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mory rewind

為何2004年是海洋音樂祭比賽史上最常被討論的一年?

27 Aug, 2018
為何2004年是海洋音樂祭比賽史上最常被討論的一年? Photo Credit: SaidayFlickr CC BY SA 2.0

長髮飄逸語氣斯文條理分明的胡子平,是樂評圈及音樂文字工作者最重要的前輩之一,筆名「Ricardo」,熟人都稱他「綠爸」,後文我也會這樣稱呼他。他在千禧年時策劃的《另翼搖滾注目-最值得聆聽的音樂創作》受到許多搖滾樂迷熱烈矚目,更曾在當年頗具影響力的音樂雜誌《Pass》擔任寫手。2004年,他首度受邀加入海祭評審團,該年評選出假死貓小便與蘇打綠,之後兩團各自有戲劇性的音樂發展,成為海洋音樂祭比賽史上最常被討論的一年。

綠爸第一次去海祭是在2002年,他說一方面是因為好奇,想了解這個活動,另一方面那年的表演者有胡德夫、巴奈和陳建年,於是他自己搭山線火車前往現場,踏上首度的海祭之旅。2004年,他受到從海祭首屆大賞就擔任評審的葉雲平邀請,加入海祭評審群。

回憶2004年,海洋大賞評審故事

「2004年,葉雲平擔任Tower Records發的《pass》雜誌總編,我、馬欣、林哲儀、Elsa等人也都在《pass》,印象那時差不多有一半的《pass》寫手都當過海祭評審,之後我也受邀加入,除了《pass》的編輯群,也有邀請像李欣芸、賈敏恕等唱片界資深音樂人,共同組成評審團陣容。」

因為有剛被電影《追殺比爾》收錄在原聲帶的日本女子搖滾團The 5.6.7.8's,以及美國團Andrew W.K.Black Rebel Motorcycle Club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等樂團加持,所以2004年海祭人潮比起以往更加洶湧,不單場外人潮沸騰,海祭參賽名單也出現頗多佳作。

「那年有120幾個樂團報名初選。角頭在評審工作開始前就會要求每個樂團按照評審人數準備足份的資料,內容包括燒好的參賽歌曲以及紙本歌詞,收集完後再透過快遞分送給每個評審一人一大箱的參賽資料。雖然工作量頗大,不過幸好我們聽音樂很快,加上樂評工作的長期磨練,從一些重要的片段,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個團有沒有想法以及水準程度到哪,所以評審速度還算蠻快的。」

2000年初臺灣的嘻哈圈初成形,到了2004年已有許多嘻哈團體參賽海祭,綠爸說初選時拷秋勤、參劈、大囍門等團都有丟作品來,「那時的嘻哈團雖然技巧還不太純熟,不過裡面有很多很棒的想法,像參劈和大囍門的作品相當批判,我非常喜歡,就先挑出來,希望他們有機會可以進複賽。那時複賽分成兩場,在西門紅樓旁邊搭個小舞台就辦了,連續兩天我們就坐在城市的小角落和民眾一起看複賽團的表演。」

那時評審席分兩派,一派是著重基本功與技巧派的老師,綠爸與另一位資深樂評馬欣則偏向以創作的想法來給分,希望能鼓勵新創樂團出頭。

「雖然很多樂團技巧純熟,但常因此卡在技巧跳不出框架,聽起來反而沒有新鮮感。後來的評審制度改為更制式的方式,很像主流的觀念,Key不準就扣幾分,彈錯音再扣幾分,我覺得反而可能無法從宏觀的角度來思考樂團作品的音樂性。」

上百組的樂團們經過初賽到決賽的評選,到了最後一刻,假死貓小便與蘇打綠得分平手,夢露(後來更名為阿霈樂團)以及熊寶貝差一票,經過激烈討論後,評審團確定讓假死貓小便獲得海洋大賞,綠爸解析:「假死貓小便之所以獲勝,主要是贏在團員整體技巧比蘇打綠穩健,主唱雖然聲線不像青峰這麼特殊,但很有自己的特色,無論從各方面來看都很出色,團員們的能力水準也相當平均,比起當時的蘇打綠更有『Band』的感覺。」

2017年海祭由角頭舉辦,綠爸也再次受邀當海祭評審,這次決選不像2004年那樣糾結,海洋大賞的得主很快就由重金屬樂團「火燒島」確定勝出。

「我在Legacy的見證大團就看過火燒島,那時他們的表現就很傑出,就是個重金屬團充滿魄力的樣子。到海祭比賽他們更加用心,除了演出還畫了屍妝,其他樂團這方面相對弱勢,所以壓倒性地贏得海洋大賞,反而評審團大獎及海洋之星有厭世少年Triple Deer等樂團在拉鋸,最後由厭世少年勝出,他們除了表演出色,網路票選的呼聲也最高,大家對結果也沒有太大的爭議。」

