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d logo eld logo

時尚背後|功成名就的接踵而來,是一連串始料未及的代價:Alexander McQueen

Story of McQueen

時尚背後|功成名就的接踵而來,是一連串始料未及的代價:Alexander McQueen

出身勞工階層的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憑藉天賦異稟及堅毅性格,在1990年代末期躍上檯面。大膽剪裁及奔放創意,被稱為「英國時尚的叛逆份子」。然而鎂光燈外的他,伴隨名氣與隨之而來的重重壓力,身心也逐漸瘋狂崩毀......

文字:艾莫西

看《時尚鬼才:McQueen》時讓我想起了在雜誌的那三年,一個看起來就是跟時尚八竿子打不著的傢伙闖進了大觀園,一切都很有趣。多年後回憶起那段日子,除開啟了我書寫的多元性外,同時理解了產業後面的人其實也是與你我無異的一般人,只是他們每天追著在乎的,卻是少數人才會關注的消息。而這樣的關注培養出的專業該用在何時?我想應該是開始可以從大量訊息中分辨出自己正在目睹一個未來潮流的眼界,然後用媒體力量推波助瀾的決心吧。

電影《時尚鬼才:McQueen》講述的是英國知名服裝設計師李·亞歷山大·麥昆(Lee Alexander McQueen)的紀實影片。片中的McQueen曾是個胖小子,看不出與時尚有任何關聯,但這個穿著寬鬆襯衫與垮牛仔褲的傢伙卻總能製造話題,他經手的服裝設計充滿驚世駭俗的元素,在業界擁有「英倫壞孩子」的封號。

出身倫敦小鎮的McQueen家境一般,父親是名計程車司機,母親則是老師。父親原本希望McQueen成為修理工人,但母親發現了他對於裁縫的高度興趣,在她的支持下McQueen 16歲到城裡的訂製服店擔任學徒,開啟了他踏入時尚圈的根本。後續被業內人士發掘其出色才華,一路將Alexander McQueen推向時尚圈的頂峰。聽起來像是千里馬遇伯樂的美好故事,然而《時尚鬼才:McQueen》呈現出來的卻不那麼美好。原來在這些時尚背後,功成名就的接踵而來,往往是一連串始料未及的代價。

《時尚鬼才:McQueen》07

Photo Credit: 時尚鬼才:McQueen,Giloo提供

電影透過Alexander McQueen領軍的四場時尚大秀串起他在成名前後的各個時期。四段影像原本應該是要記錄他如何從沒沒無聞到引領時尚,未料最終卻成了McQueen的一生。即使八年的時間對時尚界悠久的歷史發展而言如此短暫,但McQueen留下的脈絡與其影響,至今仍深深撼動全球。

「設計必須要挑動人的感官。讓觀眾觀看時擁有憤怒或驚嚇的心情,對我來說才有意義。因為設計的飽滿來自情緒。」——Alexander McQueen

這四場時尚秀,場場都令人驚艷,就連我這種對時尚敏銳度不高的人都看得入神。McQueen的秀主題明確,帶有黑暗且令人不安的詭譎華麗成為他服裝設計的顯著風格。電影安排的第一場走秀主題為「開膛手傑克與跟蹤他的受害者」,這場秀是他1992年的畢業作品,暴力美學的背後,藏有McQueen真實成長背景的陳述。McQueen出生在倫敦東區,正是開膛手傑克殺害五名妓女的犯罪地點。然而暴力元素不單來自百年未解的懸案,同時亦參雜了部分他的私人記憶。這個畢業作品沒有為McQueen帶來理想的成績,但卻因此為他帶來生命中的貴人——伊莎貝拉布羅(Isabella Blow)。

任職時尚雜誌的Blow看見了McQueen的才華,不但想盡辦法買下McQueen所有設計,更極力將他推薦給身邊時尚界的友人。當時的Isabella Blow其實也還不是一線的時尚觸角,買下McQueen的所有設計還用了分期付款,不過這兩個尚在時尚產業外圍渴望一席之地的人從此成了摯友,幾乎可以說McQueen能被時尚圈發掘進而踏入高端時尚殿堂,如果沒有Isabella Blow,恐怕一切都不會如此順利。

