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出菸斗卻又說「這不是個煙斗」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正在北美館

雷內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即使沒聽過這個名字,你也一定在哪看過他的作品。藝術史上最知名的「煙斗」就是他的創作〈形象的背叛〉,畫了煙斗的圖上寫著:「這不是個煙斗」,讓人不禁想問「不然這是什麼?」
再稍微一想,你可能理解他的意思了,這只是一幅畫、而不是真的煙斗,不過,這難道不是文字遊戲嗎?雖然人人都知道藝術品只是一種再現、並不是它所描繪的對象,不過馬格利特卻是第一位如此明確地在作品中表達這件事的藝術家,也指向了藝術創作的本質問題。

在今年暑假重新開館的台北市立美術館,大家可以親眼一睹這位有趣藝術家的作品了。
甫於日前開幕的「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由長年鑽研超現實主義的學者、也是比利時夏勒華攝影博物館(Charleroi Museum of Photography)館長薩維耶凱能(Xavier Canonne)策劃,讓大家一探超現實主義大師馬格利特的生命奧秘。
這次展出1914至1967年間的130張攝影原件及七段影片,這些檔案直到1970年代中期、藝術家逝世十多年後才被重新發現,大多已無留存底片。這些珍貴的紀錄揭露了馬格利特於日常生活及創作過程中不為人知的面向,陸續而來的評論與研究也提供關於他創作動機和作品意涵的另一種思考方向。
雖然馬格利特從不以「攝影師」自居,對於拍攝的短片僅以「家庭影片」稱之,他也從未試圖展示自己的攝影及影片;然而,這些影像卻不只是家居自娛的隨興之作,而是跟他的繪畫作品關係密切,以異曲同工的方式道出馬格利特的思想內涵。
展覽以六個主題逐一開展:家庭相簿、形同家人、像個畫家、增效攝影、向攝影看齊:馬格利特與電影(拍攝)、假面鏡子,參觀展覽就如同翻閱馬格利特私人生活點滴的家庭相簿,循著線索探究他如何以創作者、導演與模特兒的角度出發,牽引出這些攝影和他畫作之間的對話關係。
從本次展出的許多攝影可以發現,馬格利特的攝影是他實驗、探索可能性的一種方法。他曾說:「我們所見的任何事物之下,都隱藏著其他事物,所以我們總是想看到被隱藏著的是什麼。」因此,在馬格利特的許多畫作中,都可以看見他「隱藏」的痕跡,而他的攝影也展現了同樣的手法。
除了攝影之外也能看到馬格利特拍攝的七段影片,雖然這些影片看起來像是紀錄片,但其中卻蘊含了藝術家的構思與情節,有創作成分在。此外,北美館更特別規劃馬格利特風格的閱讀區,能在此閱覽相關書籍、更了解這位大師。「揭相:馬格利特影像展」將展出至11月底,北美館更透露明年將會有一系列國際展覽的計畫,令人分外期待。
時間:9月29日~11月25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3A、3B展覽室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