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散策|開膛手傑克犯案的東倫敦,已不再是你想像中的樣貌
過去給人治安敗壞印象的東倫敦歷經許多轉變,如今以策展成熟的多座藝廊、品味獨到的選物店、品質優渥的咖啡廳,以及許許多多花一個週末也無法看完的美麗風景。
我們不如許多倫敦人有一輩子的時間探究東倫敦的美麗與哀愁,但總能在旅遊或短居時撥給它幾段時光。以下從東倫敦泰晤士河以北為起點,分為幾個重要區域帶你探訪它的新舊交織、美醜並存的獨特光景。
#District 01:Bethnal Green
剛來倫敦時租房子,許多人都建議我避開這個區域,據說夜行回家總感毛骨悚然,是個不太安寧的社區。不過以下推薦的行程都是得在白天完成的,大可不用擔心。況且來到倫敦,如果特別熱愛東邊獨特的氛圍,更是不能錯過Bethnal Green。
-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倫敦的花市跟台北不同,就我所知就只有這麼一個,而規模更是不及建國或內湖的大場面,就只有那麼一條小街,在星期天時聚集來自各地的花販,最具倫敦代表性的Cockney英文腔叫賣聲此起彼落,在狹小的通道裡眼睛得睜得大、耳朵豎得直,才撿得到好貨。花市不大,縱使不被擁擠人流往前推,跟著自己的步調慢慢走的話頂多半個小時就能走完,至於多出來的時間就必須留給道路一排的獨立小店。外帶咖啡廳、烘培坊、園藝店以及各式目不暇給的選物店各據一方天地,招攬這群懂得買花、喜愛佈置家裡,也或許會被他們獨特品味吸引的花市遊客。
小小店鋪充滿各式選物,店主Julia曾旅居法國跟東京多年,眼光獨到的她將世界各地優質的文具品牌一網打盡。選物包括鋼筆、鉛筆、筆記本、木質筆架、陶瓷紙鎮以及許多適合放在書桌前的精緻小物。
地址:128 Columbia Road, E2 7RG
Harry Band可以說是在倫敦最適合選朋友生日禮物的店家之一,裡頭販售各式各樣玩味的小物,包括獨特選書(多肉植物養成教學、倫敦咖啡攻略、川普詩選等)或是特殊桌遊(100張泯滅人性的機智問答卡、200張與朋友間的真心話大冒險卡組)、幽默詼諧的插圖生日卡、店家特調辣醬、特殊氣味的香氛蠟燭等等,送禮自用兩相宜。
地址:122 Columbia Road, E2 7RG
以廚房用具為主的選物店EPITOME店主是位英國老奶奶,品味極佳的她集結歐洲品牌的餐具、廚具,如英國著名品牌Denby、法國獨立工作室製作的玻璃器皿、各種漂亮的英式茶巾(Tea Towel)等等,來一趟即使不買也能跟老闆娘聊上幾句,她會很樂意分享她的選物故事。
地址:136 Columbia Rd, London E2 7RG
來自葡萄牙的死黨組合Olga Cruchino和Dina Martins出自對自己家鄉的熱愛,於是決定把葡萄牙的各種產品呈現給倫敦人,成為Columbia Road上獨樹一格的店家。從紅酒、果醬、服飾、書籍、瓷具、香氛、食品等內容包羅萬象,展現葡萄牙精彩的文化底蘊。各類品牌醃漬魚罐頭成為店裡的一大亮點,以魚類為主食的葡萄牙有著豐富的醃漬經驗,來自里斯本的老品牌Tricana和Minor的復古包裝,或是新銳品牌Jose Gourmet精緻插畫包裝,好看又好吃;另外來自第二大城波多的香氛品牌Portus Cale或是知名牙膏Couta、Benamor也都能在這找到。店裡所販售的不只是鄉愁的滋味,更是Cruchino和Martins要獻給客人的一場葡萄牙饗宴。
地址:142 Columbia Rd, London E2 7RG

