定——貴腐酒身份的確立

17世紀,是貴腐酒Tokaj的重要世紀,因為品種、釀製方式以及法定產區都在這世紀被確立。首先是品種,西元1611年,Furmint成為Tokaj區第一個法定品種,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貴腐酒法定品種。

緊接著是釀製方式。西元1631年,Laczkó Máté Szepsi提出關於貴腐酒Tokaj的釀製方式,該方式一直延續到今日。時至今日Szepsy酒莊的酒標上方標示羅馬數字1631就是為了紀念貴腐酒釀製方式問世的那一年。在西元1641年,以Mád村莊為首的相鄰12個村莊被正式定義為Tokaj法定產區。

攀向巔峰到名流競逐

任何偉大事物都需漫長時間醞釀,更重要是要有關鍵的齒輪,讓偉大發生。

擁有Tokaj地區大部分葡萄園的王子弗朗西斯——拉科齊二世(Ferenc Rákóczi II)在18世紀初經常拜訪歐洲的王室與貴族名流。在哈布斯堡獨立戰爭爆發後,拉科齊王子試圖與有影響力的歐洲君主進行結盟,其中包含太陽王路易十四、俄女皇凱薩琳等人。而領地的貴腐酒也因此成為談判桌上的名物,甚至由太陽王路易十四口中留下了讚美Tokaj的傳世名言「酒中之王,王者之酒」(Le Roi des Vins et le Vin des Rois)。

502px-After_Hyacinthe_Rigaud_(French_-_P
Photo Credit: After Hyacinthe [email protected] Commons Public Domain
路易十四畫像

在歐洲貴族間名聲大噪的貴腐酒Tokaj,讓當時的政府不得不正視它的巨大潛力與商業價值。為了規範、保障貴腐酒的品質,根據葡萄園的地質條件、陽光照射、以及貴腐黴菌滋長狀況,進行了3個等級的劃分,並在西元1737年由皇家憲章進行頒布作業。後來在西元1757年皇家頒布的法令,更將Tokaj規範了封閉生產區。在西元1765年跟1772年再次針對葡萄園的分級進行普查作業,這些由皇家直接頒布命令,貴腐酒的地位可見一班。

盛世的滅絕到重生

1880年代,葡萄根瘤蚜蟲病(Phylloxera)肆虐歐洲,重創了大部分的葡萄園, Tokaj也不例外,使他們喪失多數的葡萄品種。如果說根瘤蚜蟲病是天災,那1920年的戰事便是人禍。 1918年斯洛伐克和捷克一起組成捷克斯洛伐克,其中包括今天匈牙利的一部分,這引起了兩國的戰爭。到了1920年,戰敗國匈牙利與協約國簽定《特里亞農條約》(Treaty of Trianon),這條約讓匈牙利失去部分土地,其中被視為至寶的Tokaj產區被割讓了175公頃給了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

冷戰時期,酒莊收歸國有集中管控,讓Tokaj的貴腐酒光環逐漸暗淡。直到1989年匈牙利放棄社會主義,又漸漸的恢復為私人持有、引進大批外資,讓Tokaj區的釀酒廠設備逐漸更新。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釀酒師也慢慢將歐洲的釀酒觀念帶回故鄉。其中代表人物為Szepsy István。

05

恢復榮光的Tokaj區更展現出新的風貌。在西元2000年,由Szepsy István特選Mád村莊的一級葡萄園Úrágya誕生出Tokaj區第一瓶乾白酒,跌破國際酒評家的眼鏡。原來Tokaj的葡萄不僅能釀出亮眼的貴腐酒,也同時能發展出與布根地Burgendy與德國Mosel充滿細節風味的白酒。自此,Tokaj釀酒師紛紛跟進發展不甜白酒,利用葡萄園分級釀造出風味獨特的單一園,來凸顯每個葡萄園獨特的風土條件。

下一個盛世的誕生

西元200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Tokaj產區訂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定義範圍涵蓋了Zemplén山脈(在東北匈牙利)的山腳下,沿著Bodrog河,在Bodrog河和Tisza河的交匯處。該世界遺產及其緩衝區一共涵蓋了27個定居點的行政區域(13245公頃和74879公頃,總共88124公頃)。整個景觀、組織及其特徵是與千年和葡萄酒生產的傳統相互交織而形成的。自1561年以來葡萄酒地區的歷史記錄證明,葡萄種植以及貴腐葡萄酒的製作在三個丘陵地所圍繞的地區(the Tokaj-hill, the Sátor – hill of Abaújszántó, and the Sátor-hill of Sátoraljaújhely)。葡萄園分級制度為世界第一案例,其可追溯到西元1737年,當時的六世皇帝——查理三世 (Charles III, King of Hungary)頒佈法令將該區域訂定為封閉葡萄酒產區。

在歐洲,因為Tokaj的歷史榮景,部分區域也用該產區的葡萄酒生產名為Tokaj / Tokaj / Tokay的白酒,例如Alsace就有用Pinor Girs釀製的Tokay。

06

2006年2月17日根據歐盟法庭的判決,"Vinohradnícka oblasť Tokaj"為保護名稱,限定範圍為匈牙利Tokaj產區27 個村莊所生產的法定葡萄酒才能標示。並於2007年5月10日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佈。

但根據後來斯洛伐克共和國的要求,歐洲法庭於2009年7月31日通過斯洛伐克使用‘Tokajská/Tokajské/Tokajsky vinohradnícka oblast’ 的標示。爾後匈牙利與斯洛伐克在歐洲法庭上於2012年再次交鋒,歐洲法庭駁回匈牙利申請斯洛伐克停止使用相關標示一案,維持在 2009 年的判決致使目前兩國的相鄰產區在酒的標示上有所區隔。相關法案的判決公布在2014年2月13日的「歐盟官方公報」上。

後記

1920年根據《特里亞農條約》,Tokaj割讓了175公頃的葡萄園給了斯洛伐克捷克,但在西元1959年,斯洛伐克捷克通過新法,納入了鄰近四個村莊使得該產區擴大到了703公頃。西元1996年斯洛伐克共和國再次訂立新法,將產區再次擴大到了908公頃持續到了今日。

參考書目

  • Terra Benedicta - Tokaj and Beyond (Gábor Rohály, Gabriella Mészáros, András Nagymarosy, Budapest 2003)
  • The Wines of Hungary (Classic Wine Library) Paperback – July 28, 2006 by Alex Liddell
  • Tokaj: A Companion for the Bibulous Traveller Paperback – October 1, 2008 by David Copp
  • Tokaj Wine: Fame, Fate, Tradition Hardcover – July 1, 2010 by Miles Lambert-Gócs
  • Tokaj Kalauz Guide 2016 – Gault & Millau

同場加映

TNL溫馨提醒:「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本文經WINE&TASTE品迷網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WINE&TASTE 品迷網

品迷網,是由幾位葡萄酒愛好者組成的專業葡萄酒俱樂部。懷抱著熱愛葡萄酒的心,我們期望能將葡萄酒中的那份美好帶入大眾的生活,將所謂的"拼酒"、"醉酒"文化,轉變為"品酒",享受那葡萄美酒中的真正迷人之處。 http://winentaste.com/ 或請點下面連結

更多此作者文章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15 Mar, 2023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01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 電繪首選Adobe Photoshop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02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 Adobe陪你紀錄日常生活的新改變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03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