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電影,向來是帶給創意人士靈感的最佳媒介,不同於紙本的二維邏輯,多數電影始於讀物,之後結合聲、光、影、音,讓觀眾能夠更全面性地了解創作者的通盤思維。今日,我們邀請到10位業內名人,為讀者推薦一部對其創作生涯有所啟發的經典電影:
文字:Shawn Chang
#01:《猜火車》Trainspotting

Photo Credit: 猜火車,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齊振涵|wisdom創意總監
「Trainspotting」意指當時英國許多無所事事的年輕人,閒暇時便到鐵軌旁邊猜測火車到站時間,而以此為名的《猜火車》,正是講述一群生活在愛丁堡的癮君子,成天吸毒鬧事的荒唐歲月。
《猜火車》獨有的剪輯手法與黑色幽默的表達方式,直至今日仍舊對於全球次文化與獨立電影影響甚鉅。本片更在1999年,獲得英國電影協會100大英國電影第10名。
2016年,導演Danny Boyle召集原班人馬回鍋,拍攝睽違20年的續集《猜火車 2》,儘管票房與迴響皆不如上集,但這個歷史性的回歸畫面,仍舊讓久候多時的《猜火車》信眾大呼過癮,並正式與不羈的青春告別。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我非常激賞電影中的名言「Choose Life」,因為你我都知道,人生總是有得選擇的。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Photo Credit: 猜火車,HYPEBEAST提供
當年上映時,似乎大家都理所當然地喜歡男主角Ewan McGregor飾演的Mark Renton,包含我自己在內。我看了很多遍《猜火車》,隨著時間與空間的變換,現在的我反而最喜歡Jonny Lee Miller飾演的「Sick Boy」。
電影中「Sick Boy」的造型帶點雅痞感,自信卻又有點輕浮,而我自己也和「Sick Boy」一樣是個007迷,因此後來在製作自己的服裝服裝品牌時,我也會想要在服裝上呈現出有點帥又有點壞的氣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我想應該跟大多數人一樣,是Ewan McGregor 在「全蘇格蘭最髒廁所」馬桶深海游泳那幕。那個意境跟手法的呈現不但讓畫面一點都不髒,反而還有靜謐的美感出現。
#02:2001太空漫遊 2001:A Space Odyssey

Photo Credit: 2001太空漫遊,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Fiona Guo|Fasicart創始人
由美國傳奇名導Stanley Kubrick,在1968年所推出的科幻鉅作《2001: A Space Odyssey》,藉由近3小時的片長,講述從猿猴時代到科技紀元的人類旅程。
不同於當時多數的大眾娛樂電影,Stanley Kubrick完全以「視覺」為主體呈現故事(全片對白部份僅佔約半小時),被後世推崇為往後50年星際科幻電影的最佳典範。
儘管上映當時毀譽參半,但《2001: A Space Odyssey》依舊坐上1968年的北美年度票房冠軍王座。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我很佩服Stanley Kubrick在將近半世紀之前,就能打造出《2001: A Space Odyssey》的宇宙狀態,無論是爆破、人造引力到細節設定,完全沒有一點馬虎與苟且。

Photo Credit: 2001太空漫遊,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Dr. David Bowman與Dr. Frank Poole。我喜歡他們的紅、黃太空裝造型。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太多了,比方Dr. David Bowman穿著太空裝出現在旋轉走廊的畫面,還有結尾他出現在房間,看著各個階段衰老的自己,我認為上述這兩個場景,無論是意境或是畫面都處理得非常成熟。
#03:《AKIRA》

Photo Credit: AKIRA,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李雨山|PRONOUNCE設計師
2017年因為與Supreme的聯名合作,而再次回到大眾視野的《AKIRA》,是由大友克洋在1998年改編同名漫畫,所推出的日本現象級動畫電影。不
同於一般適合闔家觀賞的日本動畫,《AKIRA》的敘述風格十分血腥暴力,但其畫面與分鏡的出色處理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值得一提的是《AKIRA》電影中,毀滅再生的「新東京」也在2019年時,為隔年登場的東京奧運做準備,神準的巧合是否令你驚呼連連?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我覺得《AKIRA》對於作為設計師的我非常有啟發,無論是從美學還是想像力,即便是現在來看都還是覺得非常新鮮與刺激。