但是,事隔十幾年後再次從評審席的視角俯瞰沙灘上的一切,綠爸內心還是頗有感觸,時光飛逝,他說自己仍坐在棚子上,可是台下的人似乎已經不是同一批人了。

「不知道十幾年前的那群年輕人,是否還會回到海祭來看演出?還是他們早已忙著為生活奔波,漸漸淡忘了這片沙灘上,搖滾樂曾帶給自己的那份感動?」從上台為決賽十強評分,到活動結束之後,返家的路上,他的腦海不斷閃過這樣的感慨。

除了音樂文字工作,綠爸的人生還有鮮為人知的建築專長,在建築業接案的歷程中,他剛好接到了海祭旁福隆飯店的案子,對海祭及福隆醞釀出與眾不同的深刻情感。

「福隆飯店的案子印象大約2011年左右開始做,為此必須經常前往貢寮。建築業的案子通常時間都很長,工地常一待就是三、四年,比起一般只在海祭舉辦時才會出現的樂迷,我凝視過從早到晚甚至一年四季的福隆海岸,超過365天的相處,情感體會也更深刻一些。」

他說,清晨時的福隆沙灘最美,曙光乍現前,爬上旁邊靈鷲山,就可以俯瞰日出的陽光灑滿整片海岸,非常之美。福隆的夕陽也很有看頭,有一次他監工到很晚,傍晚經過沙灘旁剛好巧遇日落美景,橘黃色的餘暉穿透被海風徐徐吹拂的金色海砂,光影非常美好,他停下腳步凝視許久,是生命中很深刻的回憶。

大部分人對福隆的印象都是夏天舉辦海祭時的樣子,有沙灘有音樂有啤酒還有艷陽和比基尼辣妹滿場跑,但綠爸卻說,他比較喜歡冬天的福隆:「一方面我很喜歡吹風,風越大覺得越舒爽!福隆東北季風蠻強的,身心都會覺得很愜意(笑),另一方面冬天遊客比較少,大部分都是情侶或外國人,沿著彩虹橋內側雙溪旁的棧道往龍門走,可以同時感受河岸的氣氛與大海的美景,建議大家有空不妨也嘗試看看冬季的福隆之旅吧!」

綠爸推薦的看海歌單

Red-Hot-Chili-Peppers-Californication

#01 Red Hot Chili Peppers《Californication》

Red Hot Chili Peppers來自炎熱且濱海的美國加州,音樂調性很有當地氣候環境的感覺,這張《Californication》推出時暢銷一千五百萬張,不但是RHCP最有代表性的專輯之一,也是很適合邊看海邊欣賞的專輯。

fd73cb36475850edbef4b97bfea9b77801a77a8e

#02 Neutral Milk Hotel《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

當年新迷幻的經典。雖然在沙灘上大家都沒嗑藥,可是頂著烈日曝曬,一邊聽著搖滾樂,心神都會變得有點自然鏘,《In the Aeroplane Over the Sea》跟海洋音樂祭的感覺真的很像!

6751ff061f75e2ad4f0b815e42196550ebeebecb

#03 The 5.6.7.8's《Bomb the Twist》

我覺得她們是很特別的樂團,是由三個日本大姐組成的女子搖滾團,來海祭的前一年(2003年)她們翻玩The Rock-A-Teens〈Woo Hoo〉被收在烏瑪舒曼主演的《追殺比爾》原聲帶中,我評審的那年她們來海祭時有唱這首歌,短短兩分鐘就能征服全場,值得好好回味一下。


同場加映

本文摘錄自《無聲搖滾:海洋音樂祭‧敬與海一起發生的所有美好》,時報出版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書籍介紹

2814fda387bd75baa2439ee509374a78

沙灘閃閃發亮,海水正藍,帶著融化鐵軌的熱情,跳上往貢寮的火車,奔向搖滾仲夏。而有一群人,在讓你盡情享受音符和海潮的淘洗之前,他們的旅程就開始了……

這是一場無聲的搖滾,一群人的夢想成真。

本書是海祭十八年來,首本紀錄後台故事的訪談書。全書側寫包括樂團、樂迷、硬體、攝影、居民、評審、庶務總管、企宣人員……等海祭人物在幕後的無聲搖滾故事,一覽包括強颱來襲前工作團隊與天地抗衡的海灘故事、居民和海祭的情感磨合、評審席上的角力戰以及塵爆事件帶給海祭的停辦衝擊,帶領樂迷從多元視角重新認識「海洋音樂祭」這個臺灣最長壽的超大型國際音樂慶典。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古家萱

精選書摘

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更多此作者文章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15 Mar, 2023
漫畫家高妍用Adobe畫出跨越文化與世代的日常感動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漫畫家高妍結合私人經驗與日常觀察,用畫筆凝結出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從學生時期就開始創作的他,持續用Adobe軟體製作所有的漫畫和插畫。採訪這天高妍邀我們走訪他作品場景中常出現的台北溫羅汀一帶,並和我們分享自己的創作經歷。