V&A Museum Childhood的前身為Bethnal Green Museum, 1872年英國政府為了平衡倫敦各區發展,因此有別於西區的豐富藝術資源,決定於北區、南區、東區都各建類似規模的美術館,而Bethnal Green便是第一個實現的區域,也為以地工人階級為主的地區注入一股新氣息,不過當地孩童大多因看不懂博物館的作品,於是把那當成遊樂場嬉戲打鬧,當時的策展總監Arthur Sabin見狀便決定將館內部分作品移到西邊以時尚藝術聞名的維多莉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當時包括皇后瑪麗在內的眾多皇室成員也捐出自家玩具,使得Bethnal Green全力轉型成為一座「兒童也看得懂的美術館」,在1974年終於正式更名為V&A Museum Childhood,至今展出包括玩具製造、玩具販售、玩具工業、童裝成衣、英國玩具典藏等經典收藏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兒童博物館之一。
地址:Cambridge Heath Road, London E2
#District 02:Hackney
自19世紀到第二次世界大戰,Hackney區域一直是成衣紡織產業的重地,後來隨著西區倫敦房價飆漲,無法負荷高額租金的藝術及文化工作者紛紛於Hackney重新落腳,也因此現在當地有許多設計師品牌工作室及獨立選物店林立,甚至Burberry的Outlet中心也位於此地。目前有超過100家時尚服飾品牌在這開設工作坊,其中包括著名的House of Holland、Marques'Almeida和J.W.Anderson等,都是時尚愛好者值得來朝聖Hackney的原因。
此外,來到倫敦除了沿著泰晤士河畔散步外,東倫敦也存在另一種迷人的水岸風情,這裡有著連接東西邊以和東倫敦各處綠地公園的小運河Regent's Canal和the Hertford Union Canal,在閒逛疲累後不妨走到運河旁觀賞琳琅滿目的小船人家,感受倫敦都會中靜謐的自然風光。

18世紀以來,東倫敦出現許多擅長製作傢俱及木工新移民,這樣的歷史背景我們可以從Geffrye Museum驗證。這座小巧精緻的博物館展示了英國過去五百年間的房屋款式及室內裝潢,還原各時代人們的家中的擺設及傢俱,包括伊麗莎白及維多利亞時代的客廳、臥房等空間,富有巧思且展物數量適宜,是個能悠閒欣賞毫沒有壓迫感的藝術場域。
地址:136 Kingsland Rd, London, E2 8EA

從Geffrye Museum一路往東走,可以選擇走運河步道感受有別於街道的清新氛圍,穿過水上風景後可以一路漫步回到街上,前往Broadway Market覓食填飽肚子。臨近的Hackney Street在19世紀時曾有著名的蔬果市場,因此於21世紀的今天在相同位置有著各地來的小農及異國美食攤販,似乎也不足為其了。每週營業時間只在星期六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是跟三五好友聚餐的好去處,食物種類繁多不用擔心大家的口味不同,產生歧見。
地址:Broadway Market, London E8 4QJ

Hackney富含時尚及藝術的氣息當然不乏許多獨立小店,但其中我要推薦這間優質的設計選品店——Triangle。由三位對居家設計品牌頗有研究的好友Tori、Mary 和 Matthew共同經營,店裡主打陳列包括丹麥火紅品牌HAY、Fig + Yarrow以及Form & Thread等等,另外獨特的中世紀復古傢俱選品更是店裡最大的亮點。雖然距離上述景點都有段距離,但絕對值得多走點路來一探究竟。
地址:81 Chatsworth Road, E5 0LH
- Victoria Park
Victoria是東倫敦泰晤士河以北少數的大型公園,因此每年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樣音樂祭的進駐,包括今年剛結束的All Points East ,以及歷年不缺席的Field Day和Lovebox Festival。不妨關注一下每年的卡司陣容,在瘋狂不羈的東倫敦人帶領下享受獨特的音樂祭經驗。
地址:Grove Rd, London E3 5TB
#District 03:Dalston
搭乘Overground至Dalston Junction站,將帶給你多彩多姿的藝廊以及與東倫敦其他地方大不相同的好去處。19世紀時,來自加勒比海、義大利、波蘭、土耳其等地的移民定居於Dalston,至今仍持續在富足該地區的多樣性及明豔色彩。

Cafe OTO是倫敦著名的咖啡酒吧Livehouse ,英國衛報曾多次撰文稱讚是「倫敦最酷的地下展演空間」。它空間不大,大約只能容納最多200人,卻幾乎每天都有表演節目,我時常隨性起意便在晚上搭著車前往,不太貴的入場費卻總是有令人驚喜的新鮮面孔,音樂風格更是充滿強烈實驗性,直衝所有感官神經。Sonic Youth(音速青春)吉他手Thurston Moore曾說Cafe OTO像是倫敦作為珍貴且最具代表性的展演空間,而今年正好成立屆滿10週年的它正在持續養育這座城市更多值得期待的新聲音,也提供永遠欲求不滿的樂迷們一晚又一晚刺激的體驗。
地址:18–22 Ashwin Street, Dalston, London, E8 3DL