Photo Credit: Akira,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應該就是Akira本人,他雖然是日本東京大爆炸的元兇,但還是有其善良的一面,這種亦正亦邪的人格特質我覺得很真實。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變異的過程。那種機械與肉體扭曲所展生的震撼、張力與矛盾美學,讓人完全忘記這是一部動畫電影。我認為《AKIRA》是為大人量身打造的動畫片,因為故事中的每個情節都告訴觀眾,當弱者獲得超能力,絕不是天真爛漫的使用維護世界和平,而是徹底失控的複仇、暴走與反擊。
#04:《魔法阿媽》Grandma and Her Ghosts

Photo Credit: 魔法阿媽,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江奕勳|Angus Chiang創意總監
由台灣地區知名導演王小棣,在1998年以台幣4,000萬(約等於人民幣880萬)打造的《魔法阿媽》,堪稱華語原創動畫電影的先驅作品之一。
《魔法阿媽》複製Disney動畫製作模式,以真人表演配音為先,後繪製畫面。故事描述主人公豆豆因父母出差,被寄放至鄉下阿媽家,展開一連串祖孫與台灣地區傳統民間信仰的精彩故事。
本片在20年前因社會風氣保守,被批評怪力亂神落馬當年呼聲極高的金馬獎,但卻在隔年成功摘下美國芝加哥兒童國際電影節動畫影片佳作獎。

Photo Credit: 魔法阿媽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高中所學的專業是動畫設計,而《魔法阿媽》正是第一部台灣地區自製的動畫長片。這部電影描繪許多有關台灣地區獨有的本土文化,如放水燈、中元普渡等民間習俗,還有90年代初期流行的歌仔戲與綜藝節目,這些元素透過《魔法阿媽》這部電影,以不同的角度將台灣地區獨有的文化表徵幽默地詮釋出來。
我很欣賞這樣的創作與表達模式,而《魔法阿媽》也影響到我日後創作品牌時,對於台灣文化並將之置如其中的執著。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應該就是阿媽吧,這個阿媽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角色,電影裡她常用閩南語說出一些非常在地的俗語,但同時又能道出平凡人心聲,搞笑之餘卻又很真誠,就像是傳統台灣阿媽的縮影。

Photo Credit: 魔法阿媽,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最讓我覺得感動的是,當阿媽知道孫子豆豆背叛她時(電影中孫子豆豆與惡靈協議,要將阿媽賣掉交換回到城市家中),卻沒有任何的怨言與責備。
我在《魔法阿媽》這部電影裡,看見那種長輩對孫兒女的無悔付出,也讓我更加珍惜與了解台灣三代同堂的相處模式。
#05:《大吉嶺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

Photo Credit: 大吉嶺有限公司,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周師墨|STAFFONLY品牌主理
這部由《犬之島》鬼才導演Wes Anderson在2007年所推出的作品,描述三名兄弟,在長兄提議藉由一場橫跨印度之旅,重新找回自父親喪禮結束後,三人逐漸冷卻的兄弟之情,另外兩人雖然對於作伴旅行的提案並不熱衷,但卻因為各自想逃離現階段糟糕的生活,而選擇攜手踏上旅程。
這趟印度之旅最終雖然完全背離長兄計劃,但卻令三人在旅程結束後也悟出對於生命真正的意義與追求。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我一直都很喜歡Wes Anderson講述故事的巧妙方式。同時,作為一個服裝設計師,我尤其讚賞《The Darjeeling Limited》中的服裝語言,微妙且能從小細節設定上,看出三兄弟在不同階段的個性與心態變化,非常精緻。

Photo Credit: 大吉嶺股份有限公司,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這部電影和其他電影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我沒有特別喜歡其中的哪個角色,反而是由這三兄弟所組成的團體狀態讓我覺得異常有趣。電影中三人時不時會陷入信任危機,但絕大多數的時候仍舊處於微妙的和諧色盤裡。
服裝上也多少混入了此次印度心靈之旅的各種奇妙元素,像是穿著不同灰度的西裝,卻搭配著黃色的鮮花串及額頭上的紅點,還有整套搭配好的睡衣加上眼罩套裝,都是非常可愛且畫龍點睛的安排。

Photo Credit: 大吉嶺股份有限公司,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結局時,三兄弟為了在最後趕上大吉嶺紅色火車最後一節車廂時,在月台上瘋狂奔跑,把他們那一打定制的經典明黃色皮質行李箱全都拋諸身後。
畫面上皮箱延鐵軌撒了一地,也暗示著三兄弟徹底拋棄人生多餘繁複的負擔,是相當酣暢淋漓坦蕩蕩的結尾,我覺得很過癮。
#06:《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THE END OF EVANGELION