McqueenFeat
圖左Isabella Blow,右Alexander McQueen

實力與機遇,到了某種關鍵時刻就會成為對立的兩方。McQueen在時尚界逐漸闖出了名堂,被Givenchy邀請前往巴黎總部擔任創意總監一職,對McQueen來說,他認為這是他實力展現的具體證明。在以他為首籌組的Givenchy創意小組中,他沒有給予Isabella Blow任何職位,也沒有在金錢上回饋Isabella Blow。夢寐以求的工作意外成了他們兩人心中的芥蒂。貴人與實力的難解拉扯,在片中有相當深刻的描述。而影片中訪談了數位當時跟McQueen一起前往Givenchy工作的友人,憶起當時他們在巴黎租了一層樓,生活與工作都在一起,這是他們闖蕩時尚嶄露頭角最美好的期間,互相欣賞也互相打鬧。精品設計闖入了一票來自東倫敦的街頭頑童,他們玩世不恭又興致勃勃,不拘小節且大膽奔放,他們可以與裁縫工人一起吃員工餐,沒有架子只有做事。片中回憶這段成名在望時期的影像著實美好,只是誰也沒料到,原來夢想成真的背後還會有悲傷的故事。

《時尚鬼才:McQueen》05

Photo Credit: 時尚鬼才:McQueen,Giloo提供

大多數的人一生都在追逐,在渴望夢想成真的期盼中度日,只有少數人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於是他們會進入另一個層次,夢想成真之後呢?走紅意味著被更多雙眼睛關注,關注代表著有人隨時都想把你拉下來。McQueen的成名與他引發的話題都是媒體熱愛的篇幅故事,在1995年秋冬系列「Highland Rape」的時尚秀中,他更透露了自己童年曾被姊夫侵犯的事實,而她的大姊是長期的家暴受害者。這些悲痛的經歷成為餵養McQueen的設計養分,「我想把這些故事說出來,用服裝的力量展現出女人的堅強,呈現出讓男人與世界看了會害怕的能量。」McQueen的設計不單只站在時尚的角度,更多部份來自對身邊親友與世界的同理關懷。經歷成為他最不可取代的設計來源,也讓其他服飾設計師望塵莫及。

「你可以繼承我的品牌,但你不可能成為我,我腦海中的一切你都無法擁有。」——Alexander McQueen

成名之後不單只帶來關注,其他品牌的邀約與媒體追逐,逐漸成為McQueen生活中的無形壓力。這個來自東倫敦不知天高地厚的壞小子笑容開始少了,對某些事在乎了起來。他去抽了脂讓自己擁有合乎時尚眼光的身形,與好友們一起工作的樂趣也不再如昔。為了兼顧自己的品牌與Givenchy的工作,龐大的壓力讓他開始吸食毒品與放縱自己的私生活,這也讓當初跟McQueen一起打拼的夥伴決定離開。片中訪談的當事人提到了這段回憶:「我離開的時候沒有人來送我,好像我那些年的付出都像虛幻。我回想起那一刻就會難過。」《時尚鬼才:McQueen》的內容發展像極了通俗劇中的那些從青春死黨到進入社會後的各自漸行漸遠。原來人生與電影相去不遠,這樣的故事都是千篇一律,片中的訪談都相當深刻且令人動容。我真心感覺到他們有多麼熱愛這份工作與他們彼此的情誼,儘管有些人有些事就此不在也不再了。

TIPWWFDX7ZADDIMRE5MVDYV3PM

Photo Credit: 時尚鬼才:McQueen,Giloo提供

以時尚為名的紀錄電影,譜寫的卻是真實的人,那些隱藏在時尚背後、置身其中才能明白的故事。四種時期的時尚秀錄影帶寫入了三場死亡,包含了McQueen的摯友Isabella Blow、McQueen的母親、與McQueen自己。如絢麗煙火般短暫的停留人間,或體會到了世間真正深刻的都無法回頭,他在母親過世後一週自縊身亡。當人們以為這個時尚圈的壞小子氣焰正盛即將大鵬展翅時,McQueen卻追隨著畢生的設計繆思,跟隨母親的方向飛翔而逝;也或許他只是累了想好好休息。無論如何,我們都無法知道McQueen在決定離開人間的那一刻是怎麼想的。不過他留給人們的著實已經太多,關於時尚的獨到見解,關於打破階級的服飾設計,關於黑暗面的力與美,這些令人們趨之若鶩的一切成為他存在的證明。片中McQueen習慣拿大把剪刀直接朝衣服明快剪下那些他覺得過多且不必要的布料,不畫線也不做記號只憑直覺,Alexander McQueen的設計能如此充滿能量,或許正是來自於這股無比高調且富有生命的剪裁力吧。

當我想起McQueen拿起剪刀的模樣,似乎就能稍稍理解他選擇離開的理由了。有些人一生短暫,或許只因他的全力比你我畢生心力還漫長。有的人對待生命的方式就像一個明快的剪刀手,覺得夠了就喀擦剪下。看著電影,我同時明白了,那些還放不開的才能讓我們活著。

本文經giloo紀實影音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精選轉載 avatar

精選轉載

TNL 編輯精選好文轉載,感謝作者的熱情分享!

更多此作者文章

此篇文章含有成人內容,請確認您是否已滿 18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