若是正好在東倫敦臨時想看場電影,千萬別選擇Odeon或VUE等英國連鎖影城,位於Dalston的Rio Cinema是絕對值得一去的電影院。包含經典老片及院線新片,這座1909年成立的影院前身是拍賣會場大樓,是倫敦最古老的電影院之一,歷經多次翻修整建,仍保有過去戲院復古的樣貌及內部裝潢,雖然曾經在幾年前歷經財務危機,幸好有倫敦各地的電影愛好者募資拯救,才得以存活下來。
Rio Cinema以擁抱多元族群為主旨,每年定期舉辦土耳其、庫德族、西班牙、同志等主題影展,在獨立與主流的兼容並蓄選片策略下活出一條不一樣的電影路。內部餐點還提供自家手工製作的糕點餅乾,更讓人感受有別於連鎖戲院的溫馨與人情。
地址:107 Kingsland High Street, Dalston , London , E8 2PB
#District 04:Whitechapel
你可能對白教堂區(Whitechapel)的印象仍停留在19世紀末大名鼎鼎的連續殺人犯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 的犯案現場,或是曾聽聞此區混雜各式人種,治安堪慮。這些或許曾經準確的刻板印象如今已有了變化,因為白教堂區已搖身一變成為許多藝術家的新天地。作為倫敦著名的移民區域之一,這裡主要由猶太人及孟加拉裔居民所組成,因此臨近的文青藝術區域Shoreditch的Brick Lane便有道地南亞咖哩餐廳及攤販林立。

1901 年創立的白教堂藝廊是英國第一座公立贊助成立的藝術空間,舉凡畢卡索、芙烈達等許多知名國際畫家來到英國便以它為起點,舉辦個展。有別於倫敦西區的精緻古典,白教堂藝廊除了翻轉當地街區貧窮雜亂的印象,帶動地方的藝文生態,也為東倫敦立下不同凡響的藝術標杆,使得那些種族、性別、反社會等自由奔放的實驗精神得以實踐,並深掘那些被隱蔽在主流藝術史中的題材。
地址:77-82 Whitechapel High Street
倫敦有超過13%的穆斯林人口,而其中白教堂區更高達將近一半,種族多元且包容度相對高的倫敦更在兩年前選出位穆斯林市長,對於伊斯蘭似懂非懂的大多數人不妨參觀東倫敦清真寺,它在五年前開始開放非穆斯林得以入內參觀,絕對能幫助你更瞭解白教堂區甚至倫敦的多樣文化。
#District 05:Shoreditch
Shoreditch自20世紀初以來就是娛樂重鎮,不過當時造訪此區的人們教育程度普偏不高,因此與現在的藝廊、戲院、咖啡廳的優雅氛圍的大不相同,當時的人多半前往酒吧或是在街上就地觀賞表演,據說卓別林移民區美國前也曾在Shoreditch的街頭表演。
目前Shoreditch新舊並存的風景來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猛力轟炸後的重建結果,這裡原本是惡名昭彰的幫派聚集地,現在不但被劃為倫敦一區(Zone 1),許多高樓及新式建築林立,使得當地房價迅速飆升,其實也讓原本生活於此的藝術家們得另尋活路。不過它大體還是洋溢著新鮮活力的氣息,不管是磚牆上的塗鴉作品或是特色選物店,亦或是著名的Brick Lane古著市集,已搖身一變成為一級觀光景點,隨時充滿大批人潮。若是想避開遊客,獨自悠哉地遊覽Shoreditch,可以選擇平日早上時段,不過如此一來便也會錯過週末市集,可以自己衡量斟酌。

來到店前映入眼簾的是亮澤的綠色磁磚外表,這間由酒吧改建的居家設計選物店正引領東倫敦的極簡實用主義風尚。創辦人Rachel Wythe-Moran和Simon Watkins有感於時尚產業的快速更迭,因此決定傳遞Labour and Wait的精神:付出努力,然後等待。他們相信,唯有歷經時間的考驗才能成就成熟紮實的作品。因此他們的產品,沒有花俏的設計,樸實無華是最佳代名詞,裏頭的裝潢也以最簡單的方式陳列,凸顯產品的純粹本質。
地址:85 Redchurch Street, E2 7DJ