用Photoshop與InDesign,從獨立出版小誌做到暢銷商業單行本

2022年5月25日,高妍的首部單行本《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在台灣和日本同步發行,不到一週內,台版和日版紛紛「重版出來」,以25歲的新銳漫畫家來說是相當驚人的成績。《綠之歌》同名短篇是高妍在大學時期自費出版的32頁漫畫作品,經過五年時間發展成長篇,故事描述一位台灣女孩「綠」深深愛上日本搖滾傳奇細野晴臣的音樂,而音樂又帶著他遇見許多美好的事物。

「無論是插畫、漫畫,我的作品都以電腦繪製為主,」目前在台日兩地活動的高妍,趁著回台期間帶我們到公館的另類漫畫店Magasick,那裡幾乎是唯一能找到他所有早期自費出版作品的地方,「我通常會先用Photoshop繪製漫畫,接著進InDesign做每頁漫畫的初步排版,打上對白內容,並且讓編輯知道漫畫的順序。」高妍一面介紹他的作品,一面和我們說明工作流程。

《房間日記》、《海的画報》、《荒原》、《1982》到《綠之歌》短篇,翻閱一本本插畫、漫畫作品,令人感受到高妍持續雕琢自己的技巧,不只是畫面、意象和氛圍的經營,在書籍的裝幀上也不斷實驗。《綠之歌 - 收集群風 - 》的書籍設計也由高妍親自操刀,書衣扉頁設計成演唱會門票,隨書附上的歌詞本則選用紋路明顯的特殊紙,精緻得如一本獨自成立的小誌。

☞ 用Photoshop和InDesign製作出版你的作品吧!

01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繪圖板搭配Photoshop,陪伴漫畫家一路成長

「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我就一直在用電腦畫畫,電腦繪圖比起手繪對我來說是更親近的媒材。」直到高妍國中時,母親送給他一台繪圖板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繪圖板搭配Photoshop就成了他創作用的固定班底,「有時候我在畫水彩或素描的時候,都會覺得『天啊,讓我按上一步!』」高妍笑說自己從電繪切換到手繪時常忘了不能重做步驟。

除了自己的作品之外,高妍也經常承接書籍和雜誌的繪製委託,像是村上春樹的散文集《棄貓》由收錄了11張高妍的插畫,以及旅日台灣作家李琴峰獲得芥川獎的《彼岸花盛開之島》台版書封,同樣也出自高妍之手。村上春樹曾形容高妍的畫「喚起某種令人懷念的共鳴」,或許正是這樣的特質,使他的作品能夠觸動不同文化與世代讀者的情感。

☞ 電繪首選Adobe Photoshop

「我在用漫畫拍電影」

「我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以自己的私人經驗去發展。」台北溫羅汀一帶是高妍漫畫中經常出現的場景,也是他現實生活中最熟悉的區域,但即便在這麼熟悉的日常中,他總能觀和感受到新事物,並且將它們放進作品中。「每天好好感受自己的生活的改變、新的相遇、新的離別,把這些離別具象化成完整的故事。」

採訪這天我們也來到位於台電大樓站附近的咖啡店與Live House「海邊的卡夫卡」,《綠之歌》裡主角小綠與南峻就是在這裡相遇。「我覺得這些東西如果不透過像文字、日記、圖像作品的方式去記錄,有一天就會消失,這些遺忘跟失去是非常可惜的。」海邊的卡夫卡經過18年的歲月,近期也因為都更即將和大家告別。

02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我其實在用漫畫拍一部電影。」高妍在作品中透過背景的寫實處理、人物之間表情的細膩變化,以及水平橫向的構圖去營造出電影鏡頭的感覺,「讓讀者進入故事,並在無意之間將自己帶如故事主角的心境。」雖然生活中充滿離別,但讀者透過閱讀高妍的作品,也許可以不斷地與這些文化場景重新相遇。

☞ Adobe陪你紀錄日常生活的新改變

把感動帶給讀者的瞬間

「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什麼天才,我只是非常非常努力在做每一件事情。」以高妍的年紀對應他身為創作者目前的成績,確實常令人讚嘆他繪畫方面的才華,但不為人知的是他的高度自律,「在執行作品上,我很像一台機器,時間到了我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最後把作品透過非常有紀律的方式完成。」

高妍和我們分享他在日本漫畫月刊《Comic Beam》連載《綠之歌》期間,每日醒來吃完早餐就開始工作,一路繪製到晚上,中途除了吃飯其餘時間都不中斷地畫直到睡前。每月連續25天都是這樣的節奏,直到交出當月的稿件,又接著準備下個月的連載。

030
Photo Credit: The News Lens Brand Studio

「最重要的事情是對作品誠實。當你今天很善待這個作品,很想好好地讓這個作品被跟你有一樣感動的人看見,我相信那個人會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感受你作品帶給他的力量。」對高妍來說這樣的瞬間就是做作品最棒的時刻。你也有想要分享的感動嗎?一起透過Adobe系列軟體來踏出創作的第一步吧!

品牌贊助

由every little d《廣編團隊》製作,由品牌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更多此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