Photo Credit: 新世紀福音戰士,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溫雅|STAFFONLY品牌主理
《THE END OF EVANGELION》是承接1997年上半年推出的《EVANGELION:DEATH & REBIRTH》,通算為《新世紀福音戰士》的第二部動畫電影。
《THE END OF EVANGELION》主要分為「第25話Air」與「第26話真心為你」兩部份,同時也是電視版最終兩集的重製版,與電視版不同的是,劇場版從外側角度描寫人類補完計劃。隔年,東映推出了前兩部的合體版《REVIVAL OF EVANGELION》,而這部電影也被視為認為是《新世紀福音戰士》劇場版的最終樣式。

Photo Credit: 新世紀福音戰士,HYPEBEAST提供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自己本身就是《EVANGELION》的粉絲。我覺得這部動畫雖然是以機器人為呈現,但更多的故事卻是在描述「人性」的體現,而「人性」未必是過往機甲片裡面經常讓人感動的自我犧牲,反而更多像是「初號機」暴走,這種本能對於生存的渴望,相對於其他生物的掠奪吞噬,我覺得更加真實且震撼。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初號機。雖然它不是人類可能無法用「造型」這個詞來形容,但單單角色本身的設定,就我看來已經完全達到現代藝術的境界。

Photo Credit: 新世紀福音戰士,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應該是背景音樂放著The Beatles的「Hey Jude」,而頻幕上全部人類都化作閃光十字架的這個畫面,至今回想都覺得非常震撼。是藉鑑或致敬我不敢迳下斷語,但不可否認《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結局的人腦蘑菇雲,與這個場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極高相似度。
#07:《真愛挑日子》One Day

Photo Credit: 真愛挑日子,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Michael F. Hsieh|Ne.Sense造型總監
改編自同名小說的《One Day》,是由丹麥導演Lone Scherfig所執導的經典浪漫愛情電影。故事描述男女主角在1988年7月15日畢業晚會當晚邂逅,決定只做朋友的他們,約定好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相約見面,自此兩人情牽10數年,卻在終於走向彼此後因為一場意外悲劇而嘎然終止。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我非常喜歡《One Day》這部電影的色調及悲傷的結局。做為一個創意人士,我始終認為「愛情」是非常重要的靈感來源。

Photo Credit: 真愛挑日子,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因為自己本業是從事造型方面的工作,所以在看電影時我會特別注意主角的服飾搭配,特別像是《One Day》的故事線橫亙了將近20個年頭,服裝造型有沒有隨著變化成熟,是造型師非常重要的功課。
男主角Jim Sturgess在電影裡面,無論哪個時期的穿著都非常稱頭,復古中又帶點Chic,頗符合這個角色浪漫且隨性的感覺。

Photo Credit: 真愛挑日子,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電影即將結束時,Jim Sturgess 飾演的Dexter Mayhew 和女兒說出「I miss my best friend.」。無奈,卻很真實地道出人生。
#08:《安妮霍爾》Annie Hall

Photo Credit: 安妮霍爾,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林筠葦|JUN WEI LIN設計師
被認為是Woody Allen的半自傳性電影(但他本人始終否認),同時也是他在70年代最成功的經典之作《Annie Hall》,不僅一舉拿下第50 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更在「Bravo's 100 Funniest Movies」(電影史上最有趣的100部電影)獲得第28名。
故事描述Woody Allen飾演的男主角「Alvy Singer」,與Diane Keaton 所飾演的女主角「Annie Hall」,糾葛卻又帶點幽默的的羅曼史。有趣的是,Woody Allen與Diane Keaton在拍攝電影期間曾經交往,之後也如電影般,即使分手卻也維持極好的友誼關係,果真是戲如人生。

Photo Credit: 安妮霍爾,HYPEBEAST提供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Annie Hall》開啟了浪漫電影的一個時代先河,愛情不一定是想像中的那麼完美。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女主角Annie Hall。她的造型很Classy。我覺得Annie Hall應該算是電影史上前幾個,開始嘗試打破男女服裝藩籬限制的重要角色。她是一個會穿西裝背心與男款長褲的女孩,奇妙的是在電影裡她不但不男孩子氣,反而在舉手投足之中,有種迷人的性感魅力。