即便Monologue店內空間不大,你還是容易在眾多上乘的自家產品及獨到選品中迷失自我。老闆Pavel Klimczak以輕鬆、有趣的設計風格著稱,他除了設計家居用品外,品牌也有豐富的文具線。除了將新銳設計師的作品入店陳列,北歐簡單玩味的風格也在他的名單中,像是丹麥的HAY或是來自荷蘭的Mae Engelgeer等都一再體現了Pavel有深度的簡約品味。
地址:93 Redchurch Street, E2 7DJ

記得上次有幸採訪Papersmiths創辦人之一Sidonie Warren,她告訴我她極度熱愛紙張及文具,不喜歡使用電子產品,因此常常都得拖很久才回e-mail。我想唯有這樣的熱忱及純真,才能在數位時代創造屬於紙與筆的一方天地,還能經營地有聲有色。 Papersmiths去年於東倫敦Shoreditch知名貨櫃文創空間Boxpark誕生,粉紅裝潢下在黑壓壓的一整排店鋪中脫穎而出,同時替倫敦選品店增添一股如店裡夢幻色彩的新氣息。

Papersmiths的兩位創辦人原先是設計工作室的夥伴,因為有整整一個月接不到案子,開始這趟無心插柳的旅程。Papersmiths的Shoreditch分店並不大,卻依舊令人流連忘返,來自歐洲、美國、日本等地的文具品牌一字排開,發光地讓人目不轉睛,每一樣文具都好想帶回家。目前店內絕大多數皆為英國以外的品牌,其中更有高達四分之一為歐盟以外的國家,除了知名德國品牌Bindewerk、Kaweco外,也有來自日本的Midori,都是較受歡迎的產品。Walk with me手工皮革筆袋、Ohto自動鉛筆、Kaweco精緻小巧的鋼筆等都是人氣商品。Papersmiths成了英國文具選品店最閃亮的一顆星,要繼續為倫敦這座金融與科技大城提供最傳統的紙具溫暖。
地址:Unit 7 Boxpark 2-10 Bethnal Green Rd Shoreditch, London E1 6GY

2006年成立的英國男士美容品牌Murdock至今已有9家分店,其中一家位於巴黎,而Shoreditch更是創始店鋪,因此選擇它最為第一家造訪的Murdock也別具意義。英國男生只要經濟收入還不錯,對於自己的外表花錢是絕不手軟,而Murdock從頭髮、臉部護理到修鬍剃鬍毫不馬虎,店內裝潢散發濃濃英國紳士風,不妨大膽將自己一次的髮型交給英國人打理,看看與台灣的美髮店有什麼區別,說不定你會就此愛上這尊榮的待遇。
地址:46 Redchurch St, Shoreditch, London E2 7DP

英國著名的工業設計師Jasper Morrison開設個人品牌店鋪,以極度簡單的線條和優雅創造出非常多的經典商品。當初只是因為工作室就在旁邊,多餘的空間於是便擺設自己的產品販賣,但後來陸續加上許多新秀設計師的作品,使店鋪越來越豐富。Jasper Morrison的設計以簡單實用為宗旨,因此店裡反映相同氣息,沒有繁複裝飾或任何花招,逛起來心情十分平靜愉悅。
地址:24b Kingsland Rd, London E2 8DA

結合選品店及咖啡店不是新鮮事,但或許鮮少能經營有善又能看出獨到品味,Modern Society便算是成功的案例之一。店主Nazifa Movsoumova親自挑選的產品陳列於極簡風格的店鋪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從男女服飾、首飾、居家用品等均有涵蓋,就像是在觀賞Nazifa周遊列國後的戰利品,相當精彩。當然一旁的咖啡廳不只是逛累了止渴用的,飲品的質量也不苟且,十分令人滿意。
地址:33 Redchurch Street, London, E2 7DJ
#District 06:Old Street
從Shoreditch一路西北方向走會遇到Old Street區,又是別有洞天。顧名思義它是個具有悠長歷史的地方,自13世紀便存在的Old Street現在是許多科技新創公司的基地,因此你會見到比東倫敦其他地區更多的玻璃帷幕大廈。年輕、有創意的人才進駐自然會需要酒吧、咖啡廳等場所來滿足他們,因此Old Street也有許多值得探索的小店。

倫敦選品店Goodhood以獨到的眼光及廣泛選物展開知名度,男女裝及居家用品各有千秋,多半在官網購物的我偶爾也會心血來潮到它的實體店鋪光顧,一樓是服飾及雜誌區,地下一樓則是各種各類精彩的家居品項,幾乎所有歐美日從小到大的獨立品牌都在這了,若想一次掌握目前倫敦文青們的品味趨勢,來這就對了。
地址:151 Curtain Rd, London, EC2A 3QE