Photo Credit: 安妮霍爾,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Alvy與Annie站在Annie紐約家小陽台上,聊天與喝香檳的那個橋段是我最喜歡的。兩人聊著生冷的藝術話題,而內心猜測彼此是否對自己有好感(內心獨白則標註於真實對話的字幕上方),完全表達了曖昧期的尷尬、猜測與不知所措。
#09:《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Photo Credit: 亂世佳人,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Perpetua Ip|造型師
改編自Margaret Mitchell同名小說的《亂世佳人》,是北美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排除通膨因素)。
這部描述女主角Scarlett O'Hara與男主角Rhett Butler近半生亂世情緣的浪漫電影,在1940年代席捲全球電影市場,更於上映當年拿下包含「最佳影片」在內等10項奧斯卡大獎,同時此片也在美國電影協會評選的「AFI百年百大電影」拿下第四,足見其難以撼動的歷史地位。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因為《亂世佳人》是部很奇妙的電影,在不同階段時候觀看時會有不同的感觸。

Photo Credit: 亂世佳人,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絕對是女主角Scarlett O'Hara。我覺得在40年代的電影之中,能夠有Scarlett O'Hara這樣的角色出現,非常具有指標性意義。她在片中因為戰亂連續成為寡婦兩次、家園全毀卻永不言棄,那種對於生命的熱愛以及自由的追求,我認為即便是現在的女性都望塵莫及。

Photo Credit: 亂世佳人,HYPEBEAST提供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應該是物資缺乏的南北內戰當時, Scarlett O'Hara用窗簾做衣服,最後竟然連帽子也製作出來,這對一個創意工作者來說是很有感觸的,有時候合作方預算緊繃,因此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利用手上的資源,創造出最好效果,這本來就是我在日常工作中與生活上常會碰到的功課。
另一個是Scarlett O'Hara戴上Rhett Butler從國外買來的帽子卻不小心戴反,這個場景讓我想到每次在從事拍攝之前,我會先了解一下如何穿搭企劃內的單品,特別是現在品牌有很多特別的剪裁與呈現方式。
當然,也會試試如果穿反戴反會變成什麼模樣。人生沒有一定的規矩,讓自己活得有趣,是我從這部電影中學到最重要的事。
#10:《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Memories of Matsuko

Photo Credit: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HYPEBEAST提供
推薦人:諸寶GEM|造型師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改編自日本作家山田宗樹同名小說電影,由《告白》、《下妻物語》導演中島哲也一人身兼編導二職。本片講述由中谷美紀飾演的主人公「松子」,因為種種誤會、欺騙所導致的悲劇一生。
中島哲也巧妙地使用大量音樂劇與黑色幽默呈現,讓《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不同於一般灰冷色調的傳統悲劇,反而顯得絢爛華麗以及異常歡快。本片也讓女主角中谷美紀順利拿下包含日本電影金像獎與報知電影獎等多項女主角大獎,成為她演員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

Photo Credit: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HYPEBEAST提供
為何推薦這部電影?
學生時期很著迷於日系文化,也正因如此進入了一間日系雜誌出版社實習,但開始工作以後不但沒有美夢成真的感覺,反而不清楚自己到底想做編輯還是造型師,這也讓我有過一段相當迷茫的時期。
就在那時我看了《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這個故事其實是正是個有笑有淚的人生啟示錄,那時的我被導演這種笑著流淚的表現手法所震撼,因為人生就是這樣,即便如主人公松子般堅強,但對於人生的信念也是會因為命運的不公而破滅。這是部有趣的悲劇,也是給我當時人生的啟示與警鐘。

Photo Credit: 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HYPEBEAST提供
電影中最喜歡哪個角色?為什麼?
最喜歡的角色當然是中谷美紀飾演的「松子」啊!我覺得她在這部片中很百變,無論是清純老師、性感舞女還是甜美情人,每次人生的轉變都配合了形象的變化。
綜觀全片的造型,不難發現日本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每個時代的關鍵風格詮釋的非常清晰,標誌性的元素也全數到位,完整呈現「Made in Japan」的大和美學與視點。先前Beams 40週年的回顧影片,也是走了這樣的設想,而我自己在做造型的時候,也是喜歡這樣其來有自的風格。
片中哪些場景至今記憶猶新?
AI、土屋安娜客串的女囚帶來的歌舞表演,絕對是全片不可錯過的亮點之一。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