你或許會知道倫敦著名的自烘咖啡豆品牌Monmouth,但其實這家來自紐西蘭的Ozone Coffee Roasters品質更精緻,且咖啡廳菜色也更加多元,無論是路過買包豆子回家,或是與朋友相約早午餐都很適合。Ozone Coffee Roasters空間十分寬敞,整體採工業風設計,一樓作為咖啡吧及餐廳區,早餐及午餐的種類十分多樣,廚師功力一流,每當假日總是一位難求,建議平日前來享受悠閒的午後才是上策。地下一樓作為烘豆坊因此香氣逼人,常常走在街上還沒逼近咖啡廳就能聞到濃烈的豆香,咖啡豆產品會隨著季節作更換,另有自家特調可供選擇。
地址:11 Leonard Street, London, EC2A 4AQ
同場加映
責任編輯:古家萱
核稿編輯:劉怡廷
穿越2222年,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台北華山親子逛展新選擇,啟迪孩子的永續生活教育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從學校教育到未來職場,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已成趨勢關鍵詞,永續發展共有17大項目標(註1),涵蓋環境、經濟、社會等面向,其實已經融入許多教育課程的設計,校園年度宣導的重點計畫,甚至成立永續相關研究中心與系所,以培育未來企業所需的ESG永續人才。
回顧近年全球歷經的肺炎疫情、極端氣候、通膨怪獸、能源危機等災難,讓人們更專注、更急迫面對世界的面貌與真相,需要肩負這個世代挑戰與達成永續目標的,正是我們的下一代:暖世代—成長於全球暖化、環境劇烈變遷的一代。他們從小戴著口罩抵抗病毒與空污,需要在擁擠的城市尋找遮蔽酷暑寒冬的屋簷,人類壯闊的文明發展將是「債留子孫」還是「永續未來」,其實,都取決我們每日的選擇!
《2222-未來選擇地》給孩子一個想像,也給我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永續發展目標SDGs」聽起來很艱深?如果我們說「一個200年後未來人的故事」你也許可以聽聽看!《2222-未來選擇地》是台灣首個原創永續概念展,於2023年1月6日-4月5日在台北華山1914園區展出,你可以在這裡參與永續美學的策展,觀賞跨界藝術與科幻故事的創作,透過沉浸式體驗,與未來人並肩前行穿越200年後的未來,守護最後的生機,捕捉污染機械獸,透過思考與選擇協助改變未來人的世界。
前進2222到重返2023年,共打造四大展區,以永續為策展核心,讓「2222」這個天使數字成為一個親子共學的起點,師生共享的觀點,連成你我共創的永續日常,圈起人與環境共好生活態度,並聯手台灣在地藝術家、綠色品牌、永續名人團體打造的永續學習場域。了解永續不一定是政府企業的高談闊論,從日常的選擇就可以參與永續行動!






▶親子、旅遊部落客展覽開箱推薦
●小妞的生活旅程 :適合親子共賞的互動式永續展覽,教育意義十足
●艾麗絲愛旅行:台北展覽親子、師生看展新選擇!跟未來人一起成為改變歷史的關鍵
●小胖盈的花椒人蔘:台北展覽推薦:搭乘時光機到2222年的世界吧!科幻永續主題展,互動沉浸式體驗反思生活方式
▶展覽資訊
日期:2023/1/6 - 4/5
時間:10:00 - 18:00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西4館&西5館
購票詳情洽:《2222-未來選擇地》

▶展場提供觀展證書申請
完成觀展後,可於現場依照工作人員指示,完成電子證書申請流程,將於一週的工作天寄出證書電子檔案,提供大人、小孩一個觀展紀念。

(註1)SDGs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是一項全球共識,旨在2030年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系列目標。由聯合國提出訂定17項明確目標、涵蓋169項具體指標,目的是實踐地球上所有面向的永續發展,包含地球環境保護、社會公平正義、永續經濟發展。
17項永續發展目標:
1.消除貧窮、2.終結飢餓、3.健康與福祉、4.優質教育、5.性別平等、6.淨水與衛生、7.可負擔的永續能源、8.就業與經濟成長、9.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10.消弭不平等、11.永續城鄉、12.責任消費與生產、13.氣候行動、14.永續海洋與保育、15.陸域生態、16.制度的正義與和平、17.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責任編輯:Anita
核稿編輯:Joanna